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仇視「是源於鄙視,是"鄙視"的程度加深。近三十年來,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已從三十年前的奉獻精神轉為功利趨向。在以"奉獻"為精神主流的時代,教師和醫生因為有信仰,即使沒有報酬,但也樂於工作,甚至無怨無悔地加班加點。八十年代末制定了職稱制度,看似是對教師和醫生的工作有了明確的評價標準,其實不科學、不公正的評價體系讓投機鑽營者佔了上風,老實人的默默奉獻反而不被肯定。久而久之,老實人寒心不再默默奉獻,投機鑽營者名利雙收但能力有限不能獨擋一面。這種情況表現在教育,就是教師看上去惰性十足,或是個別教師開課外補習班,讓家長、學生不滿,構成師生矛盾;表現在醫院,就是醫生職稱和能力不匹配,常出醫療事故,構成醫患矛盾。


為什麼曾經捧得高?是因為教師與醫生值得尊重!

為什麼如今有人仇視,不是教師與醫生不好了,而是他們的收入相對高了些,狹隘的人總是認為付出者就應該付出,不應該要回報!

也有人會說,是因為這兩個隊伍中出現了害羣之馬……情況一定屬實,只要是隊伍,就會有害羣之馬……所以這個觀點牽強了。

古代說,鬥米恩,升米仇。就是少給時感恩,天天給了就覺得應該的了……

我們不應該助長這些不懂得感恩的人。更不能認為人家收入高了就不去感恩,或者面子上感恩,私底下仇視……

我見過幾次這樣的人,至於什麼場景就不說了!這樣的人對於我的感恩反而持有極大的意見……我給出了三點回饋意見:

一,教導我們成長的人(包括醫生,只是他們教導我們的身體良性循環),他們應該得到高額回報,回報纔是積極有效的循環,對於我們的繼續學習,與其他人的繼續學習,都要好處。相反,沒有好的循環,社會更不發展!

二,學習是需要狀態與心態的!我認為最好的學習是帶著感恩之心學習,才能得到積極正能量的學習,相反的學習,急功近利性的,這類人學了很多,長期有效的進步是難的。

三,我們的學習態度是榜樣,我們的子女、朋友、員工會向我們的態度學習。我們有了好的子女、朋友、員工,我們何樂不為?


我來回答下。

教師和醫生在全世界都應該是備受尊重的職業。1990年之前,在中國這兩個職業也非常受尊重。可現在出現了問題,這兩種職業不但不受尊重,反而有民憤啦。問題出在哪裡?我記得有人說過,中國在兩個最不該掙錢的領域掙錢了,這兩個領域就是公立教育和公立醫療。

首先談教育。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育的重要性勿用言表!然而現在教育的各種不公,各種亂象也路人皆知。教育資源過度集中,各地區偏差大,學區房貴,補課貴,各地區大學地方主義等等,使各家長人力財力都很難支撐。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兒童很多,這些都是大的社會問題!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不外兩個,一是國家公益投資不夠,二是利益!也就是教育成了謀財的工具。

再說醫療。看病貴,看病難,國家說了很多年,醫改了好多年!可結果還是看病越來越貴,越來越難!醫改是個大難題。醫生收紅包,收回扣。醫院要掙錢。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小醫院沒患者,大醫院患者過多!多的住不下!葯價越來越高,經典低價葯沒人生產……原因在哪裡?一是醫院自負盈虧。既然公立醫院不再是純粹的公益性行業,要自負盈虧,那麼醫院為了生存,必然會企業化經營,必須盈利,從而導致醫院唯利是圖。看病能不貴?二是大夫基本工資低,博士,主任醫師基本工資也就5000多,每日忙的要死(大醫院),只掙這點錢誰願意幹?大夫也是人,也要過好日子,怎麼過好日子?錢!所以紅包回扣也就不稀奇啦。既然有回扣,就會多開藥,看病就會更貴。但有一點,正規醫院大夫看病還是以看好病以第一目的,順便纔是掙錢。所以說,制度纔是造成教育和醫療問題的根本原因。


你說的曾經被人仰視的醫生和教師都是三十多年前的醫生和教師。

我不是醫生,但是我小的時候生過一場大病,急性黃疸型肝炎。四歲的我獨自住在傳染病醫院裡,整整六個月。在我的記憶中,護士阿姨戴著大口罩,雖然只露出一雙眼睛,在我心裡那就是媽媽的眼睛。她們每天給我梳頭,洗臉,喂葯,讓孤獨的我不再哭泣。出院的時候我真捨不得離開她們……那時候的醫護人員是病人的希望,是比親人還親的人,因為他們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是真正的救死扶傷的恩人。

現在的醫生護士仍然在救死扶傷,卻少了與患者之間的相互信任,彼此心存芥蒂。醫生但求無過,患者對醫生缺乏信任。醫術精湛德行高尚的人似乎少了。

本人就是一名教師,並且從教近四十年。以前的我可以把調皮的孩子領回家,像教育自己孩子那樣調教他。有的時候孩子在家和父母頂嘴,家長會把我叫到他家裡批評孩子。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直接拿著卷子到我家要求講解……沒有金錢的交易,師生關係很親密。我曾經給我班上的很多學生織毛衣、手套和圍巾。

我生病住院的時候,病房裡天天都有學生來看我,把別的病友羨慕的不行。

那時候,我批評學生沒有瞻前顧後,只要批評的對,不用擔心有家長告我,有時候急了也照屁股上拍一巴掌,孩子也不記仇,家長也理解,他們知道,我是為孩子好呢。

過去開家長會,點著名字訓,一點兒都不留情面,家長回家真配合,孩子的毛病真能扳過來……現在開家長會,為了顧全家長的面子,只表揚,不批評。校長叮囑我們,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千萬不要激怒家長……搞得我們畏手畏腳的。學生犯了錯誤,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孩子家長都不幹,搞不好還會弄得自己很被動,很麻煩。學生可以任性地施放他的個性,老師只能妥協,處處忍讓,乾脆,隨他們去吧。

但是,每個家長又都希望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一但不能達到目的了,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視、委屈、冷落了,就開始找各種理由發泄情緒,而老師就成了最直接的目標。

特別是教師隊伍中的不良分子的失德行為更加劇了人們對教師行業的忿恨和鄙視。加之社會輿論的導向,使得不瞭解教師工作性質的人對教師越來越不滿。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你不可用昨日之眼光看今天,也不可用今天之想法想昨日。

在昨日,國家處於被壓迫階段,國人的愚昧使這個困境對他們來說顯得很一般,那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是天生的奧特曼心理,是絕對不甘示弱的,要拯救。怎麼救?找老師給他們開眼唄。於是,老師在內個時代實際上有比單純的教書育人更重要的使命;戰爭我們也經歷過,我就不做贅述。很簡單,我們要用人家,不說點好話,人家怎麼肯任勞任怨?

如今呢?形勢大不同了。人們各有各的想法,甚至有些人可以用精明來說了,「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我纔不信」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更多得想把自己的被動地位變主動;其二,人們常說物以稀為貴,現在老師、醫生一抓一大把,早就不喫香。選擇權的不斷增強使人們覺得失去他們任意某個人並沒有什麼損失;其三,應該是人們變得更世俗、更實際了吧。什麼靈魂什麼心靈,有錢來得實在嗎?這一社會風氣的蔓延,我們變了,老師、醫生們也變了。

最重要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因果關係。正因為我們以前把他們抬得太高了,所以他們現在不以為然了。通俗點說,以前過於給他們臉了,現在他們剩下得只是被打臉。如果我們都能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就覺得他們沒啥,他們也沒啥可以炫耀。但是,這確實我們這個國家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觀念,歷史是不可改變,能改變的也只能是我們。但恕我直言,難。


第一,以前維權意識不強,都是國家單位私人無法告到別人,因此有的過了就過了

第二,現在有的老師和醫生的確就是賺錢為目的,只是有的是,就被媒體無限放大,全部挑選一些極端例子來無限放大

第三,任何人賺錢不是目的,關鍵看你怎樣賺錢!比如我們的教師可以去補課,但是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後而不是課堂上內容不講到補習班裡講課!還有對於之前的偽命題我不想說,什麼回去讓你家庭教師教你,家庭教師教不教是別人的事情,你需要做好教育工作,學生不適應你,可以開小竈來補充!醫生憑你的手術和治療應該收費,但是不是什麼病就是一大推的檢查,什麼病都是選用高價錢藥品,所以取消藥品加價提成我認為是正確的

最後,現在學校我不太好評論!但是醫師有的就是靠關係進去的,成績不好,學習賴怎麼能成為好醫生?還有有的教師的確應該放下教鞭,因為根本不懂教育學知識


謝謝你的邀請:

無論人們對醫生、教師這兩種職業怎麼詆毀,怎樣貶低,但我認為這兩種職業在普通老百姓眼裡,還是羨慕的,還是千方百計想謀求的職業。這不光是人們對這兩種工作認為體面,輕巧,工資高受人們尊敬外,這裡還有傳統的東西,那就是古人說的,不能做良相,就做良醫和教書育人的先生!

儘管這幾年醫患關係緊張,出現了一些襲醫現象,但是那畢竟是極其少數,極其個別的事例,也是因為有了手機、多媒體才散佈的那麼快,那麼廣,但還是極少數!總的說醫生這個職業還是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至於醫患關係的緊張,這主要是人們認知的偏激所制,在他們認為醫生可治百病,而且是能妙手回春仙人,他們能包治百病而不能出一點問題!一但出了問題不去分析原因,只是一味的埋怨,就產生了醫患關係的緊張!

這裡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前些年一些醫生利用手中的權力,索要紅包,喫醫葯回口、開人情方留下的極其惡劣的後果!現在看來這些狀況基本杜絕了。

至於說到老師,現在的老師不好當,主要是各家就那麼一個孩子,幾個老人寵著他們,從不責怪他們,在家就養成了那種唯我獨尊的霸道習慣,受不得半點的委屈,所以老師也不敢管,不管家長不滿,管了誰家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不滿,老師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在加上一些老師的不檢點,收好處,收學生的補習費等等,也極大的影響了老師這個職業的光輝形象!

儘管如此,但作為普通老百姓還是挺看得起、挺羨慕這一職業的,如果自己的孩子們能當個醫生或者當名教師,那還是謝天謝地,阿彌陀佛的!


我是焊工。前幾天要審核焊工操作證,去體檢。拿著體檢表,就到一醫院去體檢。自己不熟悉體檢流程,在繳費時問了一下。指了個方向。過去一看,有個牌子,體檢室。拿著表格就找醫生。醫生讓我給胸腔照了一下。在拿回體檢表時,看還有很多項是空白。就問醫生,別的不檢驗嗎?不檢查。事後才知道,是這兒不檢查。要到別的地方在檢查。拿回體檢表就到審證的地方。當時工作人員就說,沒檢測完。所有的項都要檢測。我又拿著表格去醫院打醫生。醫生回復,這些不檢測。我說別人說了體檢表格中所有項要全部檢測。醫生說,已經檢測了。我說別的項目還沒檢測。醫生又答,你去問一下,檢測的項目弄清楚了來。害得我又打電話詢問。得到答覆是全部檢測。要蓋工章。我說醫生也不知道要檢測那些項目。審證工作員說,那你就在問問醫生吧。我又跑到體檢室問醫生。醫生很不耐煩的說,我已經給你檢測了。我說別的項還沒檢測。醫生生氣地說,我只檢測這一項,別的項,要到別的地方去檢測。當時我都傻了,寫個體檢室幹嘛!體檢請進,是這個意思嗎?我壓著火氣,問了一下,別的項目該到什麼地方去?醫生生氣地說,我怎麼知道?我是扭頭就走了。真想到別的醫院去!又怕這是指點醫院。又壓著火氣,到大廳詢問。詢問時,遇著不好心指點我該到什麼地方,怎麼走。這就是醫生,我也不知道該用什麼心情來表達?難道醫生當時不會說,我這兒只檢測這一項,別的項目要到別的科室檢測。不就諧大歡喜了嗎!看來,大爺,當習慣了。我也是大爺。只不過我是農民大爺…


首先說一點,仇恨老師和醫生的畢竟是極少數,至於原因很好解釋。

先說老師,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一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坐到更靠前的位置,或者想讓孩子當班幹部,或者想讓老師更多的關照自家孩子,比如課上多提問,多給予輔導等等,逢年過節給老師送禮。接下來更多家長跟隨,形成風氣,老師的師德的也迅速滑坡,畢竟如果按金額來說,一年下來也許不低於正常工資收入。

還有一個社會背景必須注意,就是日益瘋長的房價,當教師和醫生通過正常工作獲得的收入不足以買房時,自然就會在各自職業上謀取更多收益的途徑。於是教師開始發展課外補課,甚至於很多老師課上不認真講課,重要內容一定要放到課外補課時才講。一個暑假每個孩子一兩千塊錢補課費,輕輕鬆鬆收入幾萬塊錢。

而醫生呢?眾所周知中國有一個龐大的醫藥代表羣體,與醫生形成緊密合作關係,通過給醫生送回扣或者說提成推銷藥物,電視臺也做過暗訪,屬於非常普遍的現象。而非常常見的誤診,以及花費了很多錢沒治好病的情況更是不可勝數,所以引發醫患糾紛就非常正常了。

綜上所述,蒼蠅不叮無縫蛋,湯之所以不好,裡面還是有老鼠屎的存在。


為什麼如今醫生和教師越來越招黑?

曾經有一段時間,媒體和社會輿論對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行業天天粉、拚命吹、使勁捧。

醫生是什麼?白衣天使啊!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妙手回春,仁心仁術,譜寫生命交響曲的人!

教師是什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於是這兩個職業被神聖化,捧到了一個絕大多數人都達不到的標準。久而久之形成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種職業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就必須是道德模範,不能有一點瑕疵和過錯。這方面,過分誇大這兩個職業的媒體真的得負一定的責任。

由於輿論的引導,社會上自然會對這些被捧起來的職業格外關注,但這無疑是把醫生和教師架在火上烤。問題是各行各業都是一樣龍蛇混雜,有無私奉獻之輩,也有偷奸耍滑之徒。醫生和教師隊伍裏都有好有壞,但更多的其實就是普通人。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許許多多負面新聞開始被挖掘出來廣為人知,人們尤其反感醫生收紅包、教師開補習班這種不良現象。巨大的落差導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愛之深,恨之切!

網路傳播信息的特色就是大眾的思考容易被情緒裹挾,只剩下隻言片語攛掇起來的憤怒,別有用心的人只需要抓住某個點隨意捏造,大家就一哄而上,站在道德制高點,肆意謾罵。

謠言傳起來比什麼都快,有人黑醫生?我也黑!有人黑教師?我也黑!網路時代的可怕之處,在於很少有人關心真相。現實中的貧富差距過大,相當一部分人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總要有個宣洩的渠道,反正黑你們也既不需要成本也沒什麼危險性,那就使勁噴吧!

我們的世界其實不缺泛濫的善良,缺的是理性的思考和剋制的行為,不良現象大家都要抵制,但默默奉獻的醫生和教師還是不少的,沒必要順帶把整個醫生圈子和教師圈子都罵一遍。

醫生也好,教師也好,都是普通人,無需求粉求贊,只求不黑不噴,你說是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