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96179_1948927108462659_472437155495411712_o.jpg

 

大學時看過此作者的「蘇格拉底咖啡館」及「蘇格拉底大哉問」,覺得非常有啟發,看到本書以為是新的一集,從圖書館借來一看,發現原來只是換個皮,內容是一樣的~ 非常推薦的一本書,作者使用類似蘇格拉底的討論方式,到不同場所(主要是在咖啡館)與人們討論一些「本質」的問題。書中收錄的內容經過作者挑選,場所跟問題都搭配得非常好,例如在老人安養院討論什麼是家?在監獄跟受刑人討論什麼是智慧?在小學跟小朋友討論為什麼要問問題?第一次遇到他未來老婆的時候,討論什麼是愛XD
開頭先介紹蘇格拉底的精神,蘇式說:「未經檢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在各討論主題之間,穿插說明作者為什麼會辭去記者的工作,無償的到各地推廣「蘇格拉底咖啡館」?「哲學」原意是「愛好智慧」,為什麼跟現在的哲學系所教授的內容,有這麼大的差距?書中並在討論每個主體時,都會補充具代表性的哲學家觀點,增加讀者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大學時看本書並不是特別有感覺,那時傻傻的以為這種哲思討論是理所當然的;許多年後才發現,這世上願意思考哲學問題的人少之又少,看到作者可以聚集一羣人討論[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真的讓人羨慕到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本書印象最深的地方是,看到作者到安養院與老人們討論什麼是[家]的段落時,正想到蘇軾的《定風波》:「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書中老人下一句就接著說:「心之所在的地方就是家。」彷彿被書中人物給讀心,不可思議的共鳴讓人頭皮發麻。
印象裡在續作「蘇格拉底大哉問」中,作者來到東方,討論德性、中庸、正義、良善、勇敢和虔敬,也很推薦一讀。

getImage.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