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再好的一部電影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

何況這樣的一部史詩級巨著呢?

2012年上映的《賽德克巴萊》,其轟動效果著實不一般。也讓我們看到了在華語界還有導演在認真的拍攝這樣的電影,很好。

至少在華語界,還不是所有的導演都在拍攝抗日神劇

至少還有人在認真的還原史實!

我希望看這篇影評的人們再仔細的熟悉一下那一段歷史,或者是看過電影之後再來聽一下。

同樣是黑頭髮、黃皮膚的炎黃子孫面對著外族的入侵持有的是怎樣的態度?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否能夠配得上祖先的稱號。

歷史是不能迴避的,如果想要真正的發展起來,就應該珍視我們的每一段歷史。

看過電影之後,你如果再看一下豆瓣上的惡評,你會去怎樣想呢?

難道面對著外族的入侵?你還要與虎謀皮?

難道面對著亡國滅種,你還要對這些野蠻人笑臉相迎?

真的不明白,如此多的惡評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追隨者?

根據台灣霧月事件改編的《賽德克巴萊》描述的是當地的土著居民反抗外來入侵者的事迹。事情的前因後果介紹的很詳細。雖然,這是一段悲劇,影片的最後,當所有的婦女選擇自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不做任何妥協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就是實實在在的民族魂魄。

全片分為上下兩部,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過於冗長的電影完全淡化了該有的歷史人物形象。相比較之下,精簡版的就要好很多。

在各行走過抗日神劇充斥著熒屏的時候,我們不妨沉下心來仔細的審視一下我們自己民族的歷史,認真的去看待那已經發生過的一切。勇於面對過去,才是一個民族應該具備的成熟氣質。

《賽德克巴萊》們做到了

或許他們採取的方式有些野蠻

但是,是必須的

對待入侵的異族,只有讓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疼才能有所收斂。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看一部電影,可以持有不同的觀點

我們不能強求每一個人都去適應所有的影片

你可以選擇則不看,但是,不要選擇再次傷害

這也是一個成熟的觀影人應有的素質和心態。


電影是電影,真相是真相。我覺得對電影的惡評談不上,主要是扒那段歷史,和對那段歷史的認識。

《賽德克·巴萊》那麼大場面,對應的是台灣歷史上的霧社事件。但事實上,根據日方的霧社事件戰報顯示:陸軍亡22人,傷25人;警察亡6人,傷4人,跟電影看上去的出入有點大。

當然,電影說的是賽德克勇士的成長史,其間夾雜著各種複雜的族群衝突。

當時的台灣原住民,各個族群之間積怨很深。主角,勇士莫那魯道,解決問題的最直接手段,就是砍頭,在電影里叫出草。

出草,在人類學上有個名詞 ,叫MGAGA,說的是原住民從樹林和草叢出突然跳出來,砍下別人的腦袋。在台灣原著民泰雅族的信仰里,是用出草的結果來判定對錯了,砍不了別人,那就服唄。

當然,出草這樣的事,事先是要經過慎重思考和周密計劃的。一言不合就拔刀,不是血性,而是魯莽和教化未開。也就是說,出草在後世更像是一個儀式,不是輕易採取的行動。日本佔據台灣後,高壓統治,原住民也不得不收斂。出草這個舉動就更少了。

這個時候的莫那魯道已經「成熟」,學會隱忍,他的計劃,是聯合各個部族,對日本人出草,通過這個儀式,洗刷被占的恥辱。所以說,電影不是要講一個血腥的故事,而是想要承載一部自覺的反抗史。當然,他們是反抗日本,其實也反抗一切異族統治。

如果說出草更偏重為一種儀式,那電影里殘殺日本的平民就是蒙昧的表現了。電影里有個巴萬,覺得日本老師偏心,所以要殺老師。對婦女和小孩,他要趕盡殺絕。這些,都不是反抗所能承載的了。

導演高明的地方,就是認識到這種人性的惡。

電影沒有刻畫日本人有多殘暴。有個橋段是,小島源治因為妻子在被殺,就利用原住民間的仇恨來複仇。面對仇恨,原著人和日本人其實沒有區別。

在結尾的字幕里,電影說到小島源治煽動其他原住民殺了賽德克生還者,這在歷史上叫第二次霧社事件。這個細節,說明的是,仇恨藉助扭曲的人心呈現,電影的打打殺殺絕不是所謂的抗日那麼簡單。而這才是導演的過人之處。


日本佔領台灣五十年,而在二戰結束後,為了鞏固統治強化台灣對大陸的拒絕能力,蔣末代時期的國民黨大量屠殺親大陸資本,保護和引入日本資本佔據台灣,因此實質上台灣被日本統治不是五十年,而是將近一百多年。整個台灣的中上層在台灣本土的產業完全都由日本人或者其走狗掌握,對他們來說扒開那段歷史幾乎就是挖墳,蔡英文當局的官員毫無例外都是日本資本的牧羊犬,富有的三等民自然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民眾或被洗腦百年,或依附日本政治力量百年,早就是皇民千千萬,還抵制被說成皇民,這種脆弱的自尊心和台灣日派的高壓政治成了此片叫好不叫做座的原因。


謝謝邀請。我看過這部電影。我認同電影所反映的價值觀,當一個國家用戰爭來侵略掠奪你的家園,殺害奴役你的家人,人沒有尊嚴的時候,反抗是正義的,平等,人權在平等的國家中才有的談。反抗過程是不是有過分之處,界線不在你的手上。想想換著你在同樣情況下,聖人任何時候都堅守,至於我相信:他的德行和他的罪惡交織在一起,很難選擇懲罰一方,而不獎勵另一方。——屈萊頓。所以我認可在這種條件下有瑕疵的德行。而和平年代,每個人擁有同樣的人權,尊嚴,所有的德行都不應該掩蓋有罪惡。


因為兩岸的人對那段歷史的看法真的不一樣,這部電影是導演用自己的角度解讀那段歷史,在電影里,原住民是原始的,野蠻的,殘忍的,不可理喻的。日本人是現代的,文明的,彬彬有禮的,那段歷史在導演的解讀下變成了兩種文明的衝突,是現代文明和原始社會的衝突,在台灣人眼裡,那段歷史是日治時代,而不是日據時代,你懂我意思嗎?如果有個導演告訴你侵華戰爭只是日本人想創造大東亞共榮圈,你怎麼想?


雖說我對這部電影並不「感冒」 但我也沒有惡言相加 因為我確定一點:每個人對藝術形式的審美和對價值觀的理解都不盡相同 所以 套用老郭那句話:天下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能被所有人接受 不喜歡的話 你可以避而遠之 但沒必要諷刺挖苦 甚至詆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