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記者林東良攝)

▲佛光緣美術館臺南館舉辦「願、藝」古志勇創作個展,展出來自南投布農族藝術家古志勇的作品。(圖/南臺別院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佛光緣美術館臺南館舉辦「願、藝」古志勇創作個展,佛光緣美術館臺南館館長滿舟法師表示,藝術家古志勇來自南投布農族,南投921大地震中,古媽媽不幸罹難,古爸爸受傷,因此他11歲小四時,就到佛光山育幼院,成為佛光家族中的小王子,在導師依來法師,蕭碧涼老師及師長們教導培育下,開展藝術天分。

展覽內容呈現在大家面前的作品,皆是古志勇用生命故事創作出來的,透過作品,傳達他對生命的熱愛,體悟生命的價值意涵及領悟生命的「和諧之美」,他證明給大家看,只要願意去做,堅持到底,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滿舟法師表示,我們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畫,有的人,一生順暢,就像色彩鮮明的山水畫;也有的人,生不逢時,一生當中,百般挫折困頓,就像山水畫裡的「山窮水盡」。但是有的人,雖然遇到逆境挫折,卻越挫越勇,越激發鬥志,因為他相信人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如同山水畫裡,雖是高山峻嶺,坎坷崎嶇,最後也能翻越高山飛騰萬裏。

從事藝術創作,更要有永不退失的熱情,並且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耐心,因為付出都是為了紮根。要成就大器就要受得了委屈、要忍得下挫折、要耐得住時間。
星雲大師一直以來,特別重視青年、愛護青年,只要青年有目標、有理想,佛光山都願意提供平臺,給有志的青年,有發揮潛能,成就夢想的機會,讓青年與世界接軌。並祝福大慈小王子古志勇,運用自己藝術才華,揮灑出一片光明燦爛的人生。

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表示,大慈慈育幼院小朋友表演展現自信,以感恩的心唱出慈悲與關愛,雖有創傷的過往,星雲大師倡導要有「藝術的人生」,在育幼院除了有安定的三餐,運用藝術療癒人心,給予機會和因緣,古志智在習畫中,找到了生命的動力,首次的個展,不但鼓舞其他院童的士氣,更開闊了光明的未來。

慈悲的依來法師非常贊同,還許古志勇一個美麗的未來,鼓勵古志勇將來回紅葉村重建自己的家,依他的才華保留布農族的文化,用布農部落在地的文化特色創意設計,並且要逐夢踏實、用他的藝術才華展開光明前程。激勵古志勇展開生命力,生命的可貴在於給自己信心,給別人希望,感恩在心,是富貴的人生,古志勇成長背景是院童們向上提升的啓發,開創無限的潛能與未來希望。

▲▼             。(圖/記者林東良攝)

古志勇的「願、藝」創作個展海報設計,是隨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掃巴餘枝,裝飾成嘴角上的鬍鬚造型設計,神似20世紀西班牙超現實主義達利的外型,異想天開的感覺,在不經意的瞬間,就被攝錄了下來。

藝術的創作靈感是有跡可尋的印證,原住民的圖騰色彩,百步蛇的紋飾是布農族傳統元素,直覺性的表達,現代構思的融入,都是與布農特殊風俗習慣的對話。已經身為人師的古志勇,大作品的分組創作,是大膽的嘗試,從指導長輩作畫過程,得到教學相長的成果,體悟出創作是要融入自己的感覺,最終分享彼此看畫的感動。

展場內的攝影作品「為你遮陽」,菩提樹下的新嫩葉一隻為小沙彌遮風擋雨而茁壯。星雲大師是古志勇生命中的大貴人與生活導師,心情低落時,尋探、追隨星雲大師的身影,希望就在前面,就能看到燦爛陽光的溫暖。

古志勇時時刻刻記住蕭碧涼院老師的叮嚀,「騙得了別人、卻騙不過自己」來提醒自己。彰化老宅牆上的那幅畫,是母親留下的畫面,是希望的眼淚來鼓舞自己,以堅持、誠信的心,擺脫乞丐囝仔的悲傷,奮發圖強出人頭地,真心面對,並接受苦難的挑戰之後,秉持星雲大師說到做到的承諾,心定了,沒有躁動,就能堅持自己,找到自己的「願、藝」。

佛光緣美術館臺南館「願、藝」古志勇創作個展,展期自即日起展出至9月16日,期待本次展覽帶給大眾創作揮灑的歡喜與自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