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外籍人士舉手展示入境處追蹤手帶。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直捲歐美,大批香港人近日紛紛從歐美返港「避疫」,入境處資料顯示,過去五日從海外抵港的人數每天皆逾萬(見表),港府發出全球強制檢疫令於昨天凌晨生效前,前日的抵趕人數更達一萬三千人,為本港疫情發展帶來不少風險。醫管局表示,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每日均需處理大量經機場到港,並懷疑感染新冠肺炎的入境人士,因此今日起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中及北大嶼山醫院設檢測中心,有上呼吸道感染徵狀的入境人士,會先被安排送往檢測中心,進行病毒檢測及等候化驗結果,若測試結果呈陽性的病人將送往公立醫院作隔離治療。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有關措施可即時堵截患者,同時有可減輕其他醫院的壓力,對此表示認同。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根據過去數天的經驗,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每日均需處理大量經香港國際機場到港,並由衞生署港口衞生科轉介往公立醫院的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人士。醫管局按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指示,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和北大嶼山醫院設立檢測中心。

  發言人指,今日起有上呼吸道感染徵狀的入境人士,會被安排送往該兩個檢測中心,進行病毒檢測及等候化驗結果,局方會派出醫護人員到臨時檢測中心,為有關人士抽取樣本,並安排將樣本分批送往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測,有關人士需要在臨時檢測中心等候測試結果,預計安排分批運送及測試病人樣本需時大約半天至一天。

  發言人稱,醫護人員會安排測試結果呈陽性的病人送往公立醫院作隔離治療,至於測試結果呈陰性的人士,可以返回居所繼續進行十四日的家居檢疫隔離。發言人補充,較為年長或預計會有其他醫療需要的入境人士,會被送往北大嶼山醫院的檢測中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午亦率領官員前往上述兩址,以進行實地檢視瞭解具體情況。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由於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病徵,傳播病毒的機會隨即提高,因此有關措施可即使堵截,同時有可減輕其他醫院的壓力,因此對此表示認同。事實上,醫管局職員昨晨已率先向區內人士解釋最新安排,離島區議員郭平指,昨日已獲局方職員通知有關消息,局方亦確保檢疫人士會由乘坐專車直達地下,不會與市民通往急症室的路線重疊,他呼籲市民若途經附近,需配戴口罩及手套等保護自己。

  衞生防護中心指,昨日下午起於機場為抵港的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又或在檢疫居所須與六十五歲長者同住的受檢疫人士提供樣本瓶,以作收集深喉唾液樣本之用,該中心每週可提供五千個樣本檢測服務。

  前日有約一萬三千人次趕抵香港,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稱,前日機場有四十五名來港人士不舒服,另外二十五位人士檢疫期間不舒服經衛生署轉介送院,醫管局重大事故協調中心將七十人分送十四間醫院治療。

  昨晨零時起,所有從中國以外地區抵港人士,須接受十四日「隔離令」,當中一班由澳洲來港的航班,原本可趕在「死線」前抵港,但因故障延遲起飛,結果在成為新措施生效後首架由海外抵港客機,乘客變成首批坐「疫監」人士。

  由澳洲墨爾本前往本港的國泰CX104航班,原定前晚約九時抵達,但在當地起飛前發生故障,延誤約六小時,至昨日凌晨三時許才抵達香港,成為香港「封城」後首班抵港航班,機上所有乘客須接受強制家居隔離十四日,其中任職醫護人員的蔡小姐表示,日前與丈夫及兒女一家四口到當地探親,當知道港府實施新措施後,立即搶購機票,但最終僅能購入一張,唯有自己先行回港,留下家人繼續行程,可惜仍避不過「隔離令」,只好遵守規定自我隔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