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缩量,但沪指依然拿下3200点。只能说现在市场很强,即便社保减持这样的重磅消息,也没能撼动大家的热情。对实控人、大股东减持等也视若无睹。大家总是习惯在悲观时更加悲观,乐观时更加乐观。去年年底时候券商策略很少敢看上3000点,现在3500、甚至4000都不在话下。

晚间又有多家公司披露减持公告,巨潮网上显示关于减持的公告已经超过30条,有的还是卯足劲尽用最大的额度减。而且大额减持案例有点多,比如顺丰控股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9%,节能风电股东国开金融拟减持不超6%,中潜股份股东惠州祥福拟减持不超3.09%……

当然,也有公司“逆行”增持的案例。恒力股份晚间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预期,公司控股股东恒力集团拟于自4日起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5亿元,增持价格不低于18元,不高于20元。这个操作有点令人迷糊,因为这个价格波动区间太小了,现在公司的股价是18.90元,难道公司认为,公司股价就会在这2块钱的区间内横盘吗?

现在是只要一有消息就能在股市引起大幅波动。前些天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就刺激了氢能源概念,今天的股指期货放松传闻就让好几只期货概念股涨停,摘帽的长航油运也连续3日涨停。啥时候行情是头?我觉得就是纷纷制造各种理由,努力找滞涨股给自己壮胆的时候。

随着上市公司的年报陆续披露,人均薪酬又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出意外,金融业又位居前列。但其实年报里的人均薪酬,和大家直观理解的还是有区别。网上不少评论就说,一看到那些数据,就发现自己被平均了。其实这太正常了,年报里体现企业支付的人力成本,计算五险一金的则是税前工资,大家习惯说的又是拿到手的,这几个数字大小呈递减关系,甚至第1个能达到第3个的两倍左右。此外,行业冷暖差距是个没法逃避的现实,农林牧渔持续多年垫底,农业股难以成为理想的投资标的。甚至,连农业银行的薪酬,都在银行中垫底。

今天看到一则减持消息,雅虎的转世者“Altaba”,同时也是目前阿里巴巴第三大股东,宣布将全面清算和解散,将卖出阿里巴巴的股票。按当前市值计,减持规模大约高达400亿美元。我觉得有时候投资人看着很正经,其实都有点小心思。阿里巴巴的股票代码是“BABA”,这个股东的名字居然就是“阿里他爸”。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但看着总有一种“你站这儿别动,我去买几个橘子”的意思。

据说,共享单车企业准备提价了。租金标准从前30分钟1元提高至前15分钟1元。提价后,骑行1个小时的价格大约为2.5元。共享单车作为重资产行业,提价是难免的了。实际上,每辆单车的日均收入也就三五块钱,缺少管理的状态下折旧成本又超高,加上高企的管理成本,以及不能占用用户的押金等规定,原有的商业模型、估值标准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是共享单车,网约车很多时候也比正规出租贵了,一些网购的价格也比实体店还高。所谓的屠龙少年,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科创板受理申报企业继续更新中,目前总数已经超过40家。据说很快科创板基金也会获得批文。新华社也发表了多篇关于科创板的评论。关注依然很高,但这里再次强调下,影子股是真的炒不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