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C肝因容易輕忽且無疫苗可預防,而成為臺灣主要的肝病元兇之一。全國至少有40萬名C肝患者,卻有高達五成的人不知道自己罹病,往往等到轉為肝硬化、肝癌才就醫。在有限的預算下,全口服藥物優先讓疾病嚴重程度較高的肝纖維化病患用藥,也已在12~24周治療後成功率達97%。

臺大醫學院臨牀醫學研究所教授高嘉宏指出,C肝口服新藥治癒率高,將使肝硬化死亡人數明顯減少,肝病有望提早退出國人十大死因行列。

臺大醫學院陳定信院士指出,新C肝二代全口服藥更方便,透過向政府爭取資源,於今年八月給付後有望拯救全臺50萬C肝病患。

根據統計,C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成因之一,感染C型肝炎病毒者約一半以上患者轉為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約有3~5%會變成肝癌。

為提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的目標「使C型肝炎不再成為具公共衛生威脅性的疾病」,衛生福利部預定於2025年減少慢性C型肝炎人口數至少一半以上。衛生福利部不僅正在規劃我國防治C型肝炎的三大核心策略和三大政策方向,更透過過去一年的C肝新藥臨牀治療結果證實要達到這個目標並非不可能。

【記者鍾佩芳/臺北報導】太景醫藥研發控股公司抗C肝病毒新藥近日再獲得美國專利;結合東陽光藥開發免用幹擾素的C肝純口服DAA新藥,在中國大陸正進行臨牀二期試驗,目前病人收案進度優於預期,三個月內病人入組已達收案目標三分之二,預計今年完成二期臨牀,明年啟動三期臨牀。

根據統計,2017年大陸C型肝炎的流行病發率為1.82%,估計有超過1000萬名潛在C肝感染者,但是目前接受治療的C肝病患仍屬少數,許多城市C肝篩檢率低、就診率低,每年新增C型肝炎感染及再次感染人數可能超過目前接受治療的患者人數,大陸政府努力拓展醫療普及率和醫保覆蓋率,預估隨著篩檢率普及,C肝用藥市場有望持續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