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陳世宗╱臺中報導】

臺中市承辦第58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教育局為讓各縣市體驗臺中城市風情,特規畫「科學之旅」,共8條路線涵蓋農業花博、漆器木藝、考古科技、知性人文、綠運科博等6大主題;讓參賽選手及指導教師探索,從早期原住民工藝到現今科技應用,培養學童「做中學」的能力。

教育局長彭富源說,路線規畫包括山、海、屯、中區,農業花博線參訪新社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由研究員解說農業科技研發及成果,並參觀新社在地菇類產業,認識菇類生長特性,也體驗DIY樂趣。

考古科技線參訪國立臺灣美術館、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並邀靜宜大學助理教授張文昌設計文史活動;介紹牛罵頭遺址各時期文化,規畫平埔族射箭、考古挖掘、製作史前繩紋陶罐等體驗課程。

教育局表示,美藝生活線則安排參訪東海大學建築之美,大肚山區特有的紅土經處理後,成為200多年前平埔族服飾染料;此路線到弘光科技大學,由長期鑽研泥染的文創系專任助理教授廖倫光介紹泥染文化,並DIY束口袋。

彭富源強調,知性人文線參訪921地震園區、財政部大里印刷探索館,認識地震原理、防震科技、印刷工藝,並製作手工書;綠運科學線則在科博館進行各種導覽,並體驗電動智能平衡車,瞭解綠色運具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