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7_143924  

 

2014-10-07_143936  

 

 

未來10 年的佈局都準備好了

藥華(6446) 強在新藥佈局一顆接一顆

 

 

每個老闆各顯神通 各有本領

   在研究了很多生技公司之後,我開始發覺其實很難找到有2、3 公司策略是相同的、藥物是相同的。這個是意思是說:大家的重疊性很低、極低。這點跟電子產業的差別簡直是天與地的差別。舉例來說:所有的電子產業從上游的晶圓代工到下游的製造組裝、到下游的電信商銷售,全部都是繞著蘋果iPhone、三星Note、小米S3 繞啊繞。

   廣達、仁寶的產品沒有差別,就是做出東西全部交給蘋果公司。廣達與仁寶必須維持低成本,因為今天你比別人多報價1%,蘋果公司可能就轉單。低報價、低毛利、如果接得到訂單,就能有EPS3-5 元的利潤,如果接不到單,就是倒閉的危機。各位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電子製造公司叫做「華宇」(2381),現在他已經下市了。產品沒有差異化,或說無法差異化,後來比的就一定是價格。

 

生技公司不同模式 不同藥物 要向國際上藥品比勁

   很多人問說:為什麼基亞公司是做肝癌藥,股價卻400 元?那相形之下,德英也是肝癌藥的,德英股價150 元是否受委屈了?哈哈,股價當然不能這樣比較的。一顆藥的成功機率、未來市場規模( 西藥一定比中草藥來得市場廣大)、研發的進度、收病人的進度、公司內部對於未來3 年的新藥研發、舖陳等等,也都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藥華公司的迷人處在於Pipeline 佈局完整

未來三年你就會看到我的新藥佈局有多完整

   當藥華公司的詹青柳博士( 董事長) 這樣說時,我是相當感動的。因為很多生技公司是一個新藥做很多測試實驗,希望同時間在胰臟癌、乳癌或骨癌等等都同時有效,我覺得這樣是很不錯的,因為萬一一組壞掉( 萬一新藥沒過關),後續還有很多實驗在進行著。

   藥華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一個領域一個新藥,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另外,藥華的P1101 長效型幹擾素,已經在歐美通過臨牀三期人體實驗,已在申請藥證了!這是在時程上最快的一家臺灣生技公司。申請藥證須時2.5 年,如果一切順利,藥華的P1101 有可能是臺灣第一顆在世界上行銷售出的藥品。除了P1101 之外,藥華未來10 年的新藥佈局在這一期週刊中都有完整說明及論訴,讀者請仔細看分明。

   其實我想要突顯藥華生技對於未來新藥佈局的完整,這不僅是藥華最強的企業價值,也應該是所有臺灣生技公司最特殊的一家。我還記得研究部去拜訪藥華公司時:董事長詹青柳與總經理林國鐘在性格及專長上相當完美的搭配、更重要的是,藥華公司已經把未來10 年的新藥研發Pipeline 都準備好逐一進行。

   詹董事長說:專利都在公司,我們可以授權出去,但我們要自己組行銷團隊。( 這種商業模式也是臺股生技公司的唯一) 林總經理說:以我們的實力,從研發、製造、行銷一條龍的商業模式,其實現在市值是受委屈了!

 

投資人在嘗試瞭解生技公司的本質

生技公司也嘗試著體會投資人在想甚麼

   我記得5 年前我及研究團隊開始在探索生技公司時,一個紫杉醇的抗癌藥就把我們唬得一愣愣的,不只是我,全市場的投資人沒有一個懂生技公司的價值到底應該如何評估。什麼纔是國際級的新藥?研發出來會不會有人買?新藥的成功不是臨牀三期的實驗過關,真正的成功還得經過市場銷售的考驗纔行。

   我們正在建立並且逐漸成熟生技投資觀念。我們在一條逐漸有人跡的路上行走。路是人走出來的,我相信生技的投資路正在成形。

 

 

全文轉載自第17期君安第一財經週刊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及轉貼全文或部分文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