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 (自订)  
美国联准会(Fed)提出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准备减码退场,引发市场轩然大波,究竟QE是什么?对美元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属于一种货币政策,简称QE,目的是让央行持续挹注资金到金融体系,以维持利率在极低的水准。

其操作方式是中央银行于公开市场买入证券、债券等,使银行的流动资金增加,或干预外汇市场买入外币来提高货币供应。简单来说,央行透过购买政府及企业债券,以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进而刺激银行放贷,以达到提振经济的作用。

日本从2000年起便采用了这种货币措施,想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来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将大量资金注入银行体系中的作法,使长短期利率处于低利水平,借此刺激经济增长,改善通货紧缩。

2008年金融海啸后,由于美国基准利率逼近于零,美国联准会开始推出QE政策,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公司债等,拉升美国长期债券价格并压低利率,降低房贷利率以避免美国房市崩盘。

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引发美元大幅贬值,各类以美元为交易货币的商品相对大幅上涨,并导致全球非美元货币的升值。



美国历次实施QE概况:

(1)第一轮QE1,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规模1.75兆美元,1.25兆美元购买抵押贷款债券、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以及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

(2)第二轮QE2,2010年8月底至2012年6月,规模6000亿美元,购买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每月购买750亿。

(3)第三轮QE3,2012年9月15日起实施,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券(MBS)。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QE)的原因?

美国实施QE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压低利率,借以刺激美国经济,但看了历次QE的实施内容,不知各位是否有看出什么不一样端倪?美国历次QE说是要买长债来压低利率,实则却是为了金援房利美与房地美(二间美国最大的二胎房贷公司)。从2008年金融风暴后,二房的不良债权急速上升,加上所持有的部份债券倒债(例如雷曼兄弟的公司债),在资金回收率大减的情况下,二房营运上资金自然非常吃紧。


根据美国金融机构的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房贷总额约12兆美元,其中「二房」担保的房贷占房贷总量80%以上,也就是接近约10兆美元,且由于二房过去的信评相当优良(地位几等于美国政府债券),所以全球相当多的金融机构持有「二房」相关债券,假若「二房」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发生偿债危机,将对美国房市与美国经济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所以,QE说穿了,仅是美国为了挽救「二房」对外的一种漂亮说词。


量化宽松(QE)退场的影响

QE既然以大量资金来进行市场操作,那么进场与退场必然会对整体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历次实施QE的内容可以得知,QE主要的资金皆用来购买「二房」抵押贷款债券与美国政府债券等,在资金进场时拉抬了相关债券的价格,那么退场时,亦会引发庞大的卖压。

自美国联准会宣布QE退场后,美国30年期房贷利率持续走高,而「二房」担保的30年期房地产抵押债价格跟著持续大跌。根据相关统计,自宣布QE退场后的一周内,美国相关债券基金赎回金额超过600亿美元,基金赎回的压力亦造成债券市场的下跌。

至于QE退场对美元的影响,短期内由于对美元资金的需求,将造成美元在短期内持续升值。然而,不论美国是否实施QE,美国政府基于资金的需求,仍在不断地印美元并释出美元,且「二房」目前仅是短期间内能够应付资金需求,长期来说,「二房」的偿债能力令人质疑,若有必要美国仍会继续提供「二房」金援,总的来说QE是不可能结束的,结束QE永远只是表面上的说词。(除非美国政府不再金援「二房」,不过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知,美国政府会不断地不断地举债和印美元下去,美元短期虽会受政策的影响而有所升值,但长期不断地印美元和释出美元,对美元价值来说只会不停地被稀释,美元长期趋贬也是意料中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