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是大清朝的末代皇帝,他以三次登基的次數上了我國封建帝王史的歷史記錄。溥儀的最後一次登基是在日本人的誘騙下去東北當了僞滿洲國的皇帝,剛開始溥儀只是去僞滿洲國當了執政,在1934年的3月一日,溥儀把國號定爲滿洲帝國,登基稱帝,年號康德。

  來接溥儀的軍艦

  儘管這個年號又是康熙又是德宗,可是溥儀卻既沒有康熙的威服四海也沒有光緒得改革決心。溥儀雖然有着皇帝的名頭,可是他當初和日本人是簽訂了《日滿議定書》這一賣國條約,因此,僞滿洲國實際的控制者其實還是日本人。

  日本人推溥儀上位是有着自己野心的,他們可不是薩滿大神派來振興大清的好心人,他們想先圖謀東北,再謀取中國。因此溥儀當時就算是陸海空軍大元帥,可是空有名頭並無軍權。不過日本人很狡猾,爲了表示對溥儀的支持和友善,在溥儀正式登基後沒多久,日本天皇就專門派了代表到東北祝賀。

  這個代表就是天皇的弟弟秩父宮雍仁親王,他在6月5號的傍晚乘坐軍艦到了大連港,在第二天上午乘坐專列抵達了僞滿洲國的首都新京,居住在此地的日本大使館,進行了爲期一個星期的友好訪問,這也爲第二年溥儀去日本互訪埋下了一個伏筆。

  第二年,也就是1935年的四月,日本人爲了向公衆宣揚日滿友好的假象,專門安排了溥儀出訪日本。作爲僞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從都城新京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長春市出發,先做專列去大連,然後在大連繼續乘坐日本人的軍艦,從日本的橫濱港下船,繼續乘坐火車抵達東京。

  溥儀離開長春的時候,當時僞滿洲國的衆大臣都紛紛的彎腰送行,這相比於當初的動輒下跪已經好了很多。日本人爲了展現出對溥儀的重視,專門派了比睿號戰艦到大連去迎接溥儀,而這艘戰艦還帶着四艘護航艦,不知道溥儀呆在這樣的戰艦上作何感想。

  抵達橫濱港

  不管怎麼說,溥儀一行人就這麼招搖過市抵達了橫濱港。日本人再次派了曾經出訪過僞滿洲國的秩父宮雍仁親王前去迎接。甚至日本的軍部還爲此專門安排了飛機編隊在空中飛過,這讓溥儀感到萬分的驚喜。爲了營造溥儀的地位,當時溥儀是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日本親王和所有迎接的人都走在其後面。

  溥儀在橫濱呆的時間並不長,雖然只有短暫的停留,日本親王還是帶着溥儀去看了日本的神社,之後溥儀乘坐火車趕往東京,去會見當時的日本天皇裕仁。裕仁天皇親自到東京火車站迎接了溥儀,溥儀在東京住的是赤阪離宮,吃的是中國菜,爲了表示歡迎,日本天皇還爲溥儀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溥儀在歡迎儀式上

  在歡迎儀式上,溥儀神情看起來很莊嚴,不知道內心是不是覺得很激動。按照日程安排,第二天日本人安排的是閱兵儀式,溥儀和裕仁天皇去了代代木練兵場,日本人在溥儀面前秀了一把肌肉。當然溥儀回禮的時候也是很有範,只是看起來稍微有點駝背。訪問結束的時候,日本天皇在車站送溥儀的時候是彎腰行禮,看起來很恭敬,可是實際上溥儀的地位卻遠遠比不上裕仁天皇,真是一場滑稽的表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