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飛揚】路透社3日發佈獨家消息稱,據兩名知情人士稱,埃塞航空失事客機上的波音公司防失速系統(MCAS),曾在機組人員因發現測量氣流的攻角傳感器上出現可疑數據而將其關閉後重啓,且次數多達四次。

(路透社報道截圖)

此前,埃塞航空難的調查人員曾對事故得出初步結論,飛機在墜毀前,防失速系統曾自動啓動。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是機組人員主動選擇重啓系統,但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調查人員正在研究該系統在沒有人爲幹預的情況下重啓的可能性。

報道稱,目前波音發言人對此消息拒絕置評。

對於波音公司的防失速系統(MCAS)的調查,是對於發生在上個月的埃塞航空難和去年印尼獅航空難調查的核心。這兩起空難共造成近350人死亡。

據報道,防失速系統會因爲單個傳感器產生的過高攻角數據而啓動,自動將飛機機頭向下拉,以防止飛機失去升力。不過,由於機頭降低的幅度會非常大,這會導致機頭無法擡升而墜機。

(資料圖 埃塞航ET302航班失事現場的飛機引擎部件 圖片來源:路透社)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對於空難原因的調查,已經轉向了防失速系統是如何在一開始被機組人員關掉之後似乎又重新工作的。

在印尼獅航空難發生後,波音公司曾發指令,要求飛行員在出現問題時使用斷路器(cut-out switches)將防失速系統斷開,並將其關閉。但據知情人士稱,這麼做其實並沒有完全關閉防失速系統,而只是切斷了軟件和飛機系統之間的電路連接。

目前,調查人員正在研究,是否存在飛行員沒有主動選擇重啓系統,防失速系統自己自動重啓的情況。初步調查報告預計將在幾天內出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