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DRC)衛生部長卡連佳(Oly Ilunga Kalenga)4日表示,新爆發的伊波拉病毒疫情,據信已在該國東部造成33人死亡。

自從8月1日宣佈,位於東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出現伊波拉新疫情後,已有13起病例確診。

衛生當局4日發佈公報指出,雖然在這13起確診病例中只有3人死亡,但死亡總數據信已增至33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主管緊急狀況因應的官員薩拉瑪(Peter Salama)3日說,要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戰區」內控制伊波拉疫情,是WHO最艱困的挑戰之一。

他表示,在北基伍省,衛生工作者必須在超過100個武裝團體中,引領他們對疫情做出回應,其中還有20個是「高度活躍」的武裝團體。

當局宣佈北基伍省爆發伊波拉疫情之前1週,WHO和金夏沙(Kinshasa)政府才剛對稍早前在西北部的赤道省(Equateur)疫情結束表示歡迎。當地的伊波拉病毒造成33人死亡。

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4日表示,就如同先前的疫情處理,疫苗將是當局回應措施的一部份。

這波最新的出血性病毒疫情,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自1976年以來的第十度爆發,當時病毒在該國北部現蹤,並以附近的一條河流來命名。

伊波拉出血熱堪稱全球最可怕的疾病之一,極端病例會導致內臟、口、眼或耳朵出血喪命。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為一種熱帶非洲果蝠,據信病毒可能是透過人類獵殺果蝠食用,因而傳染給人類。

2013至2015年間,西非國家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共和國,曾經爆發全球最嚴重的伊波拉疫情,共計奪走1萬1,300多人性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