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内政部宗教司)

孚佑帝君即八仙里的吕洞宾,又称「纯阳祖师」、「吕仙公」、「吕祖」等,亦简称仙公。吕洞宾是介乎历史和神话之间的人物,他是钟离权的徒弟,八仙之一,以隐晦的预言,神奇的医术等知名,又习得道教神仙的剑术,能够长生不老、神通自在,是隐藏身分,穿著道袍、持剑、面貌俊秀又仙风道骨的形象,自由自在游历人间的神仙。

关于吕洞宾的出身至今仍是谜,一说他是山西、陕西地方人士,一说他是西安或永乐地方人士,有人认为他是唐末时人,也有人认为他是五代宋初时人。确切的说法,吕洞宾的传说始于北宋,始于900年,至1000年左右达到高峰,到1050年前后,甚至因为贝州的叛乱引来官方的调查,但最后不了了之。虽然官方一度甚表关切,但吕洞宾的传说盛行不坠,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以他为中心,一说王安石曾想拜他为师,却因为王安石的业障太重被拒绝了;另一传说他是陈抟的弟子,习得神行百里的神奇剑术;流传民间最广的传说是他经常考验人们的贪婪,但是大多数人都因为贪心,选择金银财宝而失去获得他真传仙术的机会,甚至连神霄派的一位道士都没能认出他,相关故事里只有一位牧牛人、一位商人、还有一位名叫杜昌言的富人通过他的考验。人们还有其他方式与之相遇,作梦,更有他留下的诗句为线索,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即因为他多次造访,留下了许多诗句。

吕洞宾传说的影响力极大,除了南北宋之间的《夷坚志》收录有吕洞宾的多则故事外,连宋代佛教文献《佛祖统纪》里也收有他的诗句。此外,由于后来全真教的巨大影响,吕洞宾在整个中国扩展开来,从以祠、堂、室等单位小聚落或私人的信仰,变成地区性乃至全国的大型宫观,促成日后位于山西、河南交界处的永乐宫变成孚佑帝君的信仰中心。此外,道教的南宗里,吕洞宾也是极为重要的传承祖师之一。
台湾以孚佑帝君为主祀的庙宇,根据1981年的统计约52座(重修台湾省通志。住民篇宗教篇,页1061-2),以成立于1891年的台北木栅指南宫著称,还有如鳯山镇南宫、旗山兴南宫、雾峰进南宫,亦以孚佑帝君为主祀,指南宫在其凌霄宝殿中设有中华道教学院。因为吕洞宾的神仙性格,也有相关的信仰习俗和禁忌,例如将服兵役者,需前往指南宫祈求平安,而情侣则不宜拜吕洞宾,否则日后将分手收场;亦有专程投宿指南宫者,冀求梦境启示。此外,孚佑帝君在台湾亦多和鸾堂结合,因为吕洞宾位列五恩主之一,是为鸾堂系统里的主要信仰神祇。此外,吕洞宾也是行业神之一,是包括医药、理发等行业的守护神。目前相关庙宇亦成立有全国性的社团组织「中华道教纯阳祖师协会」。

关键词
孚佑帝君、吕洞宾、八仙、指南宫、纯阳祖师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王志宇。1997。《台湾的恩主公信仰:儒宇神教与飞鸶劝化》。台北:文津。
2.康豹。2010。《多面相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济南:齐鲁书社。
3.康豹。1995。〈台湾的吕洞宾信仰中:以指南宫为例〉。《新史学》,6(4):21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