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時代,我們憧憬着大學,上了大學後,我們會發現很多地方也和高中存在差異,如果說高中還是按部就班地每天上課學習,那麼上了大學的不管是上課方式、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等都是不同的,首先我們上課的地點不是固定,可能沒上一堂課就要換一間教室,其次就是老師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不會像高中的老師那樣不懂給你說到懂。最後就是我們的學習方式,上了大學,可不像高中一樣,還有老師、家長監督我們學習,更多的是我們自主學習。不過我們也知道大學是分專業的,由於專業的方向不同,我們所學習的知識也是不同,自然大學生的上課遭受的“磨難”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同樣是上完課的手,美術生A級,音樂生S級,網友:醫學瞭解一下。

對於藝術生,可以說是我們進入大學的另一個選擇,不過學習藝術後,會發現藝術的道路也不那麼好走,美術生就是其中之一,從上面的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整日與畫畫爲伴的生活,手可以說沒有一刻是乾淨的,經常都是滿手的鉛墨、顏料等等,也因此有一種手叫美術生的手,每次都被人誤解剛挖煤回來。雖然很多人認爲很多考生都認爲藝考是高考的一條捷徑,能夠在高考中比普通高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要低一兩百分上大學,但是也是爲了這一兩百分,藝術生卻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汗水。

我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於音樂生,我們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他們在舞臺上光鮮亮麗的表演,在爲此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小的,音樂生的手因爲長期彈奏樂器,所以手上經常有各種厚繭子、死皮,而且音樂生的考試還是很辛苦的,很多院校有一個主修項目,例如聲樂,需要準備幾首歌曲,其次幾次就是輔修,例如自己擅長的樂器等等,所以選擇音樂這條路也不容易。

在每年的藝術考試當中,舞蹈類的藝術考生相對於美術類和音樂類來,人數都會比較少。因爲舞蹈生對於顏值、身材有一定要的要求,而且舞蹈功底也要足夠好,而且學藝的過程中也是非常辛苦的,也因此選擇在學習的過程中打退堂鼓的人大有所在。在很多人看來,舞蹈生擁有我們羨慕的完美的身材,還有藝術的氣質,,但是這些都是他們用汗水和淚水累積出來的成果。而相比音樂生,舞蹈生最慘的是腳丫子,因爲每天都不能拉下基本功,長期練舞,甚至腳還因此變形,可以說是非常辛苦的。

每次我們在看奧運會時,看到很多健兒們爲我國奪得很多榮譽,我們都是爲此感到驕傲和自豪。而對於從事體育的人,他們的辛苦可以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受最深。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刺骨,對於體育生來說,每天的鍛鍊都不能落下,大部分體育生的腿上或許都有少部分我們無法看見的傷疤,腿上的肌肉也是我們比不了的,被曬得通紅的臉龐,長滿了繭子的雙手,奔跑是所流的汗水,都是體育生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不斷奮鬥的痕跡。

在大學專業中,有一種說法叫做“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勝高考”,這句話相信很多醫學生都深有體會,學習週期長,學習難度大,工作辛苦等等都是從事醫學行業需要經歷的考驗,就像上圖中,學習扎針的,記穴位的,尤其是學中醫的同學,還需要拿自己做實驗,看着都很心疼啊!

總結:在這個遍地都是大學生的年代,就業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這也不是意味着大學生不值錢了,想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我們要拿出當初考大學的毅力和努力,不斷奮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成爲一個學歷和實力並存的優秀大學生,從上面這些專業上課的手,我們也可以看出在這些專業,學習也是很辛苦的,但是想要在行業裏熬出頭並不容易,所以每天不斷的練習,不斷成長,我們纔有可能在衆多的競爭者脫穎而出,就像醫學生,從醫之路可以說是非常漫長的,雖然“醫生”這兩個字就自帶光環,工作前景很好,但是選擇這個專業,也意味着註定比別人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在專業上有更深的造詣,我們纔有在行業內站穩腳跟。

對於以上的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