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佛學》《科學禪定》作者高月明經典力作!透視涅槃妙心,頓悟實相無相,直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真實義!

《壇經》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所說、弟子法海等集錄的一部經典,是佛祖釋迦牟尼所講佛經以外唯一被稱為「經」的著作。1300年前,六祖惠能悟到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的究竟義理,發出了「菩提自性,本自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號召,開創了南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對中國佛教禪宗的弘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五燈會元》記載:「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涅槃妙心」「實相無相」的佛法究竟奧義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正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因如此,無數人雖然讀懂了《壇經》的文字,卻不能真正「見性成佛」 。

本書是作者二十年不懈參悟《壇經》的結晶。作者以現代的思維方式,打開了透視涅槃妙心的全新視角,直視「實相無相」的究竟奧義!本書未採用逐字逐句依文解義的方式,而是選取《壇經》中的核心要義,精練概括為五十五講,不假方便,對佛法究竟實相第一義做了透徹而簡潔的深入闡釋,幫助大家穿越語言文字限制,直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真實義!

作者簡介

高月明,生於吉林省。曾因三種重疾多次直面死亡絕境,以永不絕望的剛毅努力,通過研修心理高月明,生於吉林省。曾因三種重疾多次直面死亡絕境,以永不絕望的剛毅努力,通過研修心理學、腦科學、物理學等,融通了佛學禪定,最終用生命實踐出了科學獲得禪定力量、科學激發生命機能以獲得心身健康的科學禪定方法。在四年半時間裡,徹底治癒了所有嚴重疾病,創造了真實的生命奇蹟!

作者著有《量子佛學》《科學禪定》《佛法人生量子說》《金剛經量子說》《治癒心理疾病的祕訣》《楞嚴經月明說》《壇經月明說》等書。

目錄

第一講:什麼是「菩提自性,本來清凈」

第二講:如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第三講:惠能與五祖三次機鋒的祕密

第四講:為什麼「明心見性」不是一種思考

第五講:為什麼「身是菩提樹」是不究竟的

第六講:到底什麼才叫見性

第七講:千古一偈「本來無一物」是如何誕生的

第八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究竟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清凈心

第九講:禪宗祖師是如何以心傳心的?「心」又怎麼能夠被傳呢?傳法傳宗的究竟祕密是什麼

第十講:佛法的最高、最究竟的實相奧義是什麼

第十一講:五祖是如何傳心傳法給惠能的

第十二講:真正「傳心法要」是什麼?為什麼六祖「不會佛法」

第十三講:禪宗祖師傳心傳法的究竟祕密

第十四講:惠明言下大悟,他究竟悟到了什麼

第十五講:「仁者心動」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第十六講:為什麼不論禪定解脫

第十七講:什麼是佛法不二之法

第十八講:為什麼人人皆是佛

第十九講:什麼是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第二十講:為什麼人們會錯誤理解「空」

第二十一講:心是怎麼遍周法界的

第二十二講:什麼是真空?究竟什麼是般若

第二十三講:如何到彼岸

第二十四講:什麼是煩惱即菩提

第二十五講:如何見性成佛道

第二十六講:到底什麼是小根眾生,又如何成為上根大智

第二十七講:為什麼會存在大小二乘,十二部經

第二十八講:為什麼在別法中不得傳付

第二十九講:如何說通及心通

第三十講: 為什麼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什麼是心法?什麼是無心道

第三十一講:為什麼菩提達磨會對梁武帝說實無功德

第三十二講:什麼是自性西方

第三十三講:定與慧是如何一體的

第三十四講:如何「禪」

第三十五講:如何以見性方式解釋諸法相

第三十六講:心如何是佛

第三十七講:為什麼說「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第三十八講:什麼是佛的究竟智

第三十九講:如何轉識成智

第四十講:佛法講「空」,「空」究竟是什麼意思

第四十一講:什麼是最上乘法

二四十一講:究竟什麼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又如何寂滅

第四十三講:什麼是無上大涅槃

第四十四講: 為什麼說連聖諦也不修了是最高佛法

第四十五講:「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究竟是什麼意思

第四十六講:如何悟佛心宗?

第四十七講:為什麼說智隍白白禪坐二十年

第四八十講:如何斷除妄想執著悟道成佛

第四十九講:為什麼說入定不是除妄念

第五十講:為什麼說佛法竟然是「假名三昧」的

第五十一講:如何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

第五十二講:為什麼說佛性也是無常生滅的

第五十三講:為什麼說絕對的佛法不可說

第五十四講:如何不失禪宗而講法

第五十五講:如何解脫生死

精彩書摘:

節選:在《壇經》第一段中,六祖惠能大師,開篇就講出了整部《壇經》的「經眼」:「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麼叫做「菩提自性,本來清凈」呢?菩提就是指覺悟的意思。如果能夠覺悟,也就獲得了大智慧,所以菩提也表達為智慧。自性就是指本心,認識到本心就是覺悟,也就獲得了大智慧。所以菩提自性是說,認識到本心這個智慧。為什麼說認識到本心自性這個事是個大智慧呢?因為認識到了本心自性,也就認識到了包括生死在內的萬事萬物都是心生幻象,由此也就解脫了生死苦。

節選:所有的修證方法都是在告訴你一個非邏輯性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世間一切所有,以及一切修證的方法本身都不是實際存在的。認識到這點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徹底地悟道成佛。

節選:什麼叫做悟道成佛呢?悟道成佛就是悟到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幻象。注意:與電腦遊戲的比喻不同,在電腦遊戲的比喻裏有一個電腦主機的存在,而佛法實相的「非邏輯性」是: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幻象!注意,我說的是「你的」——你的心就如同是電腦主機。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出來的,而這個心在哪裡呢?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刻,這個心就是你現在正在感知著這個世界的「這個」。 如果你能夠悟到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幻象,也就悟到了真心即妄心,分別時是妄心,不分別時,當下就是真心自性。

節選:惠能這句話的意思說,獲得智慧是學佛的根本,獲得智慧的根本是認識到「自性」。一切的福德智慧都是自性產生的。

節選:說「輪刀上陣亦得見之」的意思是:見性這個事情不依賴於語言文字而存在。這就像是『品嘗到蘋果的味道』這個事不是一種理論和思辨那樣,見性這個事不是一種道理,而是「非道理」。所以 即便是在生命緊急關頭的戰場上,能夠見性的人,也是一樣可以表達見性見解的。

節選:什麼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意思是:本心自性不在一切生生滅滅的事物中。為什麼呢?因為一切事物、一切法相,包括外在的 一切眾生,以及我都是本心自性生出來的幻象。所以,不生不滅既表達本心自性不在一切生滅的幻象中,也表達一切事物的生滅都不是實有的生滅,一切事物都是在「心」中幻生幻滅,這是佛法的實相義。

節選:什麼叫做真?離妄即真。能夠離一妄,則離一切妄。所以一真一切真。一切真的意思就是離開了一切妄想執著,認識到一切妄想執著、一切境界體驗都生於這顆不在一切相中的真心自性。用心生出的一切妄想去表達生出這一切妄想的「心」,就有了一個非邏輯性的詞語,就叫做:如如之心。

節選:到底什麼是見性?答案很簡單,就是悟到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幻象就叫見性。而為什麼人們還是會迷惑這個問題呢?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一般人們都不太相信,以致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不定,也就導致了雖然答案簡單,但是人們還是迷惑在各種法相之中。

節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在1300多年中,一直是古代 禪師們常常掛在嘴邊,不斷追問、時時參悟到底是什麼意思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以最清楚、最透徹的方式,解釋一下這句話。

節選:惠能聽到五祖講到這一句話時,大悟。悟到了什麼呢? 從實相角度說就是: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心都是「非心」。眾生都是將心捉心,以佛覓佛。

節選:佛法的最高奧祕在言語之外,凡是被表達出來的「法」都是相 上的事情。「非相」則是不可說,只能是「以心傳心」的。那麼,這個「心」是如何被傳的?心又怎麼能夠被傳呢?「法則以心傳心」究竟是什麼意思?禪宗祖師是如何傳心傳法的?

節選:惠能說「密在汝邊」的答案是:「佛法是自悟自得,世界上最奧祕的不是某個人、某個神祕的說法,最奧祕的是,世界是你的心生幻象!

節選:在法會現場,有二位僧人看到風吹動了幡,由此二人爭論是 風動,還是幡動。惠能站出來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語震驚了現場所有人!雖然惠能說「仁者心動」一語驚人,但是一般人們只是知道其 「驚人」,無法真正理解其究竟意思,更無法真正理解其「驚」在 何處。下面就從另一角度,解釋一下。

節選:彼岸不是有一個岸可以到,認識到一切法皆由心生,就會解脫一切苦,這就是彼岸,這就是波羅蜜!

節選:煩惱即菩提的意思是要去轉迷為悟。前念迷執於外物為實有,就是凡夫,就生煩惱。當下一念,放下心外有物的分別執著,徹悟心外無物,由此解脫一切苦,就是菩提,就是佛!

節選:究竟第一義的因果是不可說的,是非邏輯的,不可被分別,只能被「相信」。為什麼呢?很簡單,用心生出的幻象在邏輯上是無法認識到生出一切幻象的心的。同樣,一切本來就是「因果存在」的,而你用一切因果存在的事件,去問出一個「因果存在的原因」,這又怎麼能得到答案呢?所以究竟第一義的因果只能是相信,而不可再做任何分別。一分別就離了實相道!世界上的一切事件,包括過去「你認為已經發生的,但是還沒有被你意識到的事件,以及未來必然會出現的事件和在你腦中出現的任何想法,都是現在、即當下你創造出的因果事件。這就是究竟第一義的因果。」

節選:此心就是佛!認識到此心生出一切法就成佛!在不執著一切事物、一切法相為實有的前提下,去理解和修學定和慧,就會明白,一切修證不離此心,這樣不斷修證,就會徹解徹悟實相!

節選:一位僧人名叫法達,自七歲出家,誦讀《法華經》已經三千遍。《法華經》有七萬八千多字,誦讀三千遍,按照一般常理計算,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所以,法達自認為已經功德了不得了,因此在見到六祖敬禮時,頭竟然沒有夠到地。這樣的敬禮,在禮法上是不尊重六祖的。在六祖呵斥他後,為他講法。所講內容,我們可以總結為三句話。這三句話,讓法達聽後,踴躍歡喜,隨之做出偈頌:「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那麼這是什麼樣神奇的三句話呢?

節選:什麼是佛的究竟智?從六祖的回答中,可以清楚看到:「佛的究竟智是讓你悟到連佛法本身也是你的心生幻象!」

節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佛法大綱!一直以來,人們總是迷惑在到底什麼是寂滅上,也一直執著地認為,在世間的生死之外存在一個寂滅的狀態。本篇文章是對「究竟什麼是寂滅」最清楚、最徹底的解釋。為了能夠準確理解,我們先看這句話的由來。

節選:到底什麼是大涅槃?用一句話以明之:認識到一切法,包括生死都是心生幻有,就是大涅槃!眾生為什麼無法大涅槃?眾生都是執著在心生出的一切法中分別一個大涅槃!

節選:為什麼連聖諦也不修了是最高佛法?因為佛法的實相是無相的。無相的意思是一切佛、一切眾生、一切法都非實有,都是心生幻象。所謂的佛,以及佛的見解,本質上也都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只有認識到這一點,纔可以不執著一切法為實有,而能夠通達一切法,隨機假立一切法相度人!因此,六祖讓行思作為首座,帶領眾僧修學佛法究竟義!

節選:因此,是先入定,然後心在清楚靈明的狀態下自然而然無雜念、無妄念,而不是用一種什麼方法導致自己無妄念然後入定的。所以努力修定的實際方法是努力練習「制心一處」,而不是通過除妄念而入定。

節選:假設有人試圖通過在禪坐中進入一種「不住空、不住有、一切法皆不住」的「住」的境界體驗,那麼這種「住」就只是一個妄想體驗而已。這是沒有理解「住」真正表達的意思。

節選:「你今天依據語言文字,在理解上與佛法的究竟義相違背,在心生的一切幻象中,以一切斷滅現象為無常,以及由此認識對應之,再確定出一個死板不動的恆常,這樣就錯誤理解了佛最後說的圓滿的微妙奧語奧義。縱然你閱讀千遍《涅槃經》,對你又有什麼幫助呢?」那麼佛之圓妙最後微言是什麼?

節選:六祖之所以這樣回答,是為了徹底破除薛簡對一切相的分別執著,認識到究竟的、絕對的佛法是不可說的!為什麼呢?因為破除一切相對法的結果是:沒有薛簡,沒有六祖,沒有壇經,沒有我,只有你!而你也不是一種真實存在!

節選:答案:如果一切都如夢象一樣的假象,那麼你就根本不會死去。為什麼呢?請問:有誰在夢境中真的死去過呢?因此,解脫生死是在無相中解脫,而不是在有相中解脫。什麼是無相解脫?就是認識到生命世界本質上是幻象的,你是不會死在被你觀察出來的世界之中的,這就是無相解脫。什麼是有相解脫?就是認為,生命世界是實有的,然後在其中找一個修法,想像著去解脫認為實有存在的生死,就是有相解脫。執迷在有相解脫的法相中,就是迷執的眾生。能夠無相解脫,就是真正的解脫生死,就是自在佛!

t.cn/RuKN7H5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