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梦魇主海报-05.jpg

 

认识小路也有许多时间了,以前是好同学,现在是好同事。一直很佩服他对影像的执著与创作的热情。虽然没有机会参与他105年短辅、《灵魂梦魇》短片的拍摄,还是很开心能成为第一批观看作品的人之一。如今很荣幸应邀,来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灵魂梦魇》乍看是个复杂的作品,一位演员在饰演警察查案的过程触发了内心深处的记忆,周围的现实也开始与记忆交错混乱。是虚?是实?是真?是假?全部混淆不清。但在潜意识的千丝万缕中,我们发现这是关于至亲性侵留下的悲剧。主角对于父亲的矛盾、焦虑,全在梦境般的镜头与风格化剪辑中一览无遗。

 

深入探究其叙事结构,便可发现《灵魂梦魇》的形式与马克福斯特2005年的作品《离魂》(Stay)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皆为以一位少年于濒死弥留之际,将见到的人在潜意识幻化成不同角色,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境遇与抉择。不同的是,《灵魂梦魇》虽然利用头尾两场手术室的戏,硬生生将故事的概念框架在主角的脑内回路,然而其中又利用剧组拍戏的剧情,将真相再一次包在剧中剧里。如果在这里套用「电影」与「梦」的联想,这部片俨然就是一场三层梦:手术中的主角,梦到自己变成演员演戏,演的是警察侦办童星死亡案件的故事,然后发现那位死亡的童星就是主角自己。

 

IMG_0683.jpg

 

当然,在梦的逻辑里,创作者皆可天马行空。《灵魂梦魇》试图让石知田饰演的林祥,在梦中用演员小梧的角度,去看另一个小童星林祥的死亡。这可以解释成林祥在13岁被父亲性侵之后,形同已经死亡。而长大的林祥,则终于在手术濒死时,回到潜意识面对了这段不愿想起的过去。「是真的,我是真的看到他,而且他还告诉我杀人凶手就是他爸!」脱口而出的真相,换来的是别人轻蔑的讪笑。或许正是表现性侵受害者知道自己就算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的心态。

 

不得不称赞石知田,在短短一场讨论案情的戏里,展现出坚持之后绝望的妥协、放弃己见,只求拍摄赶快结束的内心戏。而这里李洺中则是一个father figure的角色,表现出主角眼中,就算是父亲犯了罪,周遭的父权社会也不会相信自己的样貌。而张昌缅饰演的经纪人,则相对是一个主角渴望的母亲形象:不管自己发生什么事,都希望有个母亲在后面照顾。

 

从这几点看下来,大概就清楚整个故事的脉络走向。然而这必然产生一个问题:为何要将父亲性侵的真相,用三层梦的形式来包装?难道是要让主角与那个造成过去阴影的父亲,成功做出了结吗?那为何只能在梦里了结,无法在现实面对?真的有了结了吗?

 

IMG_9881.jpg

 

影片最后,创作者让林祥看到父亲与小时候的自己和乐融融的模样,试图想对父亲的负面形象做出平反。只是这个平反来的突兀,似乎还需要另一段和解的事件,才会比较有说服力。或许,这是主角对于父亲的另一个矛盾:虽然痛恨父亲对自己做出那些事,但又希望自己相信父亲也有好的一面。只是这无疑是另一层面的自我说服,说服自己去原谅伤害自己的人。于我而言,这比被伤害还惨。

 

至少,小路在《灵魂梦魇》里展现了极强的企图心。不仅运用超广角镜头、跳接、多层次叙事与大红灯光,来表现主角内心的混乱与焦虑,更勇于挑战恋童、性侵议题,著实令人赞赏。身为他的好同学、好同事,我很期待他下一部更成熟、更大胆的作品。一起在创作路上披荆斩棘,努力不懈下去。

 

IMG_9779.jpg

 

《灵魂梦魇》脸书粉丝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BehindthedreamTW/

 

《灵魂梦魇》预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