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諸佛鄉的羣衆說起鄉紀委書記、駐復興村工作隊隊長鄧明斌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有鄧書記在,我們心裏踏實。”

  這份踏實是鄧明斌用12年的時間積累起來的。諸佛鄉是市級貧困鄉,自打2007年1月調到這裏,鄧明斌的身影便時常出現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12年間,他用腳步丈量民意,以鐵面無私履行監督執紀之責,以忠誠擔當護航脫貧攻堅。

  扶貧路上,他從3米多堡坎摔下

  “要不是我,鄧書記也不會摔這一跤。”每當看到鄧明斌微弓的背影,復興村村民楊勝玖就很愧疚。

  “這個週末不能回家,要到聯繫村督導脫貧攻堅。”2017年6月16日晚上11點多,正從復興村返回鄉政府路上的鄧明斌給妻子發了一條短信。這個週末,註定又是在奔波中度過。

  諸佛鄉位於彭水東南部,距縣城65公里,地處深山峽谷,道路不暢。鄧明斌對口聯繫的復興村所處位置更是偏僻遙遠。

  6月17日的早上,剛剛雨過天晴。鄧明斌喫過早飯,便前往復興村3組召開羣衆會,對現有建卡貧困戶進行評議。羣衆會結束,已是下午2點半。從3組出來,鄧明斌沒顧上休息,又立即趕往1組,挨家挨戶督查院壩、人行便道、改廚、改廁等項目的實施情況。

  “楊秀維,住房240平方米,5口人,還需硬化院壩30平方米……走訪人:鄧明斌。”每到一戶,鄧明斌都會這樣仔細地核查記錄信息,然後在調查摸底表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楊秀維家前面,是鄧明斌的聯繫戶楊勝玖家。之前,患有肺氣腫的楊勝玖一直居住在年久失修、逢雨必漏的木屋裏。瞭解到情況後,在鄧明斌的幫助下,楊勝玖家完成了D級危房改造。牽掛着楊勝玖,鄧明斌走到他屋門前拍了拍門。見沒人應聲,便順着門前硬化的便民路順坡而下,準備到附近找一找楊勝玖。卻不想,意外發生了。

  鄧明斌在下斜坡時不慎踩到了青苔,腳下一滑,從3米多高的堡坎摔了下去。聽見響動,附近羣衆趕緊圍了過來,見鄧明斌橫臥在地,抱着挫傷的左手臂倒抽着涼氣,右手的大拇指已經明顯腫起,左眼角處還有一條2釐米長的傷口,向外淌着血……

  “不礙事不礙事,沒摔着,我們繼續走。”看到大家緊張的神情,鄧明斌拍了拍身上的泥,用衣角抹了抹臉上的血水,大大咧咧地說。

  直淌血的傷口讓隨行的同事放心不下,執意把鄧明斌往鄉衛生院送。去的路上,鄧明斌還一直牽掛着晚上覆興村2組的羣衆評議會。他硬撐着給村黨支部書記楊秀珍打電話:“晚上對貧困戶的評議,一定注意公開公正、陽光透明,讓村民心服口服。”

  到了衛生院,醫生立即對鄧明斌的傷口進行了處理,勒令他必須好好休息。但是鄧明斌還是靠着牀頭堅持寫完了當天的工作日誌。

  躺下後,鄧明斌依舊掛念着2組的羣衆評議會,直到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豆長軍帶來評議會開得很成功的消息後,才鬆了口氣。

  深夜時分,翻身時腹部的一陣劇痛讓鄧明斌煎熬難耐。天亮後,他被轉送到60公里外的縣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脾臟破裂,腹腔積血已達到1500毫升。

  “必須馬上進行脾臟切除手術,否則可能危及生命。”面對醫生的嚴厲警告,鄧明斌進行了手術。術後僅半個月,他就帶着10釐米長的手術傷口,回到了工作崗位。術後的鄧明斌雖被鑑定爲7級傷殘,卻日復一日,如往常一般繼續奔走在田間地頭。

  守護村民利益,他一絲不苟

  諸佛鄉扶貧項目多、任務重,僅2018年政府投資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就有52個,涉及資金1020萬元。作爲貧困地區的基層紀委書記,鄧明斌身上肩負着脫貧攻堅監督任務。他帶着鄉紀委工作人員緊盯項目建設和資金監管工作,確保扶貧項目資金精準用到貧困羣衆身上。“鄉紀委一月一通報,對扶貧項目進行全程監督的再監督。”鄧明斌說。

  “只有把紀檢監察工作幹好,纔對得起黨和人民。”擔任諸佛鄉紀委書記8年來,鄧明斌始終堅守這一信條。

  2018年3月中旬,紅門村4組李某某等多名村民到鄉紀委找到鄧明斌,反映2017年實施的“三改”(改廚、改廁、改竈)“兩硬化”(院壩硬化、人行便道硬化)項目資金未兌現。

  “‘三改兩硬化’是彭水縣聚焦短板夯實脫貧基礎,惠及困難羣衆涉及面比較大的惠民政策之一。去年2月底,復興、治安、石化等多個村的項目資金已兌現完畢。村民反映的項目資金未兌現是怎麼回事?”鄧明斌聽後心中不覺“咯噔”一下,隨即和鄉紀委副書記一起深入紅門村調查走訪。

  隨着調查的深入,鄧明斌發現不僅是紅門村,諸佛、青靈等村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經覈實,諸佛、紅門、青靈、廟池4個村因未及時完善報賬資料,造成村民“三改兩硬化”項目如期實施完工驗收後未能及時報賬。最終,涉及此事的幾個村相關負責人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慢作爲問題被全鄉通報批評,並接受集體約談。隨後,在鄉紀委的督促下,864戶農戶的“三改兩硬化”項目資金在3個月內全部兌現,村民們對此無不拍手叫好。

  “任勞任怨,顧全大局;講原則,有底線,是個好乾部……”鄧明斌用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換來羣衆好評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一位駐村工作隊員,帶領着他們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奮勇向前。

  去年,爲幫助復興村村民致富,駐村工作隊經過多次調研,最終決定幫助當地187戶農戶發展散養土雞。來自縣畜牧發展中心的駐村工作隊員楊靜記得很清楚,爲村民運送雞苗那天,下着細雨,爲了不讓小雞淋雨,鄧明斌帶着工作隊員們足足等了4個小時,確保雞苗安全。“隊長的認真負責和一絲不苟影響着工作隊的每個人。有這樣的隊長帶隊,我們沒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這一年,復興村村民創收了18萬元。

  近幾年,鄧明斌與駐村工作隊員也爲復興村羣衆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新建通暢路6公里,新建通達公路7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2.5公里……不僅如此,他們還幫忙新建飲水池770立方米,安裝飲水管道5000多米,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改造人居環境212戶,整治不安全住房128戶,改廚60戶,改廁68戶,院壩硬化54戶,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春風化雨,他把村民當親人

  鄧明斌對待困難羣衆如“春風化雨”般溫暖貼心。78歲的老人張認菊記得鄧明斌的好。

  “要不是鄧書記,我可能早就不在了。”由於身體原因,張認菊很早就認不清身邊的人了。但每次見到鄧明斌,她都能清清楚楚地喊一聲“鄧書記”。

  張認菊是鄧明斌的對口幫扶貧困戶。今年,是鄧明斌照顧張認菊的第4個年頭。

  “婆婆兩個兒子都在外打工,她歲數大了,沒人照顧不行。”鄧明斌回憶,第一次到張認菊家中看到老人穿得破破爛爛,滿屋的竹竿雜亂存放,鍋裏的剩菜都已酸臭的時候,他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上來。此後,他三天兩頭往張認菊家跑。去年初,張認菊在外務工多年的兒子回到了家中,但因身體殘疾不能從事重體力活,鄧明斌又幫他找了一份公益性崗位,這讓張認菊十分感激。

  不只是張認菊,57歲的周洪蘭也記得鄧明斌的好。周洪蘭一家住在復興村的一處深谷中,交通不便,土地貧瘠,卻不願意搬遷。“住在這個凹凼凼,哪裏脫得了貧,你不搬出去,孩子未來怎麼辦?”是鄧明斌三番五次的上門勸說,又給周洪蘭一家申請了建房補貼,他們才搬到了公路旁的新家。如今,周洪蘭自家種的土特產總有商販主動上門收購,日子越過越好。

  鄧明斌對村民的好,大家都記着,因爲“他把村民當成親人,付出了真心”。可他對自己親人,卻只能回以虧欠。

  到諸佛鄉工作以來,鄧明斌一心撲在工作上,經常十天半個月纔回家一次,對家庭疏於照顧,這也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脫貧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我們還任重道遠。”作爲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紀檢監察幹部,鄧明斌說,“我會始終堅守職責與擔當,永不言悔!”(本報記者 何清平 通訊員 鄧國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