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坐標深圳。

雷鋒網2019CCF-GAIR大會上,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吳甘沙在採訪中談到:「馭勢目前正在集中鍛煉一種能力——決策能力。」

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一騎絕塵谷歌笑。2018年,各類知名自動駕駛研究報告對蘋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的發展狀況有所爭議,但是對谷歌沒有。當之無愧第一名。看完成績單,其他公司的臺詞是「打擾了」。第一也不是好當的。谷歌曾在2018年四季度成本急升,令華爾街震驚。原因就是生命科學與無人車業務的虧損。

觀察谷歌Waymo是每家自動駕駛公司都會做的事情。吳甘沙說「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Waymo人工幹預的能力:感知錯誤只有25%,普通決策的錯誤是46%,預測錯誤是4%,還有非常魯莽不可預測的司機和行人是19%。46%加4%加19%等於69%。這代表著69%的錯誤與決策相關。而在國內,與決策相關的錯誤更高。」

?

馭勢科技目前主要將力量放在複雜場景的決策上。吳甘沙認為,決策有四大維度的目標,第一個是安全,第二個是舒適。第三個是競爭性,在中國道路上,如果車輛開得太「肉」了,沒有辦法獲得競爭權。第四是社會性,即車輛從外面看上去與人類司機駕駛的車輛沒有什麼差別,不是特別笨重,而不是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機器人。這就是馭勢做決策的四大維度,在這個過程中,馭勢科技從基於規則的決策,到基於數據學習的決策,到博弈的決策。

他談到,「比如說現在Robo-Taxi的研發,主要就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決策的問題。但是,其他的我們也做了,但還沒有到真正大規模商業化的層面。這些我們也做,但是不會說全部的身家都押上去做,這個就是沒有價值,因為未來到底是五年能行,還是十年?老實講我也不知道。因為人們容易會去低估無人駕駛它的難度。我們常說叫9010原則,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或者像谷歌Waymo所說我們已經走完了90%的道路,剩下10%的道路還要花90%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這裡可不是90/10,是99/1原則,剩下1%,因為很多的大量的邊緣性質的案例是從來沒見過,也不知道能不能解決,只能不斷的測,不斷的練才能解決。這個跑道上花的時間可能會非常長。比如,谷歌Waymo之前談過,2018年可以不需要安全員。但現在還是不敢去。」

?

技術不會完全按照既定的路線發展,創新者瞄準的都是方向。

中國的路況非常複雜,「複雜」一詞放在自動駕駛領域就是「技術的難度」。自動駕駛的新手如何和人類老司機競爭?這點聽起來頗讓人擔心。吳甘沙認為,「一些比較困難的場景:傳說中的「無保護左轉」,自動駕駛左轉車輛涉及到背面而來的車流,以及單車道多個方向的車,又涉及到非常複雜的併線;還有更加複雜的城鎮的場景,各種外賣小哥、快遞小哥會不斷地出現,去挑戰車輛的路權,而自動駕駛演算法如何去面對如狼似虎的人類司機,這是自動駕駛演算法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樣地,在一個單車道的場景中,單車佔掉了一半的車道,自動駕駛演算法又該如何處理;包括對面的公車佔到了自動駕駛車道,自動駕駛車輛只能開到非機動車道等場景;這些正是在0到1中試圖解決的問題。從1到1000是馭勢科技希望做的事情。公司目前在集中做一個可產品化的技術棧,叫U-Drive?智能駕駛系統。」

自動駕駛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如何階段性自我造血是擺在每個自動駕駛公司面前的難題。U-Drive?智能駕駛系統作為馭勢科技的核心技術,很多場景都是基於此打造的技術。也是現階段用來變現的「利器」。

?

這次採訪中,吳甘沙又再次強調:「我經常說,無人駕駛要商業化要有五個條件,技術是先決條件,它是很多0前面的1,這個東西沒有,那都是空的。第二是成本,第三是基礎設施的可獲得性。比如說有沒有高精地圖,有沒有未來的V2X等等。第四個是法律法規政策,也就是說社會能不能接受?有沒有針對自動駕駛的車險?是不是能形成非常活躍的生態?」

古語言,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對艱難跋涉的粗糙的定量描述。自動駕駛也同樣適用。99/1原則,剩下的1%,因為很多的大量的邊緣的案例是從來沒見過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是對人類不斷拓展科技邊界的態度。每一位自動駕駛的「行百里者」都可用此勉勵。

(完)

親愛的數據

出品:譚婧

美編:黃楠

?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