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麥郎為什麼過氣的這麼快?為什麼呢?因為他成名就特別快,而且特別突然,但是,這個沒有可持續力支持的成功,註定不能持久。

龐麥郎,原名龐明濤,一個來自陝西的喜歡音樂的農村男生,2014年,一個神曲《我的滑板鞋》突然間就火遍娛樂圈,演唱者龐麥郎也隨之火了起來。說實話,實話實說,一直就聽不慣這歌,也搞不清楚這是首什麼樣的歌,反正當時喜歡這歌的朋友,在我面前哼哼唧唧的,我就認為自己不理解這神曲算了,感覺音樂要是都這樣發展下去,這真是歌者的悲哀,聽者的不幸。

後來龐麥郎又推出一些類似的神曲,但是都沒有《我的滑板鞋》火爆,而隨著時間的深入,這個號稱90後被爆是70後,只是為了宣傳效果,才宣傳說90後,再接下來,龐麥郎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脾氣不好,為人古怪,唱功一般一般,所唱歌完全是錄音的功勞,選取唱的最好的錄音發行音樂,還說是最樸實的聲音感染聽眾。而這加上一個農村追夢音樂的男孩子,沒有接受過什麼音樂教育,卻有如此神曲,市場就要這樣的題材,才能引爆人們的關注度,龐麥郎就是這樣火起來的……

事實上,龐麥郎就是被過度包裝和消費大眾同情心的典型,而他在成名後,短期的大紅大紫之後,就過氣了。看來還是要有真本事,經得起考驗,過度包裝起來的明星,諸如龐麥郎,紅的快,過氣的也快,搞得最後還不如當初……希望他能接受教訓,重新開始以後的生活吧……


筆者曾經看過幾期關於龐麥郎的專訪,感覺他並不是一個心理健全的人。

他說自己出生於臺灣基隆,1990年生,但經媒體多方調查後懷疑他的個人資料涉嫌造假。

有人爆出他其實出生並成長於陝西漢中寧強縣,真實出生年份為1984年,父母至今仍然生活在農村老家,並且還有一個親哥哥。

不過即使是面對記者的當面質疑,面對媒體扔出的「實錘」,他仍矢口否認。

隨後記者又問:你在臺灣出生,為什麼會有大陸的身份證?

而龐麥郎的回答是:因為當時還沒有搬過去。

也許最讓人憤慨的是他以下幾句說辭。

記者試圖用「人們已經在家鄉找到了你父母」來駁斥龐麥郎,

沒想到他竟然脫口一句「哪個是我父母,誰說他是我父母?」

然後堅持說自己是獨生子,並沒有什麼親哥哥。

儘管龐麥郎的推脫狡辯讓記者也無可奈何,但從整個採訪中他的隻字片語之間,並不難以揣測出他的一部分心態。

龐麥郎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朝著國際市場進軍。因此為自己取名「約瑟翰·龐麥郎」(也許聽起來會高大上一些)。

如果將個人資料裏的出生地寫上「陝西漢中」,「在國際上都沒人知道」。

更抱怨父母沒有為自己的事業打下基礎。

龐麥郎回應「身份造假」時大發雷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時他接受《人物》採訪時也被問到了類似的問題,沒想到他一怒之下竟然摔了記者的電腦。

不過一心想走國際化路線的龐麥郎,似乎這幾年事業發展得並不順遂,甚至還顯得有些慘淡。

先是因為「玩失蹤」被昔日的東家狀告違約,後來又舉辦了自己演唱會,不過據說現場觀眾僅有7人。

也許影響著龐麥郎事業發展最致命的因素,還並不是他敢當著公眾的面「扯出連篇謊話」,也並不是被認為」透支著自己的誠信「。

而是他從出道至今,無論是唱功,詞曲創作能力都沒有太明顯的進步。

有人指出龐麥郎演唱時跑調嚴重,有時完全跟不上拍子,他每次都可以將成名曲《我的滑板鞋》演繹出「不一樣的效果「。直到2017年,他在《馬路上熟睡的乞丐》裏的唱腔問題,依然沒有什麼改觀。

龐麥郎唱現場究竟怎麼樣?

也許臺下小哥的反應,足以說明瞭一切。

不能否認的是,《我的滑板鞋》在一夕之間的爆紅,讓龐麥郎享受到了」快速成名「的滋味。

這種「快速成名」似乎也使他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扭轉,變得不切實際,好大喜功,自信心高度膨脹。這也導致了他錯誤地定位了自己的公眾形象和市場價值,從而變成了許多人眼中的小丑。

當然,當年推廣,包裝和炒作他的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迎合了部分人「獵奇審美」和「圍觀式審美」的心理,在「畸形」的商業運作之下,一個「畸形」明星也由此橫空而出。

作為一個曾經成功逆襲過的草根歌手,龐麥郎存在的意義在於應該讓更多人看到他身上努力奮鬥,追尋夢想,堅持不懈的精神。結果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了浮誇造作,和毫無進取心、責任感的種種缺陷。

藝人作為公眾人物,時刻都暴露在聚光燈下,而民眾也隨時會關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所以除了作品之外,他們的品行也會成為民眾評判他們是好是壞的重要標準。

龐麥郎快速爆紅又快速衰退的現象是值得人們深思的,這其中可以牽扯出的問題太多太多。總而言之一個藝人想要取得成功,要經得起觀眾和聽眾們方方面面的考驗。像龐麥郎這樣既不能沉澱下來,又不能認清自己的藝人,過氣甚至被人遺忘是意料中事。

【麥克瘋說電影】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擅長電影,電視劇,娛樂,綜藝節目解讀,喜歡筆者文章的朋友請不要吝惜你們的手指點擊「關注我」~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約翰遜·龐麥郎在百度百科中介紹他為中國內地男歌手,本名叫做龐明濤,而且他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與他之前說的他來自臺灣。據說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潮,為了與眾不同。

只能說他的過氣還是因為多方面的。

偽造身份

之前有提到,龐麥郎曾經說過他是臺灣人,他還有一個他覺得特別潮的名字——約翰遜·龐麥郎。無論他之前是什麼想的,當他偽造身份被曝光之後,人們會直觀的覺得他對自己身份的不認同,談何去喜歡他?

個人性格

之前有看過龐麥郎的一篇訪談,他的朋友曾經說過,電視臺邀請他進行訪談,他拒絕了,之後又去找了人家,最後導致訪談取消。這是他朋友的原話「當初想把他包裝成一個勵志的形象推廣。可他倒好,電視節目都聯繫好了,臨到頭又不去,誰還請你?」「場地找我聯繫演出,我問他,他說不去,結果他又跑去找人家。你讓人家怎麼想?人家後來也不找我了,說這兩個人不團結。」

「這一年多,我們都不容易。有時候吵起來想動手,有時候又想幫他,幫他就是幫我。一句話,我謝謝龐麥郎,我也去他大爺的。」

我想如果要用一句去評價他,那就是頭腦簡單了。也許是他太想成名,也許是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最後他還是失敗了!

極度膨脹

北京衛視邀請他錄節目,他以「我要在國際上推廣漢語歌曲文化,不能上你們這種地方臺」為由拒絕;東方衛視請他參加「跨年演唱會」,他的條件是「除非給我單獨開演唱會,做直播」;央視一套《開講啦》邀請他做嘉賓,他聽說主講人鄧紫棋是1991年的,提出「她91年的都可以做主講人,我90的憑什麼只能做嘉賓?」也拒了。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對他的性格還是有了初步的判斷的,無論是公司包裝也好,或者是他奇怪的處世風格,只能說和主流平行的他,在某個點突然的相交了!

有夢想的年輕人

如果你仔細的去看他朋友對他的評價,都會發現他們都認可這位年輕人對音樂的追求,只是不認同他的處世風格。

龐麥郎為了更好的藝術呈現,重複一個鏡頭不下30遍,一遍一遍地NG,從不偷懶。他也曾說過「夢想?那並不代表什麼夢想,就是一雙鞋,滑滑板的時候要穿它。」「那你的夢想是什麼?」「我的夢想是音樂;我的信仰,是人道主義。」

我想他從不曾對自己的夢想迷茫過,相反的他很堅定。後面的失敗,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繼續選擇了夢想,或許正是為此,他被拋棄的!

曾經,他離他的夢想那麼的接近,他的歌,人們有笑過,也有哭過,有人說,他的詞裏有每個平凡人的身影!但那又如何呢,這一切也已經煙消雲散了!


龐麥郎是答主的老鄉。網路搜索他的新聞,最新的一條是,「龐麥郎演唱會,現場只來了7個人」。

龐麥郎以及他的《我的滑板鞋》橫空出世於4年前的那個夏天。那是一次「全民審醜」的高度凝結。龐麥郎不醜,他的歌曲也不醜,是所有觀眾抱著「審醜」的心態在捧殺著他。大家把他捧的好高好高,幾乎快要踩到了雲端,但龐麥郎不確定那是一種純粹的肯定與善意,還是夾雜著不確定的戲謔與看熱鬧。龐麥郎不是真的有才華,他的《我的滑板鞋》以及後來的《西班牙的牛》《我要打敗你》,都不是真正過關的音樂作品,雖然他很用心很用心,很想紅很想紅。

網路日新月異的太快了,轉眼間大家就去圍觀另一位網紅了,龐麥郎就跌下雲端。現在的龐麥郎在幹什麼?他回到了老家和父母住在一起,邊打工邊走穴,夜間的livehouse裏有時能看見他的身影。他「摩擦摩擦」著出場,大家想起了他,又很快的忘記他。說到這裡不由的又想起了「虹橋一姐」「吹頭小哥」,他們紅的更快也跌的更快,他們連作品也沒有,他們只是充當了一段時間的話題人物。巨大的落差肯定是有的,也許還是會有媒體哪一天突發奇想or找不到選題時想起他們,撰「5年過去了,XXX怎麼樣」一篇,但改變不了的已經是他們過氣了的事實。

這是一個憑實力和運氣喫飯的時代,無論是龐麥郎還是我們,大家都一樣。


龐麥郎還真不知道這個人,看了答友們的回答才瞭解一點,在百度百科上對他的介紹是歌手,憑藉一首《我的滑板鞋》進入娛樂圈,成為一個職業歌手。

娛樂圈就是娛樂你我的圈子,以藝術不斷創新搏取觀眾的眼球。在娛樂圈裡太多曇花一現的明星了,像小馬雲、小瀋陽等。有些明星不是因為自己有實力,而是有些經紀公司趁著明星正紅火,人氣旺,為了各種利益而過度炒作,包裝,而忽略了藝術創新,沒有新的創作回報觀眾,註定會被觀眾所遺忘。

在娛樂圈裡能混出名是很不容易的,也只有出名了才更撈金,所以許多歌手明星出名後,趁著自己正紅火,參加各種商業演出,各種代言、拍廣告,給自己帶來巨大收益同時又能再次炒作自己,而往往忽略了藝術的創新,依舊唱著曾經的成名曲,沒有出新的專曲,那註定不被觀眾接受與關注。

總之一個藝人要想常青,需要真正的實力,要有藝術創新,要經得起觀眾的考驗,還得注意在公眾面前的形象。


謝謝相邀!他3

火是有原因的。而過氣是遲早的!首先,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個陝西農村人。所以他的曲子風格一出,就註定會被關注。當人聽慣了陽春白雪的時候,突然被一個下里巴人驚呆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從詞本身來講,是非常有特色的,也是比較接地氣的,這也是他能火的原因。但必須面對一個現實,你長得不帥,沒有顏值又不懂炒作,註定只是曇花一現。這個浮躁的時代,三觀都是朝著上流看齊,這種歌手只是調劑品,喫完也就扔了。所以大家不會再去買賬了!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以前還挺喜歡《我的滑板鞋》這首歌。


約瑟翰.龐麥郎,本名龐明濤,是陝西漢中市寧強縣人,也在外面打過工,靠《我的滑板鞋》一夜成名,成名後商演出場費也高了。

受制於專業知識水平,而他的演唱,則沒有任何的技巧可言,但歌曲的樸素和真情也打動了一部分人。

但在演唱會中,卻被觀眾發現全程假唱,只是對口型,而節奏也不太對。正因為這些負面消息太多,加上沒有新穎的作品,才慢慢地從大家視線裏消失吧!


他本來就不應該紅,噁心低俗毫無意義毫無唱功可言,是這個畸形的社會畸形的審美觀,以審醜為樂,而此人又過於自信,真把自己當回事,真以為大家覺得他的噪音好聽,覺得那就是音樂,導致惡性循環,曲線捧紅。審醜審出來的註定不長久。每個人的品味不同,在我心目中,類似不該紅的垃圾音樂還有很多,但至少不像他一樣,別人是有那麼一兩首讓我覺得難聽但卻火了,比如嗨歌,愛情買賣,愛情乞丐,刀郎的部分歌,最炫民族風等,而他每一首都是垃圾,沒有一次是能稱得上音樂的,全都是來搞笑的,據說他每一次唱同一首時都是絕唱,因為沒有一次唱出來(與其說唱不如說吼)是一樣的。


首先,沒實力,要嗓音沒嗓音,寫詞作曲能力更是沒有,舞蹈能力也沒有看出來,可以說沒有,最重要的才能都沒有還能想怎樣,第二,特別能裝,一個土生土長的大陸人,非要說自己是臺灣人,這是有多麼看不起自己的出身,往小了說是瞧不起自己的出身,往大了說看不起自己的家鄉鄙視國內,這種人能紅下去纔是這個社會的集體變態,第三,特別能做,當有人願意出錢捧他的時候合約都簽了,一聲不吭的消失,這不是作死是什麼。


看過王寶強的一部電影《hello 樹先生》,人人嘴上都叫他一聲樹哥,人人心裡都在鄙視他,人人心態上都拿他當個猴一樣逗。龐麥郎也是同樣的悲哀,就像樹先生,他不知道別人叫他樹哥不是因為尊重,而是因為平淡的生活需要漣漪。他不知道有人捧他不是因為他有實力,而是為了炒作。他不知道別人關注他不是因為他的唱功,而是五音不全的歌曲滿足了好奇心。或許他都知道,只是自己不願意這個泡沫破滅。

娛樂圈本就是娛樂你我的圈子,等大眾的好奇心淡了,你也就變回了曾經村口的二狗或者鐵柱。如果你還把自己當成約瑟翰,不能接受自己的鐵柱身份,離精神病也就不遠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