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美國巴倫週刊

  編譯丨酒業家團隊

  自2月份以來,關於全球第二大烈酒集團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可能被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Diageo)收購的謠言就從未停止,同時傳出,由於LVMH旗下的酩悅軒尼詩涉足烈酒領域,它也可能參與進來,和帝亞吉歐聯合競標。

  強強聯合,在酒類行業並不罕見。但如果遙遙領先的老大和行業老二同在一個屋檐下,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兩者併購是否有達成的可能,併購對於雙方的意義以及對消費者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1

  無風不起浪

  整個謠言始於去年12月份,私募對衝基金Elliott Management花了10億美元持有保樂力加2.5%股權。衆所周知,Elliott正在尋求提高保樂力加盈利能力的措施。這是警示的鐘聲還是勝利的號角,取決於每個人所在的立場。

  自2月19日,德國布倫伯格銀行Berenberg預測保樂力加將可能成爲奢侈品集團LVMH 和帝亞吉歐聯合收購的對象的消息被報道以來,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在此期間,保樂力加的股價上漲,賺得金鉢滿盆的投資者們,早已經歡呼雀躍。

  到目前爲止,有關此類交易並沒有任何官方的迴應。然而,無風不起浪,烈酒領域的兼併和收購常常發生。

  2

  併購是否可行?

  兩者併購是否有可能發生?

  由於存在行業壟斷的風險,有些人認爲這會削弱帝亞吉歐、保樂力加併購的可能。但這並不是問題。2016年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收購英國南非米勒釀酒公司(SABMiller)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這筆價值1000億美元的交易,彙集了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啤酒公司,雖然在此過程中也有一些反對意見也施行了許多改進措施,但該交易最終成功完成。SABMiller以12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美國啤酒釀造巨頭MillerCoors的股份全部出售給美國啤酒巨頭Molson Coors,給了後者完整的所有權。兩個行業領導者合併後,給Molson Coors創造了行業第二的可能性

  同樣,我們可以複製這個劇本。

  帝亞吉歐持有LVMH葡萄酒及烈酒分支酩悅軒尼詩的股份,如果帝亞吉歐將這些股權放回給LVMH,並與軒尼詩、格蘭傑、雅柏和Mo t等品牌股份分開,那麼LVMH將會走上與Molson Coors類似的道路。LVMH被視爲潛在的與帝亞吉歐併購保樂力加的合作伙伴,但現實情況是它可能會以這種方式出現。

  這也清除了其他人一直存在的一些疑問—LVMH不會對保樂力加的非奢侈品牌產生興趣嗎?雖然保樂力加已被傳言要出售旗下的葡萄酒資產,但真正值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卻是帝亞吉歐對吉尼斯的所有權問題。

  “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的組合無疑將成爲烈酒領域中的巨頭,而賓三得利將面對包括百福門、百加得(2018年收購了Patrón在行業裏掀起了些浪花)、 William Grant&Sons、人頭馬君度集團、星座集團和金巴利集團等在內的競爭者,在激烈的啄食中崛起。

  3

  巨頭併購對消費者來說,意味着什麼?

  總之,如果併購成功,各知名烈酒品牌將進行大整合。

  同時,由於兩個知名酒企在每個烈酒類別都形成了自己的頭部品牌,在消費羣體上肯定會有一些重疊。例如,伏特加、金酒、朗姆酒和混合蘇格蘭威士忌等各類別的品牌之間可能會存在競爭。

  不過,就威士忌釀酒廠和單一麥芽威士忌來說,重疊並不是一件壞事。這兩家公司將共同控制蘇格蘭的50多家威士忌釀酒廠。

  兩家巨頭知名品牌之間可能會進行不同的融合,出現一些從未有過的新組合,包括各自重要的麥芽威士忌品牌,例如芝華士和尊尼獲加。對於威士忌的粉絲們來說,這樣的消息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儘管目前來說這隻停留在猜想階段,但很難想象這家新的巨型公司會捨得放棄這種潛在的營銷方式。

  可以回顧賓三得利的案例,2014年,三得利Suntory以數十億美元收購Jim Beam,並很快開始進行了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

  由三得利第四代首席調酒師福輿伸二Shinji Fukuyo以及Jim Beam 釀酒師Fred Noe聯合打造的Legent誕生了,併成爲該公司25年來第一款進入市場的獨立波本威士忌。

  此外,近年來帝亞吉歐大力推廣其更廣泛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另外二十幾種品牌的加入只會意味着市場上單一麥芽品質更高,蘇格蘭威士忌愛好者更有口福了。當然,缺點就是價格會有上漲的風險。

  通過消除競爭並幾乎壟斷、控制如此廣泛的蘇格蘭威士忌市場,由於供應品類的增加,價格上漲可想而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