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市場的牛排行買的


按照澳洲的分法,這塊的牛排完全能到M3

所以我不同意其他回答說的M2,和最高M3的說法。

這就是M3。

但是這個牛排有個非常不好得地方,不是眼肉心。

就是紅線下面帶的那個把子。

我們出售的牛排是沒有這個把子的。

這個把子,就佔了總份量的20%

構成多為脂肪,沒什麼用。

所以有些牛排比別人便宜一點,

都是有原因的!

你在價格上得到的好處,賣家總能給你找回來!

下圖是我們的M3眼肉牛排,

其實和題主的圖油花密度相當,只是少了個把子。

大家注意!題主圖有點偏小,所以大家看油花不多。

實際上應該以油花的密度來看。

這個油花放大點,密度可以的。

下面告訴大家點行業乾貨。

事實上,國外的牛排定級也非常不嚴格。

例如澳洲某廠出品的牛排,運氣好能買到標準的等級,運氣不好買的M3,實際最多M2。

這個廠的牛排曾經在牛排圈被人指名道姓的曝光過。

以我們自己的經歷來看,絕對屬實!確實很坑。

我也曾經寫過一個回答,就是我們某批牛排迫不得已打折的情況。

就是用的那個廠的產品。從此一生黑。

該廠出貨量很大,食品展鋪天蓋地都是他們廠的產品。

市面上碰到的概率挺高。

日常普通消費者購買過程中,真的有可能碰到油花不達標的情況。

意思是買的是M3,可能到手只有M2的樣子。

當然也偶然有油花超標的情況,

買的M3,可能到手有M4。

那是因為牛排是農產品,標準不像工業品那麼嚴格。

定級是靠人眼來看的

所以有一定的主觀成份。

所以牛排還是要自己看看樣子

心裡有數才購買。

買到坑貨非常影響享受美食的心情。

都是牛排乾貨?

www.zhihu.com圖標

估計谷飼150-200d,這油花應該是育肥過的,不過按照澳洲的評級截面上脂肪太少了M2左右,喫起來不錯應該算性價比不錯的一塊。

既然回答裡面都是提m分級,其實澳洲肉類手冊裡面有專門的說明。這塊不是眼肉中間部位的所以脂肪比較多

估計是安格斯牛


這個不好說,首先你沒有給我們看貼標,一般上等級的每一塊肉都會貼標籤,直接不用問,看標籤就行,不貼標的只能說看起來像長時間谷飼的牛肉,因為脂肪量太大


最高不到m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