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2019 年第十一屆全球汽車產業峯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 " 破局 重構 " 為主題。期間,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雷雄國先生髮表了主題演講,內容概括如下:

瀋陽美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康健:車載智能網聯時代的軟件鏈接工程能力 汽車 第1張

瀋陽美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康健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車載智能網聯時代的軟件鏈接工程能力。先簡單介紹一下美行科技。美行科技成立於 2008 年 7 月,目前員工 940 多人,總部在瀋陽,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都有分子公司。美行科技目前來說是國內最大的獨立車載導航軟件提供商,產業比較豐富,不單是導航引擎,還有車聯網服務,一體化網聯解決方案,智慧城市智能停車場以及互聯網出行服務等等。

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闡述一下美行科技的鏈接工程能力。

第一是基於位置服務的技術,第二方面是車聯網應用的開發能力,第三是升級網聯方案。

基於位置服務的技術,是美行科技做了 10 年的主營業務,導航引擎這一塊,國內的一些主機廠包括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都有合作,比如美行的 NDS 增量混合導航。標準 NDS 導航在 2019 年量產,NDS Lite 已經運行了兩年。

談到導航,我們很大程度上都會從傳統的角度上理解,導航是讓車主或者消費者從 A 點順利到達 B 點。但是事實上在現在的智能網聯時代,導航正逐步從為人導航轉向為車導航。我今天想多一點闡述的是,美行科技在這一塊能為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提供什麼?也就是在 ADAS/AD 這一塊,美行能提供的 NDS 編譯、電子地平線、高精度定位、AR 導航、里程功能等。

美行科技在 2010 年就開始了做 NDS 數據編譯了,應該是國內較早的一批做 NDS 的。我們也是 NDS 協會的會員,目前 NDS 所有的版本我們都編譯過,並且有豐富的圖商合作經驗,國內國外大型圖商的項目我們都有在做。

綜合起來五點:適配快、編譯快,2-8 周我們可以適配一套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數據,24 小時內可以完成編譯,這是中國地圖,其他國家像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一些面積更小的國家,編譯時間會更短。第三是工具豐富,第四是質量高,第五是柔性好。

另外一方面我們能給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提供電子地平線,這個怎麼說呢?它也是傳感器的一種,我們現在經常討論的是視覺傳感器以及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我們把這些歸為近場感知,而電子地平線是遠場感知。美行科技是聚焦於自動駕駛或者輔助駕駛裡面的地圖和位置的感知能力。

可以看到,我們提供電子地平線應用場景比較豐富,最主要的是讓車輛獲取更遠地方的數據,簡單一句話:讓汽車看得更高、更遠。

圍繞三個主題就是:安全、經濟、舒適。以經濟舉例,汽車有動力回收系統,目前動力回收系統的介入應該都是通過車主自身的操作來判斷並執行。如果有電子地平線介入,我可以探索到前方兩公里、五公里的路況,比如說坡度和曲率,如果有長下坡我們可以提前讓動力回收系統介入。這是我們和一些主機廠合作的項目,目前在理論上分析能夠有效地降低能耗。該解決方案還能用在商用車上。

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離不開定位技術。定位產品方面,目前美行科技把自己的定位產品分為三類,第一類定位產品我們稱之為米級,誤差在 5 米以內,目前這種定位,滿足傳統的普通道路導航精度要求,第二類產品是定位於車道,亞米級,誤差在 0.5 米以內;第三類稱為釐米級,現在叫做高精度定位。美行科技已經完成前兩類產品,並且第二類在 2019 年量產,第三類產品的定位精度更高,需要一些合作夥伴的幫助,由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視覺傳感器的夥伴一起來做,這個還在研發當中。

第二類產品在高速和城快路況中,基本上可達到 95% 以上的準確率,銷售模式也是非常靈活的。大家如果去我們展位就能看到美行科技開發的陀螺方案,我們可以提供軟硬件一體的方案,也可以單提供軟件解決方案。

DR 定位方面,總結一下美行科技的四個亮點:坡度識別準確率達到 95%;第二沒有陀螺儀也可以支持通過四輪的輪速差實現慣導定位,假如說主機廠還沒有 3D 加速傳感器,我們可以通過氣壓計實現識別;再就是可以實現地下停車場定位。

地下停車場定位方面,根據場內外的數據拓撲關系判斷駛入和駛入,不需要借用車身外部傳感器。

在這一塊給車主解決的是什麼?引導出場路徑規劃、場內地圖顯示、反向尋車,我們還可以做一些手機 APP 上的應用,做鏈接。

定位產品再延伸一下,第二類產品做到亞米級定位,我們稱之為車道級定位。美行科技一個比較大的優勢是,可以僅通過單目攝像頭和車道數據就可以實現精準定位,目前是首家發布車道級定位技術的公司。高精度定位說的就是第三類產品,目前還在研發階段,也希望有一些做雷達的合作夥伴跟我們一塊來開發該項目。這個主要是通過視覺傳感和車道去減少左右誤差,通過視覺傳感以及雷達去減少前後誤差,最終實現高精度定位。

因為有了車道級定位纔有了車線級導航,車道級定位只是模塊,車線級導航是產品,目前美行科技也是首家發布規模化量產車線級導航產品的廠商。這是車線導航的實例,傳統導航只知道在這條路上,如果在右拐車道有可能會規劃你掉頭,這時候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車線級導航可以很清晰地告訴你,根據當前車道指示方向行駛。

AR 導航,從去年到今年一直炒得很熱。這個技術美行科技也在做,現在在臺下有演示的機器,6 月份可以達到量產狀態。和普通的 AR 導航不同的是,首先我們會對硬件有要求,我們要求具備 ADAS 攝像頭和 DR 模塊,不單能夠實現規劃和引導,還可以做監測和預警。這裏有一個簡單的圖示,這是引導式的圖示,相比一些競品來說,我們的實測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這裡麪包括了預警和監測,因為裡面加了 ADAS 攝像頭在裏。由於有一定的硬件依懶性,目前還不能大規模地往後市場推,只能在前裝市場。

在合作方面,我們的方案比較靈活,一是提供娛樂信息系統的 AR 導航、二是提供給 AR HUD,可以給客戶不同的選擇。另外,我們不但可以提供完整的開發板模塊和方案,也可以由合作夥伴去集成硬件我們去提供軟件模塊。

關於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我們還能提供的功能是電動車里程服務。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們通過讀取車輛續航里程信號,能直觀地看到範圍。這是我們通過探路尋找出來的真實里程範圍,並且在電量不足以達到目的地的時候會自動推薦一個充電樁進行途徑地規劃。利用電子地平線技術,我們在新能源車上還可以增加一些動力回收判斷,這個 Ranger 探索範圍是會不斷變化的,不是固定的。

目前所謂的高精度地圖並不是全國的全城市高精度地圖,比如說在部分高速有,下來以後很快就沒有,所有的圖商都沒有做到高精度地圖全覆蓋。對圖商來說最大難度要做的就是全境式的匹配。

但是會存在問題,第一工作量非常大,第二匹配的精度不會完全相同,因為這沒有一一對應關系,高精度地圖採集和傳統數據採集並不是同步。現在只是說通過美行軟件有一點優勢,可以只匹配一條路。為什麼匹配一條路呢?因為我能算出你想經過哪條路,並不需要做全局匹配,所以精準度會大大提升。

在位置服務這一塊我們還能提供海外導航,目前亞洲導航已經是量產狀態了,這裏的例子是日本的導航。

關於美行科技鏈接能力第二部分是車聯網應用的開發能力。我這裏想從端和平臺兩塊來介紹,着重於 HMI 人機交互的演示。首先我們有一個基礎版,就是地圖桌面 Launcher 方案,我想要一個符合品牌設計語言的方案,但是我不想動太多,怎麼辦呢?最簡單的方法是,給他做地圖桌面 Launcher,簡單改造,定製效果都可以,後臺內容的接口可以由原先的提供商負責。

第二,車機端我們可以提供增強版方案。針對有些客戶有深度訂制的需求,其中就是做分層,包括桌面層、場景層、助理層,建立場景倉庫,豐富車主可自編輯的項目。我們會給車主推薦一個桌面,但是也可以自定義桌面,給每個人打開的桌面都是不同的,而他使用過之後也是不同的,並且支持各類物聯網設備和控制系統。

這是一個效果,三大分屏,媒體、出行、車控可以通過手勢和觸控進行切換。在增強版裏我們增加一個遠程控制功能,手機 APP,這塊也是我們一個亮點,現在做到了 8 個基礎功能,包括遠程控制、車輛診斷,發送到車、行車記錄、行程管理等,這個還可以按照主機廠和 Tier1 的要求定製,包括後臺管理系統、用戶運維等。

整個增強版的目的是打造場景化的智能駕駛艙,場景化就是多屏聯動、一套系統多屏互控、儀表不可操作但可顯示,HUD 側重於常用信息顯示,手機側重於遠程。

對於後臺雲端內容,我們主要做的就是 UI/UE 設計、APP 開發、部分中間件的工作。

最後平臺端我們可以協助主機廠搭建綜合管理平臺,這裏是我們的一個案例,後面我們已經幫國內某主機廠搭建了這個車輛綜合管理平臺,也就是說前後端我們都可以幫他做,我們是軟件工廠也是技術服務商。

關於美行科技鏈接能力的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後一部分:升級網聯方案。這個說起來是偏後裝的,我們主要針對的是市場上存量未聯網車以及新增的不能聯網的車。所有的 4G 或者 5G 改造雖然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但是中間還是有很多車系車型的迭代是有時間差的,在這中間我們如何讓車主或者消費者享受到這種網聯的便利性?因此我們就開發了這種方案。

我們稱之為 AI-BOX,通過連接固件快速增加聯網實現方案,支持多產品形態、支持多硬件拓展融合,最主要的一點,支持數據回傳和後臺服務的拓展,不僅給車主用也給客戶用。

AI-BOX 還可以作為車內的連接設備,打通類似車內 DVR、空氣凈化器、胎壓、OBD 等硬件控制器,融合成一個整體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