高身價高藝能同時想獲得高收益的明星退出低收入高時耗的綜藝節目。

詳見黃渤孫紅雷退出極限挑戰


這東西執行不了。

明星報酬的瘋漲,本質原因是供給過少。視頻平台燒錢大戰搶明星,是因為圈子裡真正擔得起流量的明星其實就那麼點,那麼多平台都想要,自然身價水漲船高。而且3大平台背後都是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的一大特徵就是做事只求短平快,靠燒錢能3個月搞定的事它們絕不會願意花更多時間去打磨,於是綜藝不再是綜藝而是變成了明星collection,認真做節目多累啊不如找一堆明星炒作一番騙點擊得了。

明星片酬畸高就是個市場問題,都想著賺快錢不想捧新人,老人就一直占著高位那報酬就下不來,純粹的市場問題,用行政手段去辦事也就讓吃瓜群眾一時爽而已,限薪令14年就有了,到現在執行了么?它根本執行不了,最近有人說明星片酬確實降了,但那是因為熱錢沒了,流量貶值了,稅務開始辦事了,跟限薪令沒多少關係。

行政手段去硬剛市場規律,從來都只是開頭猛如虎,最後只會落得一地雞毛,留下更大的扭曲。


謝邀。

大可放心,該拿多少還是會拿的,叫法不同而已。今天限薪,可能明天要限租。但明星的性質決定了稀缺性,fbb拍戲就不能同時拍廣告。市場規律在這,如何限得完?


價格管制使得藝人工資低於市場之價,中間會出現無主收入,為了爭奪,會變著法收回,只是名字不叫工資。。

我有一個真人秀綜藝節目策劃案,適合衛視和網綜,如何找尋機會使之產生價值?

更多內容請聯繫我


公布【綜藝限薪令】以來,從全網關注度上來看還是較高的。

未來,如果沒有全行業共同努力從根上解決問題,綜藝節目的賣點依然是以圍繞明星來展開,無論是影視還是綜藝節目,「限薪令」永遠都是形式主義。

單集薪酬下降,那就增加拍攝數量,明星也可以兼做出品人,以獲得更多收益;甚至帶工作室新人打包合作等形式,同樣可以提高片酬收入。

明星的高片酬,也將永遠成為人們詬病市場畸形的談資。


就怕政策是好的,一到執行的時候又亂了,就看中國這樣的監管力度,我覺得也就是做給大家看看罷了!


"限"已經成常規了。限片酬、綜藝限薪,以後再限個商演,估計明星只有陪睡錢不會限了。

一直覺得,一時片酬過高導致質量下降都是市場短期內畸形的表現,但近期以來無數流量明星的片子撲街,資方也該認識到沒有質量這條路不好使了,自然會自我調節回來~不相信市場的效率,非要這麼一刀切,不知道限幾年,五年十年會不會跟著物價漲幅提提額呢?H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