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都是基於相對論

沒有相對論的話,衛星定位系統啊導航系統都不會准.主要是修正時間差


科學和技術要分開來說。

相較於其他的牛逼理論,相對論對技術的影響非常有限。電磁學,量子力學甚至是牛頓動力學力學在技術上的應用都遠遠超過相對論,目前我們人類在技術上需要考慮到相對論的地方相對還是不多的。不是沒有,是跟其他理論比要少很多。在任何的情況下,相對論都比牛頓動力學和萬有引力更精確,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這麼高的精度。尤其廣義相對論方程是非線性的,出了名的難解,用牛頓的理論來近似可以極大的簡化計算,提高效率。

相對論對科學的影響那就大到無法無天了。廣義相對論跟萬有引力理論相比,無論是形式和思想都是徹底的一場變革。

愛因斯坦的名聲主要來源於他對科學的影響,而非技術。


如果指的是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在內的整個理論體系的話,其實遠沒有本問題下大部分人以為的那麼小。這一點是沒有學過本科水平物理的人很難知道的。

因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不是割裂的,雖然它與廣義相對論不兼容,但狹義相對論卻已然成為量子力學的基礎之一。事實上當初薛定諤本來想找的是一個相對論性的方程,失敗之後才提出了一個非相對論性的方程。

狄拉克方程和其後的量子場論都是相對論性的。如果沒有引入狹義相對論,無法自然地導出電子自旋,更無法描述粒子的產生和湮滅,也就沒有量子場論。量子場論有怎樣的重要地位呢?例如,半導體理論的基礎之一是能帶理論,因為涉及到電子自旋和粒子產生湮滅,必須用量子場論才能描述。也就是說,各位手裡的手機,桌上的電腦,都有狹義相對論的貢獻。這只是一點,我對量子場論的應用不太了解,但可以想見在新材料層出不窮的今天,量子場論起到了怎樣重要並且可能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裡面都有狹義相對論的貢獻。

所以說,狹義相對論對於人類科技的發展,起到了相當偉大的作用。

當然了,廣義相對論的應用確實不多,也就是校正衛星定位系統的時鐘等。不過廣義相對論的科技應用不多,也受限於它和量子力學不兼容(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場論發生耦合,最終會破壞量子力學公理之一的態疊加原理)。不過這不代表廣義相對論的應用潛力不行。如果人類能建立完善的結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即量子引力),說不定已經開始研究反引力了……

說句題外話,這也可以給執著於反相對論的民間科學家們(本問題下就有一個)潑一盆冷水,因為拿著量子場論為基礎造出來的手機電腦,卻反對相對論,這真是世界上最滑稽的事情之一了。


我記得開組會(本科生組會,不要問我為什麼,奇葩學校規矩)時老師吹了半天的CTF(弱雞瑟瑟發抖)還有一些spin的model。然後就有一個鐵憨憨一直在問老師這些model可以幹啥。我記得老師也很無語,隨便說了一些在量子計算的方面的用途(霧)

大部分的理論在當下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應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寬人類的視野。我想這一點也就足夠我們去探索了


您好!愛因斯坦相對論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我們可以看看相對論的前提條件,狹義相對論的是以光速不變為前提的,然而那是錯誤的。詳情,請參見下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52923339


自那以後,人們從談質點開始談事件了,從以時間為絕對標尺轉換為以光速為絕對標尺了。相對性原理從力學規律推廣到一切物理規律。


  Einstein 狹義相對論藉助於廣義相對論形成的個人權威,搶奪了 Lorentz 絕對論在相對性原理、質增、鐘慢、質能方程方面的理論功勞。沒有相對論,人類的科技進步建立在 Lorentz 的絕對論和 Eddington 的引力場折射理論上也是一樣的。當然作為我國和個人,我們應該感謝 Einstein 和他的相對論,他人為地製造了一次科學革命,並留給了我們一次探索真相理論的科學大機會


上台階,里程碑,歷史性,只要不把愛當成神,怎麼評價都不為過。理論物理的突破決定了後面的一切。


像是蘋果之於智能手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