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中小企业经营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的交易行为和涉税活动愈加复杂。我国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和风险意识不足以及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特点,在税收管理上,由于对风险规范等意识的欠缺,较为容易出现过多纳税和较少纳税等情况,这不仅损害国家利益,也使企业风险成本增加。因此,,制定可操作的防范税务风险良策,促进中小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极为必要。

一、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管理者依法纳税和税收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对纳税策划与管理没有观念,存在误区。

2、企业内控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专门管理人员与培训。

3、涉税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风险评估方法不科学。

4、国家税收政策自身繁杂多变,企业把握税收政策难度增加。

二、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与防范

1、树立和强化中小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企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明确税务运作程序,掌握税收征管新动向和新规定,为企业依法纳税,降低税务风险指明方向。

2、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监督机制。

3、构建良好的税务风险信息沟通和防范机制。针对我国税收政策和法规复杂多变的现状,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扫除纳税盲点,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税务风险沟通机制。

三、关于企业偷税漏税法律法规

(一)「偷税罪漏税罪」(逃税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

(二)新刑法「偷税漏税罪」(逃税罪)处罚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

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2、对单位犯罪的处罚: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四、虚开增值税发票偷税漏税案例

案件回放: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方城县宏兴金属炉料有限公司在无生产设备、无原材料、无产成品实际购销的情况下,虚构经营业务,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855份,虚开金额7807万元,税额1327万元。

处理情况:该单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己涉嫌犯罪,南阳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已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已将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