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女子技術男性化都是中國女乒一個積極倡導的技術發展潮流和理念,指的是女子技術應當朝著男子技術的發展方向改進,從而增加女子選手在技術層面上的威脅,從早期的李菊到後來的郭躍李曉霞,再到如今的丁寧劉詩雯身上都有著女子技術男性化的影子,也正是女子技術男性化推動了中國女乒技術的發展,使得中國女乒能夠長久地矗立在世界之巔,作為女子技術男性化的兩位傑出代表,李曉霞和郭躍兩人在技術風格、機戰術意識上都有著明顯的男性化色彩,名號響噹噹的兩人究竟誰的打法更男性化這個問題,其實技術男性化只是個趨勢,並沒有鮮明的刻度,兩人只是風格不同而已。

從郭躍來看,郭躍的打法靈氣十足,從出道起郭躍的打法就以兇狠且富於變化著稱,郭躍有著被男隊員稱道的發球和前三板小球技術,前三板的巨大優勢又進一步幫助郭躍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正手全台進攻的優勢,在巔峰時期郭躍的全台移步正手拉球,即便是張怡寧都很難防得住,可見郭躍的進攻質量之高,可以說郭躍的技術男性化體現在小球嚴密、正手能力突出上面。

李曉霞的打法則與郭躍截然不同,李曉霞的打法突出的是兩面均衡前提下的綜合質量高,如果說郭躍較好地結合了速度和力量,那麼李曉霞則是將速度、力量和旋轉融為一體,整體擊球質量更接近於男子選手,進攻的威脅更大,此外李曉霞在進攻的技戰術上也相當先進,諸如擰拉之後銜接反手快撕、接發球主動送長之後側身反拉、反手位上旋球的反拉等等。

可以說郭躍和李曉霞兩人都是女子技術男性化的傑出代表,只不過風格各有側重而已,並沒有說誰的打法更加男性化。


郭躍是女子打法男性化的先行者,李曉霞是女子打法男性化的集大成者。郭躍的時代還是張怡寧的天下,防守為王,防守反攻能力突出,小郭躍的身體條件也不適合男性化路線,小胳膊小腿的,而且傷病和心態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制約了她的發展。而李曉霞最早是靠反手出名,正手偏弱,但是就像李隼教練說的,曉霞是個勤學苦練的好孩子,一直在加強自己的正手能力,而且12年以前一直被詬病的心理素質在倫敦也實現了突破。兩場最經典的戰役就是奧運會上對福原愛,12年女團決賽第一分福原愛雖然輸給了曉霞,但是至少是1:3輸的,中間還11:9贏了曉霞一局。四年時間過去,愛醬還是那個愛醬,曉霞早就脫胎換骨。16年里約奧運會女子單打半決賽把福原愛打爆種的那場完全就是個男運動員家暴的即視感,打球都是先出力量旋轉最後才出速度,根本不跟你打近台快攻四局才讓福原愛拿9分。有次比賽曉霞和一個中國隊男二隊的隊員打,還4:2把人給贏了,當時我就覺得,這要麼是磕葯,要麼真的是牛逼爆了,要知道以前王楠張怡寧打贏省隊的男運動員都困難啊,所以曉霞在郭躍的基礎上把男性化發揮到了極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