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1日清晨,奉天大帅府里传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张学良在老虎厅枪毙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这一消息震惊了东三省,也让全国各界颇为震动。人们疑问,张学良为何杀掉两人,尤其是为何杀掉了有着“小诸葛”之称的杨宇霆?

  张学良和杨宇霆之间的恩怨,可谓说来话长。张作霖特别倚重杨宇霆,可张学良又是张作霖的继承人,这就尴尬了。张作霖被炸死后,杨宇霆本人不在奉天,而是在滦州视察部队。

  据说,张作霖丧事结束后,张学良和杨宇霆来了一次密谈。张学良开了一个条件,就是愿意把奉天军政大权交给杨宇霆,后者不屑一顾。不久,奉天酝酿东北军新的领袖,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人只可能是张学良。

  早在郭松龄反叛时,不少人认为是杨宇霆把郭松龄逼反的,“妒能抑功”。郭松龄兵败被杀,让张学良失去了恩师外加左膀右臂,两人积怨日深。作为奉军元老级别人物,杨宇霆明显缺乏政治眼光,也低估了张学良的决心。

  接下来,杨宇霆向大家展示自己是如何作死的。张学良准备东北易帜时,关内势力闻风而动,迅速派出代表前往沈阳。按理,代表们应该直接去找张学良,而大家偏偏都去见了杨宇霆。

  这就尴尬了,你们把张学良置于何地?偏偏杨宇霆又阴阳怪气地说道,“关外的事情找我杨宇霆就可以做主,汉卿是个小孩子,不必理会他。”新恨旧怨,张学良动起了杀心。让张学良下定决心杀掉杨宇霆,要从杨宇霆为父亲祝寿这件事说起。

  1928年秋,张作霖丧礼刚过,杨宇霆就在青云寺的私宅大摆宴席,为父亲庆寿。当天,杨宅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宾客满座,甚至连关内的蒋介石、白崇禧、阎锡山等人都派代表前来祝贺。张学良本人也亲自前去祝寿,杨宇霆以普通礼仪接待,态度还极其冷淡。

  一时间奉天有人云,“只知有杨宇霆,不知有少帅。”慎思之下,张学良最终下定绝杀枪毙杨宇霆和常荫槐。事情发生后,张学良亲笔至信杨宇霆夫人,解释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弟受任半载以来,费尽苦心,百方劝导,请人转述,欲其稍加收敛,勿过跋扈,公事或私人营业,不必一人包揽垄断,不期骄乱成性,日甚一日,毫无悔过之心……”

  参考资料:《老虎厅事件》、《张学良口述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