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投懷送抱的日本似乎沒有選擇餘地,自俄日北方四島問題擱置以來,倍感國內輿論壓力的安倍晉三就曾多次前往莫斯科,密集訪俄。唯一的出路是投資俄羅斯遠東地區,以換取領土談判桌上的主動權和籌碼。點擊收聽本文

NO.99

一條人文主義狗/文

點擊閱讀本文微信版

日韓拓荒俄遠東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音/Crystal 圖/地緣谷

英國《經濟學人》2012年發表文章稱,普京恍然大悟「俄羅斯最不發達的地區毗鄰的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地區」,他認為波羅的海屬於遠去的彼得大帝時代,而太平洋纔是俄羅斯的現代之門

「燈光」環繞中的遠東

文章中「俄羅斯最不發達的地區」指的便是遠東地區,這片面積達621.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千百年來荒無人煙,2010年人口僅為629萬。西與西伯利亞平原接壤,東面和北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南與中國蒙古毗鄰。東西伯利亞山地廣布其中,勒拿河黑龍江等不計其數的大小河流貫穿其間。

人口稀少環境惡劣使得遠東地區成為全俄最不發達地區之一,雖然佔俄羅斯領土36.4%,遠東卻只產出了5.6%的GDP。修築在這片土地上的許多小城鎮和工業城市已經處在凋零邊緣。

遠東聯邦區

「 喚醒遠東

所以,在普京「恍然大悟」後,俄遠東開始頗受關照。為此,莫斯科還專門設立了遠東發展部,統籌遠東開發。2015年,第一屆東方經濟論壇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開幕,儘管峯會時長不過兩天,但俄羅斯卻為此準備了整整四年,普京在會上宣稱:「要使遠東成為俄羅斯走向世界的前哨連接亞太地區的重要介面」。由此,開啟遠東開發的新徵程。

東方經濟論壇

為了給這片廣闊的土地尋找經濟領頭羊,普京還力排眾議,簽署法令,將遠東聯邦區行政中心由哈巴羅夫斯克遷往太平洋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又有東方經濟論壇永久舉辦地加持,可見,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座俄語意為「統治東方」的城市承載著普京調轉船頭,向東發展的雄心。

符拉迪沃斯託克

而在2016年,旨在鼓勵人口遷往遠東的「一公頃土地贈居民」政策更是在普京筆下炙手可熱,這種基於人口大幅度減少的對應政策引起不少轟動。數據顯示,從1990年的804萬到2004年的659萬,短短14年裡,俄遠東人口減少了20%,人口流失竟高達145萬

遠東人口變化

要想大力開發遠東,人的作用至關重要。近五年來,由遠東遷往俄羅斯西部發達地區的人口多達60萬,剩餘的居民也處於徘徊狀態,難以做到安居樂業。「一公頃土地贈居民」政策實施後不久,立刻收到12萬公民申請,效果顯著。所有政策都表明,俄羅斯力圖這片土地迸發希望,起死回生。

「 遠東開拓史

作為被世界遺忘的角落,廣袤的遠東在俄國擴張中才被真正喚醒。1556年,沙皇召見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連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詢問邊境形勢。當時剛形成中央集權的俄國,領土僅僅280萬平方公里,且偏居東歐,與遠東和太平洋相聚遙遠。

16世紀中葉,沙皇伊凡四世執政,開始東擴。橫亙在東歐與遠東之間的西伯利亞汗國首先擋住了俄羅斯的鐵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在沙皇的命令下在其近處構築軍事堡壘,招募士兵,伺機攻取西伯利亞汗國。

跨越西伯利亞汗國

1579年,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人與曾被沙皇處以重刑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聯繫,鼓動他去征服西伯利亞汗國,1581年,經過長期準備後,葉爾馬克率領840人的隊伍,在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支援下,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

蘇里科夫油畫《葉爾馬克征服西伯利亞》

儘管之後屢遭西伯利亞人民反抗,但在末代可汗庫楚姆戰敗並逃往大草原後,俄國最征服了這片土地,也為繼續東擴踏平了障礙。到17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勢力已經跨越了葉尼塞河,到達包括勒拿河、楚科奇半島和鄂霍次克海等在內的整個遠東地區

楚科奇半島上的居民

此後,遠東迎來一批又一批拓荒者。在遠東開發的道路上,西伯利亞大鐵路值得一提,1891年,為滿足沙皇繼續向東向南擴張的野心,一條規劃長9288公里的鐵路在外強中乾的俄國土地上破土動工,25年後,從莫斯科符拉迪沃斯託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線貫通。此後,遠東的木材等資源被大力開採並運輸到東歐。原本為擴張修建的鐵路成了開發遠東的先驅。

西伯利亞大鐵路

蘇聯時代,俄遠東基本上以國家「不動產」形式存在,少有開發。全蘇重要的工業區無一例外地分佈在莫斯科、基輔等城市周圍,遠東最終將原始面貌保留到了九十年代後的俄羅斯。

蘇聯工業分佈

「「新北方政策」

如今,遠東落後狀態還是沒有太大改觀,遠離俄羅斯發達地區,莫斯科經濟輻射往往鞭長莫及。儘管遠東資源豐富,有大小近百塊油田,天然氣預測儲量約為13.43萬億立方米,但俄羅斯卻無法將它變成實實在在的外匯。

遠東油氣田分佈

受「休克療法」和西方頻繁制裁影響,俄羅斯經濟多年來處於低迷狀態。技術資金首當其衝成為阻礙遠東開發的攔路虎。

與俄羅斯對抗,少有西方資本流入遠東,美日等發達國家因此頗受詬病。但美國鋁業公司董事長克勞斯·克萊因菲爾德卻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發問道:「都說我們要進軍東方,開發東方,但我們怎麼去哪裡呢?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公路只有三分之一符合世界銀行質量標準」一語點明遠東發展的先天不足,即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遠東地處世界高寒地帶,又兼處東西伯利亞山地。修路難度大、運營成本高,讓包括西伯利亞大鐵路在內的數十條鐵路還保持在沙俄時代狀態,年久失修有待提速設備老化等問題百出。

遠東氣溫

年久失修的火車及鐵路

儘管俄羅斯有貫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先天優勢,但在歐亞貿易額高達1萬億美元的情況下,卻僅有約1%的貨物從俄羅斯境內經過。如果俄羅斯能夠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預計過境貨物量將增加四倍,俄羅斯從中可以每年獲得50億美元收入。但在俄羅斯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遠東開發如果坐等本國投資,無異於畫餅充饑。

亞歐貿易通道

憑藉豐富的資源,且地處中日韓發達經濟體周圍,「毗鄰世界最發達地區」,遠東開發受到日韓投資者青睞。韓國總統文在寅2017年在海參崴出席第三屆東方經濟論壇時,提出「新北方政策」,不同於前總統盧泰愚1988年提出的「北方政策」,只改善政治關係,經濟合作拋之腦後。「新北方政策」則更側重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

他希望建立最為廣闊的東北亞經濟圈,韓國坐鎮中心向北投資推進。「新北方政策」的實施地區包括獨聯體國家、中國、蒙古,但頭號合作對象俄羅斯而非中國。這與普京「新東方政策」不謀而合。

韓國有雄厚的資金技術,而俄羅斯遠東地區有豐富的資源,互補程度高讓各取所需成為可能。與朴槿惠不同,文在寅更熱衷於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在入主青瓦臺後不久,他就成立了直屬於總統府的北方經濟合作委員會,並選中被稱為「俄羅斯通」的宋永吉負責該委員會運作。

韓俄議員外交協會副會長宋永吉

北方經濟合作委員會在總統的親自關照下不負眾望,在2017年12月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就公佈了旨在全面加強韓俄合作的「九橋戰略規劃」,涵蓋能源、交通、工業、農業等各個方面,從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到韓國鐵路與西伯利亞鐵路對接,再到結合遠東和蒙古風力發電,組成東北亞「超級電網」等等宏偉藍圖,都赫然在列。而要想讓這些項目不變為紙上談兵,借道朝鮮成為最大的困難。

而讓人費解的是,「新北方政策」並沒有明確地把日本列為合作對象國,只是在北極航道、東北亞超級電網兩個項目中提及日本。並非僅僅因為日本位於韓國東北而非正北,韓日同屬發達國家,在俄遠東開發上勢均力敵激烈的競爭可能是造成韓國天然排斥日本的原因之一。而對於這些,日本似乎也並不在乎,因為領土問題纔是他關注的焦點。

普京與韓國總統文在寅

「 以投資「換」領土

每年2月7日,都會有大批日本居民聚集在北海道,他們打起橫幅,抗議俄羅斯對日本領土北方四島的「非法佔領」,日本自1981年2月7日設立「北方領土日」以來,每年都舉行要求歸還北方領土的相關活動。2018年,已經是他們第37次集會抗議了,可領土問題的解決,仍然遙遙無期。

所謂北方領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冷戰的產物。北方領土是指位於千島羣島南端、靠近北海道根室市的齒舞、色丹、國後、澤捉四島,面積共5036平方公里。傳統上是日本固有領土,二戰前四島已有約兩萬名日本人。

北方四島

1945年9月3日,北方四島作為整個千島羣島的一部分被蘇聯佔領直至今日。過去,日本總會巧妙地利用經濟手腕不失時機地推進了「北方領土」外交。而在蘇聯解體後的今天,大打經濟牌仍然是解決「北方四島」問題最有成效的手段。

經濟專家伊萬·查克羅夫說「毫無疑問,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這樣偏遠的地區投入數十億美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積極投懷送抱的日本似乎沒有選擇餘地,自俄日北方四島問題擱置以來,倍感國內輿論壓力的安倍晉三就曾多次前往莫斯科,密集訪俄。

普京與日本首相安倍

可成效與勤快不成正比,因2013年烏克蘭危機,聯合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苦果持久漫長且並不好受,唯一的出路就是投資俄羅斯遠東地區,以換取領土談判桌上的主動權和籌碼。

烏克蘭危機

截止2016年,日本仍然穩居對俄遠東投資第一名,其次纔是韓國和中國。與日本合作開發遠東,並非沒有先例。早在1971年,日本就曾協助蘇聯在納霍德卡東部海灣建成東方港,為日本運輸所需的木材、煤炭等資源。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極度匱乏,所需石油大多從中東進口,路途遙遠且運費高昂成為日本經濟的沉重負擔。而與之隔海相望的俄遠東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大能源寶庫。

日本近9%的石油和大約10%的液化天然氣來自於俄羅斯,日本希望繼續提高這一比重。除了日本投資佔比30%的薩哈林油氣田項目,日俄還建設從俄羅斯泰舍特到納霍德卡總長為4100公里的輸油管道,造價高達55億美元。「泰納線」設計每年運輸8000萬噸石油,其中5000萬噸運往納霍德卡,然後通過太平洋運至日本,以解日本燃油之需。

當然,日本並不侷限於俄遠東沿海開發,為此,日本曾花費巨額資金購買原油開採設備,無償贈予薩哈共和國政府,並計劃修建從雅庫茨克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管道,試圖獲得遠東腹地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

此外,日本也在遠東地區廣泛佈局,先後投資了醫藥、汽車等各個領域,並在濱海邊疆區高寒凍土上培植出西紅柿和黃瓜等蔬菜。大豆和蕎麥據說在溫室中也長勢喜人,成熟後均可銷往日本。

不管是韓國,還是日本,都想在俄遠東開發上出一份力,最大的回報不僅在於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和解決領土問題,北極航道的開發可能更為誘人。

北極航道分為東北和西北航道,東北航道從東亞出發,穿過白令海峽,沿著俄羅斯北冰洋沿岸行進,最終抵達歐洲。比傳統航線省去15至20天時間,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

北極與傳統航道比較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蓋逐年減小,北極航線開發成為可能。日韓同處東北亞地區,且都與歐洲各國貿易頻繁,如果能借道北極航線北上來往歐洲,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遠東開發上多出一份力,就能在北方航道中多分一杯羹。

冰蓋變化

當然,在遠東投資過程中,挑戰和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2017年,韓國不顧東北亞國家感受,強勢部署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俄羅斯隨即對此表示遺憾,一意孤行給韓俄合作與遠東投資蒙上陰影。

薩德反導系統

而在對俄關係上起風波,日本也未能免俗,2013年烏克蘭危機後,日本加入美國等西方國家陣營,力主制裁俄羅斯,俄日關係因此降到冰點,遠東投資更是一度停滯,合作項目長期裹足不前。

不論是大國復興夢,還是進軍經濟前五強,遠東開發都不可或缺,但俄羅斯多年來的開發政策都噱頭十足,可實際效果平平。加之冷戰思維還未退去,脆弱的日韓遠東開發在動蕩的國際關係中難以經受任何風吹草動。

雪後遠東

早年間,俄遠東居民就曾在「與普京直接連線」節目中向普京總統抱怨,從莫斯科飛往遠東烏蘇里斯克的機票十分昂貴,讓遷往遠東的居民連往返探親都成為奢談。可見,讓遷居遠東的居民富裕起來,實現安居樂業,纔是俄羅斯大力吸引日韓投資的最大動力和目標。

參考資料

俄羅斯提升遠東開發戰略探析.郭瓊

遠東趨勢.尤里·特魯特涅夫

俄羅斯遠東經濟發展前景分析剖析.雷臣斌

為促進遠東開發,普京不惜開出這條件.華盾

領土爭端陰影中的俄日新型關係.沈立新、劉超美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簽約作者(200-400元/篇)

徵稿,匯聚百家觀點?

mp.weixin.qq.com圖標

更多文章

為什麼開發西伯利亞會難倒好漢普京??

mp.weixin.qq.com圖標點擊進入中國分析文章?

mp.weixin.qq.com

點擊進入世界文章分析?

mp.weixin.qq.com

專欄專覽

人文地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