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將生二胎提上了議程。

  然而,生二胎真的如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嗎?

  它不僅要考慮個人家庭的經濟撫養能力,還要綜合考慮家中老大的心理問題、夫妻撫養分工等因素,畢竟新增加一個家庭成員,意味着家庭生活的大變動。

  近期美國作家、育兒專家莎拉·林德伯格(Sara Lindberg)就根據個人經驗,分享了她認爲生二胎前應該知道的13件事,相信一些媽媽能從中得到共鳴。

  (以下爲莎拉第一人稱闡述,僅代表個人觀點)

  1.生二胎實際上比你想象中的要簡單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於生二胎這件事感覺頭大,我的第一胎當時還只有兩歲。

  即便在生完老二的幾個月後,我仍然有點不知所措。

  但隨着時間慢慢的推進,我開始感覺這一切沒那麼糟糕,並學會調整自己,比如抽時間去外面適當地放鬆,也許某一天你就會覺得擁有養育兩個孩子沒預想中的那麼困難。

  2. 養二胎更注重實踐經驗

  在生頭胎時,你可能提前就已經熟讀各種育兒書和專家經了,因此理論充足。

  但對於第二胎,你可能會拋棄掉一些之前的育兒理論,因爲第一胎的實踐經驗充足,你完全不需要藉助任何理論指導。

  憑藉當媽的直覺和天性,你就能hold住所有的問題,甚至你的養育方式還會跟之前書上所講的完全背道而馳。

  3.不要忽視老大

  在我懷老二的時候,我曾經利用分娩前的最後幾周,臨時抱佛腳般對剛剛蹣跚學步的老大進行如廁訓練。

  一開始它起了作用,但在老二出生之後我還是又給老大用上了紙尿褲……

  我認爲這是一個育兒失敗的教訓,我不應該因爲老二的出生而強硬幹預老大的正常生理髮展過程,而且我下意識地希望老大能夠省心、不要佔用我過多時間——這都是錯誤的,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媽媽的同等關注,無論年齡大小。

  4. 第二次分娩可能會非常痛

  很多人說“一回生二回熟,生二胎就輕鬆了”,但事實沒這麼簡單。

  身邊很多朋友和我自己的經驗證明,如果你頭胎是自然分娩並且非常痛,那麼你第二次分娩也有可能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5. 不會想着要做“完美媽媽”

  相信所有媽媽都會對第一個孩子嚴陣以待,比如我在喫上就是過分講究,用的方面也是各種精細,我發現這都與我想當一個“完美媽媽”的心理有關。

  於是到了第二胎,以往我的各種高要求都隨之降低,相比做一個百分媽媽,我更願意花時間去感受和孩子之間的骨肉紐帶,和孩子共同成長。

  6.不需要記錄每一個時刻

  在生兩個孩子期間,我就想寫一本育兒書,記錄兩個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然而直到我生完二胎,這個想法都沒實現。

  我認爲這沒什麼,父母也無需爲此感到遺憾,因爲你要學會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養育孩子並不是要去完美地記錄每一個時刻,學會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就足夠了。

  7.母乳餵養仍是個挑戰

  我曾經相信母乳餵養第二個孩子會更容易——至少我周圍的每個人都是這樣告訴我的。

  我的情況還有點不同,我患有一種叫做生長組織不足的疾病(IGT),這會讓我沒有足夠的奶水來餵養孩子。

  儘管我作出了各種嘗試,但我的第二次餵養情況並沒有好轉。

  我屬於個例,然而如今很多準媽媽都在因爲母乳餵養問題而頭疼,我認爲對於這個問題要想開一點,不要過多強求。

  8.在車上常備食物

  孩子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吵着說他們餓了,那時候身爲媽媽的你就會變得焦慮,在車上多備一點零食能適當幫你緩解這個問題。

  9. 不要忘記爲人父母的感覺

  如果你是社交網站達人,你會發現網上很多調侃和抱怨都在提醒你養孩子是一個大災難。

  沒錯,成爲一個母親意味着你將從此被孩子綁住,遠離之前的愜意生活。

  曾經有段時間我也想把自己關在洗衣房裏,甚至想永遠不出來,但當我走出來、看到孩子微笑着望着我時,我會覺得,成爲一名母親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10.多融入大家庭

  擁有兩個孩子的你,有時候一個人可能會手忙腳亂、照顧不過來,這時候你會發現朋友親人的幫忙是多麼必要了。

  你不僅能夠獲得別人一己之力的相助,你還會從中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並將這份溫情傳遞給自己的小家庭中。

  11.多與伴侶相處

  當你生完孩子後,大多數人都會跟你說,“你們的二人世界要結束了”。

  沒錯,孩子必然會佔據你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但花時間和另一半相處也是十分重要的。相信我,你會感謝你爲此付出的時間。

  12.孩子容易原諒和遺忘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曾深信:只要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我的孩子就永遠不會原諒我。

  但我錯了,其實孩子們是很容易原諒一個人的,他們也擅長遺忘不開心的一些事,因此,身爲父母的我們也不需要過分苛責自己。

  13.不要過分擔心孩子之間的吵鬧

  我曾經擔心因爲兩個孩子年齡相近,會把家裏變成一個戰場,但事實恰恰相反。

  我女兒兩歲的時候,就已經以大姐姐的姿態關愛着她幼小的弟弟。

  如今他們一個10歲,一個8歲,儘管不時會有一些小打小鬧,我都覺得這很正常並接受,因爲我知道他們內心一直關心着彼此,這就夠了。

  隨着二胎時代的到來,關於要不要生二胎、二胎如何教養,每個家庭都會各有考量。

  生二胎,不再只是媽媽經歷一次孕育那麼簡單。

  從家庭層次來說,更多地是考量養育成本、誰負責帶小孩、家庭責任分工等問題,而這些也沒有標準答案作爲參考。

  但作爲父母,雙方能夠做的是共同作出這一重大決定,提前分配好家庭分工,並能夠共同承擔起教養職責。

  在一個充滿愛和責任感的家庭氛圍下,孩子更有能力去理解愛、分享愛,父母也能找到家庭生活最適合的運作模式。

  關於二胎教養問題,你有什麼寶貴經驗分享嗎?

  在評論區留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