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海南】4月3日报道(文/郑丽萍)

  前些年大众旅游尚未普及,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渗透率相对较低,存在着景点与游客的信息不对称的痼疾,尤为体现游客的门票预定环节上,限于各地景点的时空差异,景点门票需要到线下售票窗口购买,耗损出行时间,且网络购票系统不发达,购票成本高,游客在门票环节上的体验感较差。

  近年来,智慧旅游概念的兴起,使得人们对旅游行业的电子信息化水平的期望也随之提升,衍生出了智慧票务,智慧票务作为智慧旅游落地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这一场浩浩汤汤的行业信息化变革,率先从门票开始了。

  天时同城网络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同期涉足智慧票务系统行业,创始人石凯华,天时同城早期是一家专注于智慧票务系统领域的系统提供商,主要服务对象为国内的景区以及旅行社,主营业务板块分别为天时同城智慧票务系统、天时同城微商城系统。

  潜入水下,窥探冰山轮廓

  时间回溯到2011年,互联网的热潮并未席卷大江南北,一个宁波商人找到天时同城,要求做一套票务分销系统。金风未动,蝉先觉,那还是一个携程等OTA尚未着眼于此的年代,那还是一个美团刚成立不久还未涉足旅游门票的时期,庞大的电子门票市场,像是露在浮冰无数的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宁波商人带来的规模效应也支撑起石凯华深耕领域的信心,他决定潜入水下,窥探这块巨大冰山的轮廓。深度开发电子票务系统两年后,2013年,天时同城团队停掉了外包业务,开始专注智慧票务领域,深潜六年。石凯华对猎云网说道,“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目前旅游门票市场分为线上和线下的售票渠道,线下渠道是以景区售票窗口以及各地旅行社代理商为主的传统售票方式,线上销售渠道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团、携程、飞猪为主的OTA(Online Travel Agent)平台,一类则是由景区或者旅行社、票务公司自营的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商城渠道。

  根据景域通讯社2018年发布的《中国旅游电子门票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景区门票预订总交易额达到1441亿,电子门票线上销售总额带到237.64亿,同比上升26%,电子门票在线交易额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即使是以OTA平台和景区旅行社自营售票系统为主的线上销售渠道,在2018年的行业渗透率仅为16%,同比增幅约为15%,可以断言的是,票务的在线化必然是一个未来的趋势,且具有广袤的市场空间。

  现在火热的供应链改造,其实从那时已经微微露出了苗头。传统旅游行业的销售渠道、景点与游客空间地理位置的差异性、购票不便捷性是行业当时的痛点,基于客户带来的前瞻性视野,天时同城团队进入了旅游行业的垂直细分领域。

  行业痛点解决,商家痛点衍生

  在产品的属性定位上,天时同城非常清楚,如果用一条供应链来形容的话,景区与旅行社的客户是处在供应链上游的商家,天时同城团队所提供的智慧票务系统,直接越过多余芜杂的过程,将景区与C端用户紧密连接起来,为用户解决行业痛点。

  天时同城最初作为系统提供商,为满足景区线上销售电子门票的需求,与淘宝、美团、携程等OTA平台进行技术直连对接,用户在淘宝等平台预定支付电子门票费用,去景区使用,电子门票通过天时同城系统自动出票与核销,相比于人工处理订单而言,降本增效。同时也让客户能够以快捷便利、低成本的方式将产品分销到各个渠道。而后,天时同城开始着重为用户大力发展直销渠道,将销售回归到原生态“商家直达客户”的本质上,不再层层分销。这也有一定的原因存在,且看下文。

  行业的痛点得到解决后,不少敏锐性高的OTA平台涉猎电子票务。2014年,美团入场,作为一个新兴的OTA平台,美团后来者居上,线上销量超过了其他OTA平台的所有销量,一家独大。尤其是像美团这类深谙资本市场的氪金玩家,于商家而言,无异于将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非常考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所以,这又成为各大景区与旅行社的隐性痛点了。

  OTA平台模式弊端,商家自寻出路

  OTA平台们玩出了两种模式,一是平台代理商模式,与供应链上游景区、区域大旅行社合作拿底价,平台加价售卖,赚得盆满钵满,但上游商家的利润仍然得不到提高,OTA平台还想要整合各地旅行社与景区门票资源需要相当的时间成本,这也稍稍遏制住了平台迅速扩张的态势;二是商家入驻模式,依据平台带来的流量,进行抽佣,短期内带来销量的提升,但如果景区或旅行社过分依赖于OTA平台,若是平台的抽佣点提高,利润点下滑是必然,同时用户也被紧紧控制在第三方平台上,不利于长远发展。

  一些商家渐渐发现了OTA平台存在的弊端与劣势,开始积极寻找出路。前文提到过的宁波商人是行业先行者的代表之一;还有些各地的旅游集团,以丽江旅游集团为例,作为一个旅游行业的强IP产品,寻找第三方公司为自己开发智慧票务分销系统和景区直营微商城系统,将线下门票系统信息化,丽江旅游集团与天时同城进行了深入合作。迄今,丽江旅游集团已经实现窗口购票全部电子化,购票需要关注”丽江旅游集团预定中心”官方公众号,在景区自营的官方微商城进行票务、酒店、周边游、车辆等预订。据猎云网了解,天时同城从2014年至今为其提供了全套系统与技术支持。

  得益于微信生态圈和社交电商的兴起,天时同城也在前两年进入了微信直销商城领域,为景区、旅行社以及票务、生活服务电商公司等客户提供基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社交营销为基础的微商城系统。微商城是为上游商家提供公众号与小程序的社交电商工具,本质上是一个自营工具的直销体系,商城运营主体是商家本身,天时同城为商家培训微商城的使用玩法以及提升运营技能。猎云网得知,目前天时同城票务分销系统的客单价为9800元,微商城系统标准版本的使用费用为19800元,已经为全国四千多家景区与旅行社提供服务。

  行业基因必不可少

  天时同城系统区别于同行而言,优势有几点:一是功能更齐全、系统更稳定,迭代速度块。开放之初,在版本设计时没有考虑爆发式增长问题,出现过系统异常或瘫痪的状况,后面对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迭代,未出现大规模宕机,系统也已进行第四次迭代。基于用户的增长量更大、订单量更多的现实情况,第四代系统的应用场景与功能更为全面,即使节假日高峰期的流量大迸发,也能保持稳定性。

  二是数据分析。游客的交易数据是客户的核心资产,天时同城针对用户交易数据安全有一套保密机制。这些数据沉淀后,系统自动对数据清洗、分析,计算出游客的分布、销量对比、渠道销售对比,展开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营销。

  三是行业基因。对于智慧票务系统而言,商业模式是非常容易复制的,技术门槛也并非第一门槛,但同行无法复制的是行业基因。行业沉淀是开拓的基础,行业的了解程度跟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是认清所处的市场地位,天时同城作为系统的技术提供方,需要随时随地倾听客户需求,不断去深耕、迭代、创新。同行友商纷纷开设旅行社、涉足旅游交易业务,而天时同城始终保持系统技术服务商的定位,不跟目标客户群体竞争。猎云网获悉,就这个细分行业而言,天时同城的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石凯华认为,在智慧票务系统行业,技术并不是核心壁垒。如何基于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开发,风口上如何进行调整,考验的是市场敏锐度。谈及近期计划,“我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不知道下一个变化是什么样子,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的保持警惕,紧盯市场动向,及时应对,才不至于被淘汰。”石凯华对猎云网说道。

  融资需求方面,石凯华表示,对资本持开放态度,但比较看重的是投资方的协同资源能为天时同城带来哪些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