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2_161647  

 

007封面-01  

 

 

因華(4172 臺灣生技產業的鑽石股

口服胰島素、不扎針血糖機、口服化療藥、顯影劑世界第一!

 

 

評估一家生技公司 我認為未來佈局最重要

   大家要知道,生技公司其實都有自己不同的佈局,這一點是完全不同於電子產業或傳統產業。電子或傳統產業都有完整供應鏈,然後只要知道一家公司在這個供應鏈的站的位置,你大概就知道這家公司的產業情境,因為臺灣這些公司要拼專利太困難,要有太大資本支出取得技術突圍也太難,甚至因為同質性公司很多,大家拼產能,拼完產能拼價格,把股價從50元拼到剩下零頭。

   臺股直到紡織業有儒鴻這樣的ODM 公司出現,才開始驚覺產業供應鏈都在一家公司裡,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公司。資本市場給儒鴻(1476 公司高達35 倍以上的本益比代表著,一個產業大概只能有這樣的一家公司。(這是我的解讀)

 

生技公司各自找定位 新藥公司沒有產業鏈的概念

   臺灣的生技公司分成好幾類,其中鑽石類當然是新藥公司,但在新藥中我們又必須將之區分為國際級新藥、亞洲區新藥。其後依照各類型又分為很多種類別,我們今天就先不討論。我們今天先聚焦在國際級新藥及亞洲區新藥。

   肝病是亞洲病,以華人為最大宗,所以,基亞(3176 )PI88,是屬於華人的洲際盃藥品。PI88 主訴降低肝癌復發率及延後復發時間。是臺灣現在新藥中進度最快的一顆新藥。之前原本領先進入臨牀三期的衝刺期的一顆新藥,進度反而落後PI88,所以基亞股價應聲大漲。

 

誰來決定臨牀實驗進度?是就站在患者身邊的醫生

   醫生決定他的病人要不要使用新藥,當沒有藥可醫治時,醫生通常會詢問患者及家屬意見,是否願意試試臨牀實驗新藥,如果第一個患者的反應良好,通常醫生會很快的繼續建議其他患者也使用,所以收患者的速度就會很快。(收患者的速度是臨牀三期會不會過關的很重要觀察指標) 現在基亞肝癌、浩鼎的乳癌患者收患者的速度都比一般預期來得快。

 

對照組、雙盲使用、設定標竿門檻 都是

新藥成功與否關鍵

   曾經有一家公司的新藥設定說:我的新藥比原先的用藥更有效30%,結果臨牀實驗做完數字顯示更有效率只達20%,結果這顆新藥宣告失敗,整個團隊必須重新起爐竈,要嘛用藥時間再久一些,看有效率可不可以到達30%,或直接降低有效率的門檻,從3 成降為2 成。

   我是想說明:期中分析的數字既使很漂亮也要很仔細觀察當初案型式如何設定的。否則有效是有效,新藥仍有失敗風險。有沒有可能從一期臨牀直接跳到三期答案是:有的!

   因華(4172 目前有一顆胰島素的口服化學藥(Gemcitabine OralPAS),(針劑轉口服) 臨牀一期已經通過,經過與美國FDA 溝通後已經直接進入臨牀三期!這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及大躍進進度!

   OralPAS 原本適應症是胰臟癌及非小細胞肺癌,這顆藥是舊有的藥去更改劑型,所以只要原本舊藥的療效是被確認的,只要能確認療效不變,對人體無害,就可以直接進入多人種的三期實驗!少了二期臨牀實驗,進度約快了2-2.5 年。

 

有沒有可能把新藥關鍵原料掌握在手上

   因華掌握全球99.9% 以上的顯影劑市場,因為顯影劑的純化技術非常困難,於是因華直接到中國礦區綁定源頭,並且從源頭到產品全部打通。

   目前正在申請原料藥的目錄登錄(DMF),在美國它是第一個學名藥,並且已經談妥美國和歐洲的經銷,已有一家美國上市公司與因華完成銷售簽約。

   預估2017 年全球會有將近86 億美元的市場,而且後面還有很多廠商在排隊跟因華拿貨,市場前景相當看好。

 

生技公司的合理股價 應該是未來營收利潤的折現

   第一財經研究部計算因華的合理股價時,嘗試著把顯影劑、無扎針血糖機、口服化療、口服胰島素這幾項產品全部計算進去,研究部算出來178 元是因華應該合理股價!當這數字出來,我們沉默很久,以現行股價在90 元以下,還有上漲一倍空間。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他們不願意讓市場覺得第一財經週刊漫天喊價。我則開導他們,如果你們計算的數字都是有憑有據的,數字都是實在經得起挑戰的,那就勇敢發布吧!

   所以,你看到封面上就是178 元,1 元也不增加,但也不願意減少!

   第一財經週刊想樹立一種典範,覺得對的,就講出來,不害怕!

 

 

全文轉載自第7期君安第一財經週刊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及轉貼全文或部分文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