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蘋果開了一場沒有硬件的發佈會。簡稱404

有人爲蘋果內容服務的升級歡呼吶喊,也有人因爲沒等到期盼已久的AirPower而黯然神傷。

不過,我的關注點可能不太一樣。

作爲一個搞藝術的女同學,我注意到,這次發佈會回顧了蘋果之前的經典產品——iPod,海報長這樣:

iPod海報

Emmm……看起來很眼熟吧:強烈的顏色,簡單的形狀,儘可能簡化的細節和極強的衝擊力。

這明顯是受到了色彩大師馬蒂斯的影響:

左:iPod海報

右:《墜落的伊卡洛斯》馬蒂斯

當然,受到馬蒂斯影響的可不止蘋果公司。

米菲兔的創作者Dick Bruna曾明確表示,自己是受到馬蒂斯的啓發才創作出了這隻治癒的小兔子:

左:米菲兔

右:《La Gerbe》馬蒂斯

我之所以會談到這一點,是因爲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藝術無用”的言論。

但我觀察生活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藝術是有用的,它不但美化了我們的生活,還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視角。

藝術美化生活

藝術美化生活的例子有很多,一個集中體現的地方就是設計界

很多時尚設計都受到了藝術家作品和理念的影響,最直接的例子就是GUCCI。

2014年時,GUCCI還是一個被CEO和創意總監雙雙拋棄,連續虧損的品牌。

Alessandro Michele接手前的GUCCI

轉過年來,當Alessandro Michele 臨危受命,成爲創意總監後。GUCCI一改往日風格,用色十分大膽,復古又鬼馬,馬上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

Alessandro Michele接手後

GUCCI2016早春系列

這位生於羅馬的創意總監對古典美學十分熱衷。

不管是對服裝顏色的大膽運用,還是得名於希臘神話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酒神包,甚至是直接模仿名畫的廣告大片,我們都能從中窺見文藝復興的影子。

GUCCI的酒神包

不過這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複製。

就像文藝復興運動運用了很多古羅馬、古希臘的美學一樣,GUCCI也是一次基於文藝復興運動的審美革命。

GUCCI 2018年春夏廣告大片

《人間樂園》博斯

在Alessandro Michele的帶領下,GUCCI在時尚界颳起了一股文藝復古風。

如果說,科學征服了世界,那麼藝術就美化了生活。

藝術改變視角

而比美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藝術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

關於這一點,朱光潛先生舉過一個非常恰當的例子:

如果讓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三個人同時來看一棵古鬆,他們看到的是三種不同的東西

弘仁鬆梅圖卷

木商看到的是一塊可用的木料;

植物學家看到的是一棵葉爲針狀、果爲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

而畫家看到的,就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

他們三個人看到古鬆的反應也不一樣。

木商心裏盤算它是宜於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

植物學家把它歸到某類某科裏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不同點;

畫家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蒼翠的顏色,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姜廷翰古柏圖扇頁

明明是同一棵古鬆,觀看者卻因爲觀看角度的不同,看到了不同的樣子。

木商是實用角度,植物學家是科學角度,而畫家是美學角度。

換句話說,藝術沒有改變世界的樣子,但會改變了你看世界的角度

無用之用

有的人可能會說,木商和植物學家的角度都是偏向實用的,有實際意義。

美學角度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角度,然後呢?

還是“沒有用”啊。

如果從狹義的角度來講,藝術和美確實是無“用”的。

一個罐子,能盛水就可以了,雕刻花紋有什麼用呢?

馬家窯文化彩陶漩渦紋雙耳罐

一件衣服,遮體保暖就可以了,設計那麼多的款式有什麼用呢?

迪奧New Look系列

一部手機,能砸核桃打電話發短信就可以了,外觀搞得跟個藝術品一樣有什麼用呢?

初代iPhone

“美”是無“用”的,因爲美本身就是最大的作用。(這句話請念三遍)

亞裏士多德說:“世上的一切事物可分爲兩部分,以功利爲目的和以美爲目的。”

以功利爲目的的,大都是滿足我們的物質需要;而以爲美爲目的,則是滿足我們的精神需要。

從這個層面來講,學習藝術,追求美,就像喝水喫飯一樣重要。

《舞蹈》馬蒂斯

當然,欣賞藝術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怎麼欣賞一幅畫,怎麼介紹一個流派,或者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都需要知識儲備。

藝術史的知識決定了我們觀看藝術作品的感受,也決定了我們能否對它作出恰當的評價。

就像我們大學裏都學過本專業的歷史一樣,學習藝術首先也要了解藝術的發展史。

受傷的野牛壁畫

市面上有非常多關於藝術史的書籍,意外藝術的微信後臺也經常收到要求推薦藝術入門書籍的留言。

一般來說,一本入門級的藝術史圖書,至少要滿足三個特點:

藝術門類要全面

除了繪畫,雕塑、建築、攝影、設計、工藝美術、民俗藝術、裝置藝術、行爲藝術和建築藝術等都屬於藝術門類。涉獵各個門類才能對藝術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涉及地域要廣泛

傳統的藝術史“唯西方藝術中心論”,其他地區的藝術略過不提。但僅僅是亞洲藝術就包含佛教藝術、中國水墨畫藝術、日本建築藝術等很多方面。

無量壽佛坐像

輕鬆易讀

初學者很容易被過於專業的大篇幅文字搞得頭昏腦漲,輕鬆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片更容易讓初學者理解。

基於這三點,我們找到了這本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培生藝術史》。

培生藝術史系列叢書是美國高等院校通用的權威藝術史讀本,曾獲2005年CAA(美國大學藝術學會)頒發的國家卓越藝術史教學大獎,是一本非常專業的世界藝術史論讀本。

藝術門類全,涉及地域廣,還有海量、高清大圖,裏面有太多豐富的細節可以慢慢發現,細細品味。

整套書只有16開大,方便攜帶的設計,無論是翻閱畫作還是實地考察、學習,有了它,都能受益良多。

所以,如果你喜歡藝術,想用藝術幫自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那麼這套可以隨時帶在身邊的培生藝術史,可以讓你把關於藝術史的一切,一次看個夠。

現在購買,還可獲得限時優惠折扣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