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張

時隔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國內院線終於迎來了好萊塢科幻大片,

不知道這個週末,小夥伴們有沒有《哥斯拉2》的觀看計劃,按照慣例,紅顏秀影的週末影評來了。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2張

早在1954年版本的《哥斯拉》中,

這種200萬年前侏羅紀時代存活下來的中古生物,因為原子彈的輻射影響而重新覺醒,並且因為戰爭遺留的核輻射而威力大增,

順理成章,哥斯拉成了更具破壞力的恐怖怪獸,在日本南海作亂,襲擊當地村落,

哥斯拉因為破壞性和毀滅性,人類的命運懸於一線。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3張

隨後,到了1998年的版本,則由美國接過導筒的《哥斯拉》開始出現,

由戰爭遺患轉變成因為頻繁核試驗所導致的變異,而這次被威脅的中心也由日本東京轉移到美國紐約。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4張

再到2014年的《哥斯拉》,哥斯拉為代表的巨型怪獸席捲而來,

究其原因就是從日本覆蓋到美國,頻繁戰爭,核實驗,核電站污染所有這些人類的污點,都匯集成哥斯拉誕生的原因。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5張

而在美國版的《哥斯拉》中,哥斯拉的習性也有了質的變化,

它不再是敵人而是朋友,是和人類肩並肩,並幫人類鏟除其他巨型怪獸,維護世界和平的存在。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6張

直到《哥斯拉2:怪獸之王》,

哥斯拉堅持不懈的打怪獸就成了翻來覆去的炒冷飯,而重頭戲部分則從哥斯拉移到三個頭的王者基多拉身上,

基多拉的無差別攻擊方式,暴虐的屠戮方式,三條長長的脖子,巨大的蝙蝠狀翅膀和兩條尾巴十分駭人。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7張

尤其是王者的基多拉,所噴射出的火焰,能輕而易舉的扳倒還未進化前的哥斯拉,

基多拉也是自始至終從未和哥斯拉聯手過的巨型怪物,它暴虐的性格決定了它要麼是王者,要麼被毀滅,而

哥斯拉則通過不斷地進化以及人類的助攻才得以迅速強大,戰敗基多拉。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8張

一哥斯拉的進化史。

哥斯拉的怪獸形象來源於日本,隨後在全球範圍內發揚光大,

自1954年首次在電影《哥斯拉》中現身後,至今,哥斯拉已經衍生成一個全球性的文化符號,

由哥斯拉所延伸的遊戲,小說,漫畫,電影,周邊琳琅滿目。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9張

初代的哥斯拉,是一個兩萬噸的橫亙於海棲爬蟲類和陸生獸類的中間形態生物,

因氫彈影響而出現於地面,在太平洋上襲擊貨船,最後登陸東京,造成巨大騷動,

初代哥斯拉的攻擊方式為白熱光和撕抓,

隨後發展到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哥斯拉直到美國版哥斯拉。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0張

哥斯拉從體重,體型,外觀及攻擊方式得到不斷精進,

哥斯拉的攻擊方式也從白熱光進化到放熱射線和靈活的身體搏擊,

哥斯拉的進化史也是人類社會對地球破壞的隱喻,

對核輻射能量的大量索取,越來越多從全世界各地崛起的異性怪獸,都暗示着人類社會對地球毀滅性的破壞。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1張

直到需要依靠破壞元祖哥斯拉來進行重建,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用毀滅來拯救毀滅,用破壞來修復破壞,用滿目瘡痍來重建滿目瘡痍,

這一方面彰顯了人類思維下的自信和掌控力,一方面也是對人類在現今嚴峻形式下的無力反抗。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2張

二 聖母婊=心繫地球。

從上一部延續過來的艾瑪博士,在喪失愛子之後的表現可謂“不瘋魔不成佛”,

她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讓世界恢復和平的妙招:

那就是夥同他人喚醒全球各地的巨型怪物,通過它們將世界進行毀滅性打擊,從而恢復生態平衡,

也可以使得地球實現重新的資源分配,而人類也因此可以重建家園。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3張

一直打着心繫地球口號的艾瑪博士,老公不要,兒女不管,

一心想着拯救地球,卻成了毀滅地球的元兇,

因為她的愛心泛濫,拉頓,魔斯拉,以及大反派基多拉相繼復蘇,為毀滅添磚加瓦,

而這時候,艾瑪博士突然觀念一轉,發現了自己的邏輯漏洞,開始心軟,否定自己用毀滅實現重建的殘酷方式。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4張

而這時候,她甚至不再關心在怪獸襲擊下拚命奔逃的普通人,

而是竭力去找尋她逃跑的女兒,從拯救地球到拯救女兒,艾瑪博士從女英雄逐漸縮小到普通母親,

或許艾瑪博士的瘋狂舉動和復活怪獸旅程讓她明白了大家正是由小家構成這個樸素的道理吧。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5張

倒是飾演艾瑪女兒的“小十一“在情感部分更具有說服力,

她周旋於父母之間的為難和兄長喪生的悲慟,都撕裂着這個尚未長大的驅殼,她從聽從母親到自我意識的召喚都和巨獸的覺醒之路有異曲同工之處,

巨獸的覺醒也似乎是一個叛逆的少年離開了父母的控制,靠自我去找尋生存之路總之。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6張

《哥斯拉2》的邏輯硬傷依然遍地都是,

好在哥斯拉大戰怪獸的場面和音效足夠浩瀚,為這部爆米花電影拉回一成。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7張

三哥斯拉的隕落。

五年前,由加雷思愛德華茲導演拍攝的《哥斯拉》,以9300萬美元的首映成績大獲全勝之後,

怪獸系列就從《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哥斯拉2怪獸之戰》輪番上,

而此次的《哥斯拉2》,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哥斯拉》的口碑,

片中戲份吃重的中國演員章子怡也說明瞭《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票房傾斜,它的市場也越來越去迎合中國人的口味。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8張

怪獸之王相比之前的怪獸電影,

是第一次把巨獸放在了第一位,人類徹底讓出了主角的位置,

人類更多時候只是作為連續劇情,報幕和背景板存在的,在這種語境下,人類面臨滅頂之災時的無力感才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19張

但這種迎合也未必都是善意,

這一部更傾注於光影效果的哥斯拉,敘事混亂,故事推動僵硬,整個世界觀也是崩塌的,

如果只依賴於怪獸混戰的龐大動作場面,也未必還能贏得中國人的票房。

從日本走到美國的「哥斯拉」,從故事和新意上,都無法延續! 新聞 第20張

中國的觀影審美在五年間已經極速成長,

《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一系列佳品阿德崛起也印證了這種變化,

想要打動觀眾僅僅依靠特效已經不是大勢所趨,講好故事永遠是票房長勝的不二法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