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豐苓、盧臺華發表於2011年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 

國中融合教育中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普通班同儕霸凌經驗之研究─以一所國中為例

 

現階段臺灣身心障礙國中學生主要是安置在融合教育環境與普通班同儕一起就學,然相較於普通班學生,身心障礙學生有較高的比例遭受同儕霸凌。故本研究以探討國中融合教育中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的現況及原因為目的,瞭解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行為、感受、因應霸凌的方式及遭受霸凌的原因,作為未來防制霸凌輔導方案的參考。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透過與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導師、霸凌學生及較不排斥受凌者的普通班同儕等人訪談,並輔以檔案文件及觀察,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的現況主要是遭受到肢體霸凌、言語霸凌及關係霸凌等傳統校園霸凌類型;且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在班上是不受歡迎的人,遭受到班上大多數普通班同儕霸凌,依霸凌行為大致上可分為顯性霸凌學生,其人數較少、霸凌行為明顯者;另則為隱性霸凌學生,佔全班人數眾多,不僅姑息霸凌行為亦有進行較為隱微霸凌行為者。在遭受霸凌的感受及因應方式方面,身心障礙受凌學生會有負面感受,主要採取因應霸凌的方式主要有自言自語表達不滿、當下反擊、報告導師及不回應等四種,但無法有效減少霸凌進而產生無力感。

此外,遭受同儕霸凌的原因方面,發現霸凌的背後其實是有多方複雜的原因所共生,如身心障礙受凌學生本身各種學業相關表現不佳、舉止怪異、社交技巧差、幹擾上課、未能遵守團體秩序等影響他人行為以致成為班上不受歡迎的人,激發同儕霸凌行為。加上導師以「弱化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引發同情」的方式處理霸凌問題,可能會貶抑身心障礙受凌學生,使其與普通班同儕的勢力更顯得不均等;另以「小事不處理、大事才處理」的方式處理霸凌行為,可能會增加霸凌處理的難度及成效;還有導師有的會以言語責備等負向管教方式,可能成為同學仿效對待身心障礙受凌學生的方式。此外,亦發現資源班所提供服務,無論是以影片賞析或學習單教導社交技巧或是學科加強內容的特教服務,皆未能直接改善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情形;且有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因接受資源班服務的標記作用而遭受同儕異樣眼光並排擠。最後則是當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難以融入普通班級,班上已形成一股冷漠姑息氣氛將受凌學生視作圈外人時,更多同學不想對受凌學生表示友善以免也遭受同儕排擠,讓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在班上更顯得孤立。最後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