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一直都是农耕社会,种地说白了就是在靠天吃饭,一旦有点什么天灾人祸的,那可能就是颗粒无收,国家体谅还好,如果不体谅加上赋税,那底层的老百姓基本上就没活头。所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都是紧巴巴,和我们现在的打工族一样,连病都生不起。所以常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街头有人在卖身葬父,这是真的可行的吗?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孝道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道德,虽然说家里贫穷没钱下葬,但是怎么着这也是一片孝心,所以说卖身葬父这个事情本身倒是没什么毛病,只是你倒是不怕丢人敢卖,那别人真的敢买吗?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人董永,他就是卖身葬父的典型,而且他的这份孝心还打动了上天,所以赐给他一个仙女帮忙,但是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现实。

首先,古代不像现在,就算外国人来了,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当中都没什么感觉,而那个年代,都是中国人,出门在外,家乡也是非常重要的,你个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家乡的声誉。所以像卖身葬父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在外地发生,那当地人也都会众筹一下,帮他把这个事情简单解决了。当然要说既然这样,不如让他们本地的乡绅将他卖了,这样也不算白花钱,也不丢人嘛!

这事可没那么简单,在古代,你可以买官,但是不能买人。买卖人口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件大事,别管被买的人愿不愿意。一旦有了买人口的纪录,那对乡绅的名声也不会太好,就算今后你要买官,这也会成为你的污点。而且像明朝就有条例规定,收留迷失子女不送到衙门反而将其卖做奴婢或者苦力的人,仗责一百,还要坐三年的牢,所以没人敢这么做。

另外一点,也是因为我国重视孝道,所以守孝的人一般在任何场合都有些优先权利,就比如说在之前的举孝廉,这里面对孝道就非常讲究,如果你是个孝顺的人,被举荐为官的机率就很大,那外人怎么知道你孝不孝顺呢?卖身葬父就最能体现了,所以对于这种事情,大家也担心就是一场为仕途演的戏,以后这样的人要是入朝为官,估计也没什么好事,所以大家也不敢买。

综上可以看出,古代对人口买卖是很重视的,所以就算你自愿卖身,也没人敢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