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5_130626

回到日常生活后,时间过得好快,记忆也越来越模糊。

保持进度更新,今天终于要分享内观的经验了。

把这部份特别分开讨论,也是因为人生中很少有机会,有这么密集的内省的时间。

即使每当阖上眼睛进入内观时,妄想还是很多,时常不再当下,

但,身体感受的经验,确实是很新奇的。且听在下娓娓道来~~

(P.S. 内观中心的景物很单纯,拍摄的照片都用尽了,此后的更新用的都是旅行景物代表心境唷~)


日程简介

除了前一天的报到日,最后一天的结训,内观十日大部分都是依照这个日程进行。
少数如第四日正式教授内观法时,下午会更动课程长短等,基本上大同小异。

早上4:00清晨起床钟
      4:30~ 6:30在禅堂或自己房间禅坐(5:50~葛印卡老师唱诵)
      6:30~ 8:00早餐及休息
   *8:00~9:00禅堂共修
      9:00~11:00依老师指示在禅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11:00~12:00午餐
下午12:00~ 1:00休息(可向助理老师个别请益)
      1:00~ 2:30在禅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2:30~3:30禅堂共修
      3:30~ 5:00依老师指示在禅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5:00~ 6:00茶点
   *6:00~7:00禅堂共修
      7:00~ 8:30葛印卡老师开示..(看录影带或听录音带)
      8:30~ 9:00禅堂共修(老师指导次日禅修技巧)
      9:00~ 9:30问题请益或回寝室就寝
      9:30就寝--熄灯

(刚开始真的很难记起来,尤其我又是有点很爱订计划的人。
 不过其实每天餐厅门口都有告示,多看几次就熟悉了。)


照表操课的开始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是第一天吧!

必须面对自己内在害怕跟不上进度的这一面,以及求好心切的挫折,
例如:必须精进,挺直腰杆,认真听讲等等,完全忘了一开始的初衷是开放的学习。

反倒生理层面,除了要熟悉长时间的静坐,会有意料中的不适外,不会特别不舒服。
早起不难,只是4点半~6点半的时间静坐,很难不昏沉。
休息时间也很多,三餐后都有休息,可以利用时间洗澡洗衣小睡。
因为自己吃素一段时间了,所以餐食很适应,清淡可口。
晚上也蛮好睡的,高密度的集中精神内观,其实会很累。

以上,简略的说明概受,现在来谈谈十天中各部分的变化吧。


生理时钟的校准

20150616_100035
(练习,把每天分成一个一个片段的前进。)

前文说过,个人早起不难,那是因为长期的晚睡,与不规律的睡眠时数,意志力的展现。
在十日演进中,我发现,这样的生活作息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回归日常生活将近一周了,我开始习惯早睡,平均6~8小时的睡眠时间。
虽然无法4点起床,但大约都会7点前就清醒,且睡眠品质颇好。

身体有需要才吃

课程开始的前三天,我都是餐餐吃,依照自己以前的习惯及饭量。
可是第四天清晨早餐后出现轻微的腹泻(不会不适的那种),
开始有想减少进食的感受,可能是长时间的静坐内观,
减少了很多心思的劳动,对食物的依赖降低许多。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试著晚餐或早餐在想吃的时候才吃,
如果有轻微的饥饿,但不是真的想吃东西的那种状态,
我就会用中心提供的黑糖泡水来喝。

就这样一直到课程结束,一直维持一天1~2餐的状态,
我发现,静坐时身体的不适有减少许多,
专注力是没有提升太多(我太会妄想了~XD),
但好像可以比较快回到觉知感受的状态。

除此之外,我觉得少食也多了更多休息时间,
所以我开始会在园区走动,观察自然,不急著回寝室休息或沐浴,
身心也开放,松懈许多。

20150616_101641
(享受美食,身心都有需要时,才更美妙。)


放下紧张的心

参加课程前,内观最吸引我的部分就是"完全的静默",
心想,「可以完全沉浸在内在世界十天,多么美好呀~~~」
(完全就是一个梦想家喜欢胡思乱想的习性~哈)

结果没想到报到当天就开始面对了自己的焦躁,
太早打扫完无事可做、室友还没来好无聊、晚点要做什么?完全没头绪......
原来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无时无刻在计划。

第一天的课程开始了,努力熟悉(依旧对未知紧张),奋力精进(靠意志力苦撑)。
有趣的是,晚上的开示,葛印卡老师就解答了我的疑惑,
我们来此,不是折磨自己的,如果因为自己做不到,而升起噌恨心,犹如火上浇油,
反而失去了内观休息的原意,这才点醒了我。

也是因为这样,往后的九天,我转换了姿态。
所有的努力,都在尽可能平静的心,可负荷的状态下进行,
渐渐地有了进步,无法想像自己竟能完成,维持同个动作持续一小时的静坐。
20150614_133035
(担心好沉重,让心落下大大的泪珠)


开启了与身体的新对话

之前也有学过一些冥想、静坐等身心灵的对话方式,
但内观较特别是完全专注在"身体的感受",是强调"亲身体验"的方法。

因此,以前静坐时,当身体有不同的感受时,
我可能会主动去追踪这感受的起因、猜测由什么情绪或经验引发等。

试过了内观,我发现这个经验,让我学会了"被动"对话,
即使是"主动"的去扫描身体的各部分,但任何感受都必须以"平等心"看待,
不起"贪爱"(喜欢),"噌恨"(不喜欢),就只是感受,感受只是感受。

在亲身体验中,保持观察,观察感受,进而发现它的生灭。
感受出现,感受又消失了;感受强烈,感受细微;感受舒服,感受不适。

在这个过程中,每日的开示的提醒,每次静坐时的引导,老师都一再的重复这些中心思想。
不知不觉的,我开始享受疼痛,并在疼痛中看见了很多痛觉的层面,
虽然不是完全都可以承受的,但即使我无法承受,也不会再责怪这样的自己,
少了自责、挫折也就减低许多,感觉多了一些正向力量。

我想这已经解答了来此前的疑问吧!

「为何我总是如此疲惫?」
「原来我把剩余的力量用在"批判不够好的自己。"」
20150614_133014
(我想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亲爱的身体辛苦了!)


内观究竟学什么?

如果单就技术方面,就是"观察",并不起"反应"的"经验"身心。

随著日程的演进,我们前三天学习观察呼吸,
观察的范围从鼻腔内到人中区域>鼻孔进出口至上唇的区域,渐渐的缩小。

第四天才开始内观,观察身体感受,
从头到脚一部分一部分的感受>对称的感受>全身扫描等等,循序渐进。

最后课程结束前一天,练习慈悲观,分享我们的平静喜悦给众生。

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习越来越细微的观察身体感受,
但课程的重点其实是亲身体验,所有的事物唯有经历过了,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在十日课程中,遵守中心的戒律、日程,使用教授的技巧,
就是为了营造身心进入这项学习的环境,当这些外缘的影响都降到最低时,
才有机会真的去看见我们真实的内在,生起灭去的妄想,身心如时真实状态。

透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痛苦的原因,而不只仅只是意识上的认知。


我学到了什么?

这是个人的体验,所以仅供参考。

即时表达感受:

既然万事万物都像身体的细胞粒子一样不断生灭,抓不住也无法控制,
当我们有了感恩的心、欣赏的意念,何不在当下好好的表达。
以前这对我来说好难,甚至因此错过了许多,不知为何,现在好像容易许多。

尽力而为:

意识层面,一直是知道这部份的,但起心动念,总是忍不住求好心切。
这段时间深刻的感受身体后,真心觉得,够了够了~

努力实现:

这是在我可爱的室友上学到很宝贵的一课,揹著大包包,一个和我同年的小女生,
已经环游世界一年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振奋人心的呢?好感谢她出现在我生命中!!

发现每个人的优点:

会讨厌疼痛,就会讨厌不喜欢的特质,因为身心经验过了,
感受就是感受,个性就是个性,即使无法广纳百川,依旧有喜好。
但能发现更多以前没注意到的每个人的特质,我觉得很棒。

过好我的人生:

再怎么难舍的都会过去,这任谁都知道,但真的能舍吗?
花点时间体验,不敢说过去皆以抛,不过确实有些部分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

发现新课题:

梦想也是种贪爱,尚未经历,于是仍想一试,
还没走过,怎能说我不再眷恋沿途风景呢?是吧!
20150615_182805
(携带著含蓄的花苞与盛开的花朵,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与凋谢。)


写在内观之后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能因缘合和相遇不易,我们都有各自的路要走。

不敢推崇这个课程有多殊胜,但若你也像我一样被触动吸引了,

真心建议姑且一试,不同的生活方式,虽然未必受用一生,

但确实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带来转变的,而且总是来的如此巧。

20150615_182541
(又走过了一段风景,心满满的。)

目前,我仍在试著著个方式。

或许,会再有Part 4,分享一些结束课程后的生活。

但关于这十日课程内容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啰~

感谢抽空阅读,不管你是否因此而参加课程,祝福每位因为这些文字而结缘的你。感恩

~~~以下,附上个人此次内观行的其他分享~~~

[心旅行]2015.6.3~6.14 内观十日行 Part 1-观照自身,展望世界(缘起) 
[心旅行]2015.6.3~6.14 内观十日行 Part 2-熟悉的新生活(内观日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