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數拍子的問題。

彈琴就三件事,分合,慢快,數拍子。其實可以說做好這三點,孩子基本就可以把琴彈的很好了,今天就來說說關於數拍子的問題。

為什麼不說慢快和分合呢,其實大多數孩子啟蒙階段,基本都是慢速,不讓快也不能快,分合就更別談了,基本都是單手,所以今天著重講一下數拍子的問題。

對於初期啟蒙階段的琴童,數拍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不僅培養節奏感,樂感,也能讓孩子彈琴可以更輕鬆。

今天從三個問題開始,咱們一起了解一下,數拍子的作用和怎麼數。

一,數拍子還是讀譜?

很多教師教學的第一堂課就會告訴孩子速度的概念,然後帶著孩子用一個均勻的頻率數1 2 3 4,這就是數拍子,但是也會有老師教孩子do 2 3 4。今天就有一位琴童家長私信我:「老師,到底是數拍子還是念譜啊,我孩子的老師教的是數1 2 3 4,但是看某大學教授的公開課講的卻是do 2 3 4 ,到底哪個是對的?」

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強調的點的不一樣。

數拍子訓練的是節奏感,一般在我教學中都會用到,前期會讓孩子do 2 3 4,這是一個兼得的辦法,時間長一些的時候,當孩子可以把音認的很準確的時候,我會讓孩子數1 2 3 4 。

前期識譜和節奏感都很重要,但是我個人的教學風格是更偏向識譜這一環節,所以我會讓孩子前期把音都念出來,但是為什麼後期還要回到1 2 3 4上呢?

原因也很簡單,當譜子識得很準確以後,就需要強調每小節里的強弱了。

在這也說一下,比如4/4拍的曲子,每小節有四拍,第一拍是強,第二拍是弱,第三拍是次強,第四拍是弱。

這個我試過很多次,只有數1 2 3 4的時候才會注意這個,而讀譜子,更多的都是音的準確與否。

所以呢~具體讀譜子還是數拍子,得看孩子的個人情況,比如孩子對音很熟悉,可以直接數拍子,如果孩子對音不熟悉,我還是推薦從讀譜開始。

注意,如果讀譜子,家長一定要幫孩子打速度,有很多孩子如果沒有速度的要求,很容易就do 2 (看看窗外~) 34了,就是中間等待過長,或者拍子數的不準確,這個是一定要避免的。

二,讀出來還是默讀?

這裡我是一定要強調,初學階段一定要讀出來,一定要讀出來,讀出來!

孩子前期學琴很容易走神的,也很容易不知道該幹嘛,有的時候彈完一個音,就無意識的看你,想讓你告訴他,下一步該幹嘛,其實譜子才彈兩個音~

這裡不能怪孩子,他並不是有意識的溜號,而是無意識的走神,屬於正常情況,這裡就必須強調讀出聲音了。

孩子在彈琴的過程中,把拍子大聲讀出來有兩個好處。

第一,一種緊張感,讓孩子知道,後面還有音,趕緊去看趕緊辨認,然後趕緊抓位置,趕緊彈出來。(數拍子還能提升專註力,你敢信?~)

第二,學到八分音符的時候,如果孩子經常大聲的數拍子,這裡很好過渡的,甚至附點四分音符(一拍半)也可以一下就數對。

這裡舉個栗子,以前有個學員,理解能力很強,但是就是不愛張嘴數拍子,家長也覺得這沒啥用,就不督促。過了兩個月開始吃力了,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區分總出現問題,帶來的惡行影響,就是一首曲子,每一遍都得錯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最後都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很痛苦的。

這裡也引以為戒,如果數拍子,一定大聲數出來,否則孩子數沒數你是不會知道的,對了,不要以為小孩不會扯謊,千萬別小看。

默數是等相當熟悉一首曲子以後,因為沒有哪個鋼琴家上台彈琴嘴裡念叨 1大 2大 3大 4大 的,而且上台嘴上還數拍。。。練的太生疏了吧。

這裡就需要鍛煉默數的能力了,和節拍器結合,心理跟著打拍子,從大聲數到小聲念叨,一點點的去掉任何打拍子的動作。

注意,前提是相當熟練的時候!

三,數大拍還是數小拍?

數拍分大小拍,一般這個問題涉及的都是學到一些程度的了~

這裡我推薦前期,就是剛練曲子的時候數小拍,也是為了把節奏卡准,隨著熟練,最後跟節拍器的時候儘可能數大拍。

摘了一個不數小拍彈不了的曲子,悲愴。

所有彈過悲愴第一樂章的人都清楚,如果前期不熟小拍,這曲子就砸了,基本都是彈得亂成一片,糊的不能再糊。

當然~我最後拿這曲子考試的時候,也是數小拍的,心裡都是1 2 3 4 5 6 7 8。。

比如新接觸八分或者十六分音符的時候一定要數小拍,當弄准了以後,再去數大拍。

這裡補充一下,有很多教師教學過程中,使用多種教學模式,比如直接帶著孩子把拍子讀出來。

這不是不行或者不對,而站在節奏的角度上,容易不準確,這會影響到後期彈奏巴洛克或者古典作品,畢竟古典和巴洛克時期作品不同於浪漫派,很多的漸快漸慢,而且如果把巴赫彈成浪漫的味道的話。。

如果是比賽,基本可以收拾行李了。。。

曲風不正確是很致命的。

最後,點個贊和分享表示對筆者原創的支持,在此謝過啦。

當然啦,可以踴躍留言,或許您的問題也可以幫助很多人呢?有問必答。

好咯,最後求一波關注,原創不易,不過您能看到這裡,也是棒棒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