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楊海

西昌大隊的營區如今無比安靜,安靜到只有紅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這裏所看到的是一片沉默的場景。4月2日下午,在大門站崗的一位消防員看着面前的公路,許久才眨一次眼睛。另一名消防員樑桂坐在門崗亭的臺階上,低着頭,雙手搭在膝蓋上,一動不動。

汪龍華/攝

兩個人就這樣相對無言。剛剛發生的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森林大火帶走了30條生命,其中有26人出自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他們都失去了各自的室友。

樑桂的8個室友裏,這次有5位上了火場,一個都沒能回來。他本來也要“上去”,但因爲感冒發燒,被安排留在營地“看家”。

“不願你們逞英雄!這一天銘記一生!”他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室友集體合影,並把頭像改成了黑白色。

合影那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大家坐在營地訓練場的臺階上,把迷彩服的袖子捲到臂彎。有人一臉嚴肅,有人互相手搭肩膀,笑容燦爛。

楊海/攝

如今,營地還保持着原來的樣子,只是冷清了下來:牀上的“豆腐塊”被子,是他們半夜緊急出發時疊好的。藍白相間的大檐帽規矩地放在被子前。水房牆壁上的架子上,整齊碼放着臉盆,臉盆下方掛着的軍綠色毛巾,習慣性排成一條直線。

楊海/攝

牀鋪上還貼着一個個名字,印着固定編號的臉盆還等在原地,但其中的26個,再也等不到它們的主人歸來。

一位消防員還記得3月30日晚上9點左右,他在水房遇到前一天剛從另一場森林火災現場“下來”的唐博英。

“我明天要下個街(去市區),買點好喫的,好好喫一頓,這幾天(打火)太累了。”唐博英一邊沖澡,一邊說。

楊海/攝

楊海/攝

幾個小時後,也就是3月31日凌晨1點,唐博英接到木裏縣森林火災的任務,連夜趕往火場。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連續兩天,唐博英的這位隊友都整夜失眠。

“我一閉上眼,就感覺聽到了他們說‘我們回來了’,甚至連他們腳步踩在地板上的震動我都能感受到。”他望着馬路,眼眶逐漸變紅。他回過頭,聲音幾乎失控:“整天從一睜眼就在一塊,喫飯、訓練、睡覺都在一起,說沒就沒了,我接受不了啊。”

這次火災中,犧牲人數最多的三中隊和四中隊分別在宿舍樓的2樓和3樓。這兩層樓靜得出奇。平日這個時候,宿舍裏總會傳出說笑聲,水房裏會有嘩啦的水流聲。有時還會有四中隊三班的孔祥磊彈吉他的聲音,整齊劃一生活裏,音樂是一種調味劑,戰友們喜歡圍着他唱歌。

如今,這把吉他安靜地躺在孔祥磊的衣櫃裏。接到去火場的命令之前,孔祥磊抱着它彈了歌星孫燕姿的一首《遇見》,然後發到微信朋友圈。

“老領導說這是愛情的衝鋒槍。”他在朋友圈裏寫下最後的文字。

這個29歲的雲南紅河小夥“遇見”了他的意中人,不久前在老家訂了婚。假期還沒休完,他就接到任務,衝進大涼山的一個又一個火場。沒人想到,那裏會是他人生的終點。

“孟兆星,三中隊二班消防員”,一個衣櫃的標籤上,印着使用者的簡單信息。標籤的照片裏,他微微昂頭,鼻樑高挺,眼神裏帶着無所畏懼的稚氣。

楊海/攝

他是甘肅金昌人,3月剛剛度過20歲生日。衣櫃裏從上至下依次擺放着他的帽子、枕頭、制服和鞋子。最下層的鞋子上面還粘着少量的泥土,這個西北小夥穿40碼鞋,皮靴的腳後跟已經磨薄,見證着他走過的路,爬過的山。

如今的營地像一幕幕靜態的畫面,幾乎每個宿舍裏,都有消防員三兩人木然坐在牀邊——他們正在經歷巨大的情感衝擊。

原本在這樣的季節,傍晚的空氣變得微涼,年輕人喜歡在駐地的籃球場上打球。但是眼下,球場上空無一人,風吹過時,捲來一片黃土。

楊海/攝

當地人說,在大涼山的春天裏,風是不會停的。在火場上,風往往是火災最大的幫兇。這一次,這些年輕人正是因爲遭遇風向突變,才被困火場,最終犧牲。

在他們永遠都回不去的西昌大隊營區,牆上“赴湯蹈火”的紅色大字依舊,起牀的號子依舊,出操的呼喊依舊,但那些聲音都是短暫的,最後都歸於寧靜。

那些掛在衣櫃裏的衣服,有一些東西被靜靜地摘掉了。國家應急管理體制改革之後,這支森林消防隊伍已經退出現役部隊,但是,這次大隊依然遵從軍人的傳統,把那些烈士制服上的肩章取了下來,交給了悲痛的家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