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标题,就暂借张小虹教授的书名聊作发挥了。曼谷的百货、商城(mall)非常的多,大概每隔几年就有一座主题卖场揭幕。从老牌的水门市场到新颖的Terminal 21,从广受年轻族群欢迎的Siam Square到丰俭由人的Siam Center,再到贵妇名媛最爱的Siam Paragon,隐约依照主题层级区别属性的规划,倒也能照顾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当然,出了捷运Siam站以后,上述几家与站名共字根的商场均位于其附近,适合时间有限又想一网打尽的消费者。

不过和中国许多地方相仿,这些雨后春笋般迅速窜冒的购物中心也先后面临招商不足以及客源相互袭夺的情况;待在曼谷市区的这几天,我从善如流地踏上由百货公司串结起来的观光路线,除却Terminal 21还维持著纷至沓来的门面荣景,大部分的地方都略显清冷──不是游逛的人潮歇退,就是店家缺位待租,包括Siam SquareSiam Center,因此逛起来总感觉不太尽兴,最引人玩味的反而是那些时髦的装潢设计或艺术装置,为壅塞不知所终的街头凭添了几分生趣。

Terminal 21。不消说,这间百货公司算是曼谷最富特色的购物中心之一。诚如其名,Terminal 21以「航厦」为主题进行空间装潢,每一楼层且对应于不同城市风格,好比罗马、伦敦、伊斯坦堡、旧金山等,立意十分新颖,游览的人潮较诸其他同质商场也倍儿多,沿途可见许多特色的公共摆设,从日本的招财猫到屠城专用的木马,从奥斯卡小金人到别样红的金门大桥,琳瑯满目的商货散居其间,更具异域情怀。不单如此,Terminal 21的厕间也令我想起台中的中友百货,洋溢著浓郁的设计风;期间还遇见几名日本观光客特地跑来朝圣,被那巨大的「お手洗」石碑震慑得说不出话来。

我在这边买了一挎手提箱包,老板硬是要拍下我们的照片上传Instagram当作宣传,还频问我是否从香港来的──其实曼谷的中国游客并不少,因此我想当地人是能够辨别中国/香港的殊异之处的;部分人士尚且知道「台湾」,好比第一天载我由机场往酒店的司机,清楚说出了蔡英文和马英九的名字。

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er。曼谷艺文中心。缘著Siam ParagonSiam Discovery等商场动线开展,难得这样一幢主题建物座落在市区繁华的地段──从设点之际便注意到其与商业市场的关系,无怪本地的文创产业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走进造型简俐的中心,面积开阔的地下室规划为艺术图书馆,一到四楼分列著创意商品小店和餐厅,不时可见(貌似)艺术家之流巡游其间;七到九楼则充作各类展场,由高楼层望下去,建筑的结构有如宕开的一圈圈扩散的涟漪,闲散的氛围也适合逛街者稍事小憩,躲避热带南方四时如一的炎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