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自89年陸續公告可使用於化粧品之美白成分有13種,

      其使用濃度限量、用途如下表所示:


         The Image

        上述成分均以一般化粧品管理不需辦理上市前查驗登記。

         出處 行政院衛生署 食品藥物管理局

              http://www.fda.gov.tw/faq.aspx?faqsn=247&keyword=&classifysn=131

 


         還有<<化粧品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基準 (2011/12/01)>>中的一種美白成分

         須依法申請登記查驗  

          white  

          出處 行政院衛生署 食品藥物管理局

               http://www.fda.gov.tw/files/list/化粧品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基準20111201.pdf


    

主要作用機制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抗氧化

Kojic Acid

螯合銅離子,使酪胺酸酵素不能活化。

Ascorbyl Glucoside

抗氧化,阻止黑色素自然氧化反應發生

Arbutin

競爭酪胺酸酵素的作用位置

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

抗氧化

Ellagic Acid

抗氧化,也能螯合銅離子

Chamomile ET

抗發炎

Tranexamic acid

抗發炎

Potassium methoxysalicylate

去角質

3-o-Ethyl Ascorbic Acid

抗氧化

5,5'-Dipropyl-Biphenyl-2,2'-Diol

阻止酪胺酸酵素成熟

Cetyl Tranexamate HCL

抗發炎

Rhododendrol

抗發炎

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

抗氧化

參考:<<美白成分的簡介>> 楊錫坤博士 http://www.ihopebeauty.com/zh/qa/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