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 (FB-US) 週三 (25 日) 盤後公佈第二季財報,營收和全球每日活躍用戶數量均遜於預期,盤後重挫 20% 以上,以週三收盤價計算,臉書市值瞬間消失 1230 億美元。

Q2 財報重要數據

-- EPS:1.74 美元 vs. 1.72 美元 (Thomson Reuters 調查的分析師共識預期)

-- 營收:1323 億美元 vs. 133.6 億美元 (Thomson Reuters 調查的分析師共識預期)

-- 全球每日活躍用戶人數(DAUs): 14.7 億人 vs. 14.9 億人 (StreetAccount 和 FactSet 的估值)

-- 北美 DAUs: 1.85 億人 vs. 1.854 億人 (FactSet 的估值)

-- 歐洲 DAUs: 2.79 億人 vs. 2.794 億人 (FactSet 的估值)

-- 平均每用用戶營收 (ARPU): 5.97 美元 vs. 5.95 美元 (StreetAccount 和 FactSet 的估值)

臉書表示,包含 Instagram 和 WhatsApp 在內,旗下所有 app 合併每月用戶人數 25 億人。

雖然臉書特定的全球 DAU 率年升 11%,其中以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用戶引領成長,但仍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歐洲 DAUs 較上一季的 2.82 億人下降,可能與歐盟隱私保護新法規 GDPR 有關。

臉書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在財報法說會上表示,「GDPR 對廣告營收的衝擊不大,但我們也瞭解該法規的影響在本季尚未完全反映。」即未來歐洲 DAUs 還有可能因為 GDPR 法規而再下降的風險。

雖然爆發劍橋分析公司濫用個資的醜聞案,以及假新聞議題,北美 DAUs 仍持平,但即便沒成長,該地區來自每位用戶的平均營收卻上升,自第一季的 23.59 美元上升至 25.91 美元。

臉書廣告營收預期也令人意外地不及預期,根據 StreetAccount 和 FactSet,分析師元估計 131.6 億美元,但臉書卻僅達 130.4 億美元。

在法說會上,臉書建議預期營收成長率較前一年下降,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第三季和第四季的降幅多達偏高的個位數百分比,其理由包括:臉書投資在限時動態功能上 (Stories),該功能變現程度較低,也因應 GDPR 法規和其他用戶需求而改善隱私功能,此外也因美元走疲而有匯率上波動。

臉書財務長 David Wehner 表示,「我們將隱私置於首務,持續關注我們的產品衝擊,而這會對營收成長產生一些影響。」他還預計臉書費用將較去年增加 50%-60%。

然而,社交媒體買家深信,臉書將會回彈。

Mindshare 研發長 Marco Rimini 表示,「這結果真是令人意外的利空交錯,我們認為 GDPR 只是短期的效應,還有一些公關問題產生的負面衝擊也只是短期現象,中期來說,廣告商與用戶仍會相信臉書。」

GBH Insights 技術研究負責人 Daniel Ives 認為,「雖然財報結果利多交錯,但考量到臉書自 3 月低點上漲的幅度之大,這財報會引起市場膝反射般的負面反應。但我們最終相信,廣告營收和基本的 (每月 / 每日活躍用戶人數) 衡量標準都『夠好』,且財報顯示,在劍橋分析公司醜聞案後,對廣泛基本面和用戶惡感等的擔憂只是說說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