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藝術,我覺得應該有屬於中國本土自身的特點。動漫的優勢是人物場景不受限制,可以無限拓展想像創造。

那麼中華民族的優勢在於五千年深厚博大精深的文化沉澱。曾經輝煌繁榮的歷史。而這些需要我們去學習繼承發揚。但是就拿經典名著,聖賢經書來說,不僅內容晦澀難懂,而且大部分是古文。很多人想學習,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枯燥,就算有興趣初學者也大多看不懂而放棄,而動漫經過講解揉和與方便有趣性卻彌補了這一劣勢。

而又有我們古老的神話傳說故事,比如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 精衛填海 后羿射日 百鳥朝鳳 天女散花 女媧補天 嫦娥奔月 皇帝戰蚩尤 神農嘗百草 以及後來真實的歷史 四大發明 ,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古樓蘭消失的文明等等…… 動漫可以將想像神話以影視表現出來,在加上好的故事情節。融入國畫 工筆 水墨山水 的手法,即有趣又優美,不僅娛樂而且起到教育作用,老少皆宜,不愁不能成為動漫藝術經典。


動漫其實是動畫和漫畫的不同藝術形式的合稱。經常可以看到漫畫改編成動畫片,或者動畫片發行漫畫書。它們在創作上也有相似的地方。我們的某位領導人大手豪氣地一揮,表示要大力扶持動漫產業發展。於是,就出現了「動漫」這個頗有中國特色的名詞。

動漫產業由很多不同的環節組成。簡單地點可以劃分為上游的內容創作、中游的發行上映、下游的周邊及衍生品開發。整個產業都健康良性發展了,動漫內容創作有經濟回報,才能有持續的產出能力。

現在流行IP開發。IP就是知識產權,這個路子漫畫已經走得輕車熟路了。日本的漫畫產業非常興盛發達。有很多漫畫先在雜誌報紙上連載,火了之後出單行本。再火就被改編成動畫片,這就是IP開發。美國漫畫在這點也做的非常好。我們常常在電影里看到的那些超級英雄,蝙蝠俠、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等都是漫威漫畫公司里漫畫作品改編來的。這些漫畫作品就是現在的超級IP。

中國動畫界,也有2個大IP,喜羊羊和熊出沒。這是目前最賺錢的兩個動畫品牌了。但它們不是由漫畫IP改編來的,而是動畫片多年沉澱培育的。

那為什麼這些IP會這麼火爆呢。因為他們在創作出來之後不能可以上映或發行賺票房,更重要的是可以賺衍生品開發的錢,比如說玩具、手辦啥的。賺不到錢的內容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更不要談發展成品牌。此處舉個栗子吧。喜歡看國漫的朋友,一定都看過夏達的《子不語》,這是在日本都深受歡迎和認可的中國漫畫作品。還有她的《長歌行》,這部漫畫在漫友中也享有非常高的聲譽。據說有電影公司看上要改編成電影,但是在談合作的時候沒談成功。所以真的是非常遺憾,這個漫畫界的大IP沒能被合理開發出來。

因此,中國動漫藝術的出路,不僅在自身創作的內容好,更在於產業開發要到位。產業涉及的環節比較多也比較複雜,下面就聊聊動漫內容生產上的出路吧。

要想創作出成為超級IP級的作品,一定要滿足兩個方面。

一是角色要鮮明。造型、性格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你看哆啦A夢、櫻桃丸子、蠟筆小新、路飛等,都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經濟價值。

二是要有吸引人的富有正能量的故事。比如說火影、路飛等。

題主所說的村上隆、草間彌生、奈良美智,其實都不是動漫藝術家,他們是藝術家。

夏達是畫長篇故事的是漫畫家。還有一些畫短篇故事的漫畫家,中國也有很多知名的,他們的畫風都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完全沒有美漫或日漫風。這點題主可以放心,我們的動漫產業正在成熟和崛起。下面就隨意貼幾張,讓大家感受一下。

本傑明作品

寂地《my way》

阿梗《踮腳張望 》


說實在的,在動漫的發展過程中,美國有其獨特的風格,日本也有其獨特的風格,甚至港漫,也有自己的風格,而大陸的國產動漫,卻很少有能被稱為自己風格的作品。究其原因,可以說是非常的無奈。

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知道,美國的卡通動漫風格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出現,1926年華特就成立了迪士尼,27年已經製作《幸運兔子奧斯華》。發展到如今,已經有接近百年歷史。而日本,自從手塚治虫開創日本現代動漫,也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經歷,在這段時間裡,美日經濟發達,人民物質水平無比豐富,由經濟基礎建立的精神市場的需求,有力地支撐了動漫行業的發展,使得社會上湧現出了一大批有能力的高級動漫製作人員,而這批製作人員在更新迭代中又不斷創造出了新血,老牌的製作人帶著新人一批批得製作出優秀的作品,在製作優秀作品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動漫製作技術,最終發展成了現在符合自己市場需求的一整套世界。

而在同樣的這段時間裡,中國在幹什麼呢?其實我們的動畫起始也很早,最初的《鐵扇公主》動畫是1941年創作的。而廣為人知廣受好評,甚至影響到了日本的《大鬧天空》其製作時間是1964年,可以說,我們的時間起跑線,並沒有如何落後於美日,如果我們能同樣發展的話,現在或許也有一股中國風的動漫產品成為世界動漫界的一極。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動漫這個東西畢竟是娛樂性的,是屬於精神文明的一項消費品,其架構基礎是人民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得是大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所以,大家可以看到,41年,全中國大部分人還無法保證溫飽,又是終年戰亂,即便能製作出鐵扇公主,但其市場是狹小的,人員是無法穩定的。而即便到了64年,大陸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依然非常低,大量貧困人口還無法保證溫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固然國家能找齊一個團隊來製作出高水平的《大鬧天宮》,但這是屬於國家的面子工程,而並非是真正的市場需求,所以根本無法自己生存。所以,無論是哪個,包括我們知道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都僅僅是曇花一現,很快便沒落了。

而更慘的是,在我們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時候,美日卻是加速發展不斷超越,而等到我們有了一定物質和市場基礎的時候,他們的技術已經遠遠超過我們,而我們的市場必須開放,一開放,又面臨著用落後的技術去和他們高級的技術比拼的窘境。市場,需求,技術,人員,世代,我們欠缺了太多,而這些都需要補課,再加上他們發展這麼多年以後,基本上把新鮮的路都走完了,我們這時候想要走出一條新路,著實太難。所以,個人認為中國動漫,要想發展首先只能學習,然後在內容方面加入屬於中國的特色,在有了一定的市場後逐步改善,最終找出自己的風格。只有這樣,才有希望,而這些,也需要時間。

文:編導


最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總結的中國動漫的路: 天、地、人、法則。

天,指的是未來,也可以說想像力。中國人擅長描寫當代、挖掘古代,而不太擅長想像未來。動漫作品需要的就是大膽的想像力,在動漫作品中深入的探討一下時空,探討一下人工智慧,這些概念本來也沒有什麼結論。另外中國很快要取代美國成為第一經濟體,放眼全球市場思考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問題也算是一種世界語言吧。

地,指的是中國特色,中國文化,中國元素。題材上具有未來屬性,風格上一定要有濃郁的中國風。比方說《星際穿越》或《盜夢空間》和道教文化做一個結合?

人,指的是人心,人性。這或許是最重要的。對任何一個作品來說做一個直指人心的片子都是很難的。這需要作者我們要踏踏實實好好研究編劇。

最後是法則。法則指的是創新。天是題材,地是風格,人是主心,法是形式。題主說,現在世界上有歐美風,有日韓風,也有港風,但是中國卻沒有太明確的中國風,缺少對形式風格標籤化的沉澱。所以我大膽預測中國動漫的未來在設計上。如果能在造型設計上捨得花時間不斷錘鍊提高形式上的藝術性,再結合天、地、人,我想中國動漫在世界崛起還是大有希望的。

這就是我認為的中國動漫的未來。


中國的傳統漫畫內蘊十分豐富,由於中國特定的文化淵源和歷史背景,使中國漫畫別具一格,與西方的漫畫、卡通以及新興的動漫(Animation&Comic)形象均有區別。小編認為中國動漫在於創新,在於弘揚傳統文化。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動漫吧!

首先,中國漫畫的大部分作品產生於近代變動不安的中國社會,嚴峻的民族危機使中國漫畫以直接的手法表達了爭取民主自由與和平的渴望。與此相應,多年的反侵略、反分裂戰爭使中國漫畫充滿戰鬥力和反抗性,它們自覺地承載著深重的救國救民責任。這與以娛樂為主的卡通(Cartoon)、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在本質上已迥然不同。

其次,中國漫畫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善從中國文學中挖掘素材,借用典故和風俗習慣表現當前事物和現象;並引用其中的人物角色,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手法來表現,所以很易為讀者接受,就算文化水平參差不等的讀者,也容易領會。

再者,中國漫畫還多以中國獨有的傳統水墨技法創作,其特點是變幻無窮、意境悠遠,表現了中國繪畫藝術獨特的審美價值。

縱覽中國漫畫史,由古代漫雕(即具詼諧、幽默趣味的雕刻類作品)如漢代石刻畫像追源起,至清末民初的報刊諷畫,可說是經幾千年歷史沉澱而形成;在緊貼政治氣候的同時,也直接或間接記錄著當時的社會狀態和人民的生活態度,由此組成一部奇特的中國近代歷史圖解。

特色

中國的漫畫因為中國特定的文化淵源、歷史背景,與西方的漫畫、卡通以及新興的動漫形象有著本質的區別。

具獨特中國民族特色

中國漫畫的大部分作品產生於近代中國社會,嚴峻的民族危機現實使中國漫畫內容蘊涵著爭取民主自由與和平的渴望。與此相應,多年的反侵略反分裂戰爭使中國漫畫充滿戰鬥和反抗意味,它們自覺地承載著深重的救國救民責任。這是中國漫畫具備鮮明民族特性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風格上,中國漫畫既體現了中國民族的風俗愛好和欣賞習慣,以及大眾的生活特點,尤其顧及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亦愛從構思階段就採用中國人民熟悉的比喻、習語、諺語等民間藝術,力求通俗生動,言簡意賅。因此,構成中國漫畫更鮮明的民族特色。

糅合中西的漫畫風格

中國漫畫的眾多優秀作品中,又清晰可見糅合了西方漫畫表現形式的痕迹。30年代的漫畫主力張光宇曾致力於漫畫畫法的探索,他利用豐富而多門類的創作經驗,同時汲取西方現代美術的特點,將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特色與西方各學派畫法雜糅起來,經過自己的琢磨、消化,形成裝飾畫法的漫畫風格。這種個性鮮明的裝飾畫法使張光宇成為中國漫畫裝飾畫派的開創者,也是中國現代派美術的探路者之一。受其影響,張正宇的創作也充滿了裝飾風味,如他的《南海美人魚》、《桃園》、《火奴魯魯蠻舞》等,藝術手法十分大膽前衛。胡考的《新鍾馗辟邪圖》也是中西畫法結合的一個突出典型,漫畫選用粗重的西方裝飾線條勾畫身體輪廓,造型卻選用中國傳統戲曲年畫的方法,富形式感。受德國諷刺漫畫家喬治.格羅斯(George Grosz)影響頗深的蔡若虹,在創作上亦充分體現了中西畫法的結合。他與格羅斯的畫面調子和手法相似,但線條運用則具有個人風格。此外,受西方繪畫影響的丁聰,也善於使用具有裝飾味道的線條進行細緻刻畫,使作品中西合璧,別具一格。

通俗易懂的象徵手法

中國漫畫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有象徵、比喻、誇張等。漫畫常以此突出描寫對象的特質,由此更形象、通俗地闡述主題,從而使主題更加深化。如錢病鶴在《老猿百態》中巧妙利用「猿」與「袁」的同音比喻袁世凱,既突出了袁世凱的滑稽可笑、詭計多端,又具有深刻的寓意。又如謝纘泰的《時局全圖》也恰如其分地以猛獸比喻列強來凸現各帝國主義的野心。

誇張亦是漫畫最突出的特點之一。誇張的目的在於把事物的某一基本特徵有意識地加以放大,以突出事物本質,使是非、美醜的對比更加鮮明;而誇張的對象,不僅僅局限於人物形象,還有內容和本質上的誇張。如華君武的《誤人青春》就讓小夥子滿臉鬍鬚,姑娘們滿頭白髮,揭露諷刺了會議空洞冗長的發言帶來的弊端。劉慶濤的《第一步「診斷」》,畫了大夫不是首先給病人看病,卻是拿看牙齒的手電筒照病人的衣兜,看看帶錢了沒有,這種誇張表現既讓人發笑又諷刺味十足,同時又不會讓讀者感覺失真,恰當地揭示了事實的本質。

活用傳統藝術精粹

中國漫畫是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體,它既不同於傳統繪畫藝術,卻又深受中國傳統文學、戲曲的影響。

首先,中國漫畫除了應用國際通用的繪製材料和繪製技法之外,還結合了中國繪畫獨有的傳統水墨技法。而中國漫畫本與中國傳統繪畫一脈相承,重視以形寫神、傳神寫意和線條勾勒。它強調刻畫人物的精神狀態,在寫實的基礎上運用誇張手法,去捕捉人物精神,傳神地描繪。在中國傳統繪畫和民間年畫里,詩與畫的契合往往使畫面表現意境深遠、韻味綿長。而詩畫配合也是中國漫畫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這種表現形式打破了畫面形象的局限,使表達的含義更深更廣,感染力更強。除給人以中國藝術品獨特的審美享受外,中國漫畫兼采了傳統繪畫的藝術表現方式,也使畫意更富韻味,涵義更凝練、深刻。

同時,中國漫畫的構圖也講究形式上的美感。在人物、道具、環境的安排、線條運用的疏密方面,都經過畫家的精心設計。

第二,中國漫畫亦善於從源遠流長的中國歷代文學中挖掘素材,引用格言、寓言、成語故事和戲曲內的人物角色、故事情節等,創造通俗易懂的共鳴感,借用典故和民俗來表現當前事物和現象,很容易為讀者所接受。就算是文化水平較低的讀者,也能夠領會其中的意義和幽默。

漫畫不講求晦澀難懂,因而讀解起來往往毫不費力。但通俗易懂的風格並不代表內容的膚淺和表達的有限,正相反,中國漫畫將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粹糅納於自身,加以提煉,形成了深入淺出的藝術效果。漫畫家吸取了傳統藝術的精華,結合自身的知識修養,掌握漫畫創作的基本規律,才創作出簡潔明了而寓意深刻的作品。

社會意義

在各種繪畫藝術當中,中國漫畫最能即時反映現實鬥爭,並有效動員和組織群眾。 正如米穀曾說:「由於客觀形勢的需要,上海的作家們已經鍛煉成可以在一二小時內創作一幅漫畫的速度。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會議,甚至用電話聯繫,在二十四小時以內組織和收集起我們所需要的全部畫稿。」無論是反帝反封建運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鬥爭中,漫畫創作都以批判形式有力地推動了各歷史時期的政治鬥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