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牛哥,你好,關注你很久了,我遇到個難題,希望你有時間可以回復我一下。

我是做加盟店的,加盟的品牌是XXX紅糖饅頭,產品有饅頭花捲一系列的麵食,這個牌子在我們城市一共有4家,我是第四家,其他三家做的都很好,賣的最不好的時候每天的營業額都是在3000以上,我自己的店每天營業額平均卻在800到1000元。

我覺得我的產品在我經營的區域範圍內從質量到口感,再到環境衛生應該算是第一的,他區別於普通的麵食,我和其他三家店的區別是其他三家都是靠近菜市場的門市房,我是在市場內,我這個區域的人羣大多數都是好奇,看一看就走了,他不會去嘗試,我並不覺得產品的價格很貴,但就是沒有產生購買力,希望牛哥你有空的時候幫忙分析一下,謝謝。

回答

先友善的建議並且勸退一下,如果沒有基礎的餐飲概念認知,千萬別開店。小姐姐這個情況我覺得挺有代表性的,本想仔細溝通交流一下,然後做一篇內容。

結果聊了沒兩句,就根本進行不下去了(具體原因看截圖)。因為沒有詳細的數據,誰也不能掐指就給你瞎掰掰。

沒關係,沒有具體信息,不防我們猜測一下,她的問題出在哪。

首先,我覺得她選的這個項目賊穩!

穩的原因如下:

先來看看小姐姐剛才說的那句話:

城市一共有4家,我是第四家,其他三家做的都很好,賣的最不好的時候每天的營業額都是在3000以上

如果這個饅頭店在當地只有一家,生意爆好!那麼屬於小概率事件,參考價值不大!

但是如果已經有了三家,家家生意都好!基本上就能判定這個品類,已經被當地市場認可並且接受。

三家店的成功,差不多能證明它不是個案,不是個小概率事件了。

------

那麼我們把話題繞回來,加盟一個品牌本質上就是在複製「品牌+產品+供應鏈」嘛

除了複製品牌以外,還要複製的是跟前三家一模一樣的選址,不犯什麼大的硬傷錯誤。基本上就贏了。

因為這種店鋪基本不存在什麼運營管理上的問題,而且是個細分品類,競爭對手並不多,甚至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大多數做這個項目的,應該都是夫妻老婆店,認認真真做產品,認認真真做服務、做熟客,就OK了。

我個人是很建議小白做這種品類的,投資不大,競爭不激烈,剛需,親力親為,掙得不多,但是很穩。

推薦的原因是成立條件很少!模型不複雜!

所以如果你也想做一家一天3000流水(賣的不好的情況下)的紅糖饅頭店,怎麼辦呢?很簡單,就是複製前三家成功店鋪的選址。

再回到小姐姐剛才那句話:三家都是靠近菜市場的門市房

那是不是意味著,找個菜市場就OK了呢?

小姐姐又說了:「我和其他三家店的區別是其他三家都是靠近菜市場的門市房,我是在市場內,但我只能做到800-1000元。」

同樣選在菜市場,人家生意最差的時候都賣3000多,他生意好的時候只能做到1000,這個可就差遠了。

小姐姐認為,是選址的問題。一個是市場外,一個是市場內。內、外兩字之差,導致這麼大的營業額差。

說到選址,先看消費場景:場景不一樣,同一個品牌的門店捕捉率是不一樣的。之前舉過例子,開在地鐵出口的奶茶店和開在步行街的奶茶店捕捉率肯定有區別,原因不贅述。

都是開在菜市場,所以消費場景是一樣的,都是來買菜順便買饅頭。市場外的無非就是進菜市場之前或者出菜市場的時候賣饅頭,市場外就是進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買饅頭。

這個購買路徑我認為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先買,後買都無所謂。

所以這個問題也可以排除。

------

下面繼續推導,營業額跟什麼有關,正常的一個生意路徑如下:曝光→進店→下單→復購

曝光跟什麼有關呢:門頭易見度、吸引度,門前人流量

從圖中來看沒什麼大的問題,只是不夠醒目

門前人流量呢,據老闆娘說對比那三家店只多不少。

進店跟什麼有關呢?

品牌知名度、可達度、周邊競品、產品特色、營銷活動、潛在受眾比例

因為是對比前三家店,我們姑且認為品牌知名度、可達度、周邊競品、產品特色、營銷活動四家店都是一模一樣的。唯一的變數就是「潛在受眾的佔比」

這個潛在受眾佔比就有意思了,還記得上篇文章發的超出出口的鴨貨數據統計表吧,假設40以上人羣不是鴨貨的受眾,那個超市門前的潛在客戶(40歲以下)只佔總人流量的24.77%。這麼少的佔比,就造成了只有人流,沒客流的情況。

顧客人羣畫像要細化,之前說過無數次了,詳細的標籤如下:

#基礎屬性#+#消費特徵#

基礎屬性包括:性別、年齡、收入、行業、家庭情況

消費特徵包括:消費時段、消費能力、價格敏感度、口味偏好(鹹、辣、鮮、甜、酸、清淡)、消費場景(什麼情況下來消費:比如逛街的時候喝奶茶、饞了的時候買個冷鍋串串、餓了的時候來份面)

明確以上信息以後,再說下單跟什麼有關呢?

產品結構、產品品質、價格、出品速度/質量、服務、人氣

我們還是對標前三家店的情況,除了人氣,其他的基本都是一樣的。甚至現在這家店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回到小姐姐老闆文章裏說的那個信息:

我這個區域的人羣大多數都是好奇,看一看就走了,他不會去嘗試,我並不覺得產品的價格很貴,但就是沒有產生購買力。

一直在說,加盟就是複製產品複製選址,我羅裏吧嗦說了半天,唯一猜測這家店對標前三家的唯二變數就是:潛在受眾比例、人氣

6月24日開業,做活動的時候營業額也只能做到1000-1500,現在日均800-1000。我們對標另外三家店,最差最差都能做到3000營業額來看,「人氣」這個變數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用排除法最後就剩下「潛在受眾比例」這一項了。回到顧客標籤來看的,一定是某些顧客畫像與原有的三家店對標,出現了明顯的誤差。

如果是這個原因的話,那就是很危險的硬傷。但是具體是不是,我也不知道。因為我跟老闆溝通一波下來,溝通成本很高。我也問不明白,她也說不太清楚。

希望她能看到這篇文章,然後根據羅列的點去找原因。如果潛在受眾比例參考下來,沒問題。也有可能是新品類需要教育市場,養店的問題。

總結:

一個店生意不好,要先找問題。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步一步的去梳理,找到問題根源,才能對症下藥。

紅糖饅頭這家店找原因其實比較簡單,因為他所在的城市有三家可以進行詳細、全面的數據對比參考。

最後說回到加盟,很多小白不知道加盟什麼品類好,我借今天這篇文章拓展了一個思路,一個選項目方向的思路:叫「變數控制法」。

這個具體的內容還沒想好,捋順了我會發在付費的知識星球,感興趣的可以進羣哦。(沒辦法各位大哥,我靠知識付費養活自己,不整這套路不行,最近生意不好啊,哈哈哈哈哈)

大概的意思我先說下:

開店前,蹲點測算,預估營業額這個事情是必須要做的!不要說沒用!老司機從業經驗比較豐富,一般來說預估出來的數據和實際數據誤差很小!

原因有兩點:1、大量的數據積累。2、成熟的經驗。

但是對於新人或者小白來說,先不說你會不會,就算是方法論掌握了,也預估不準!

為什麼不準!因為實際環境太複雜,過幾天我會寫一個案例,一個兄弟要做快餐,搞了一波前期的蹲點數據統計,目前適不適合做還是拿捏不準!我讓他繼續回去蒐集資料去了。

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變數太多!且主觀人為變數太多!

我之前老說,你想加盟一個項目,就去這個項目蹲點。測人流了,看商圈,看目標受眾。我隨便舉個例子:

比如你在某萬達商業體三層,看到一個牛排店挺火,觀察了很久,自認對這個項目很瞭解了。可當你對標這種選址模型,找到另外一個商業體三層的時候,雖然大的外在環境沒變,但是涉及到該商圈屬性、餐飲保有量、甚至是居民密度等都是和你觀察的那個商業體不一樣的。

各個維度上的數據偏差,都會導致你預估結果的誤差。

上面說的是客觀誤差,再來說說主觀認為變數的誤差,簡單來說就是運營。一個成熟團隊運營門店,進店捕捉率自然就高。新手來做運營,自然捕捉率就低。

這是主觀認為變數,屬於能力上的不可複製性。

那麼小白選項目的時候,其實可以在品類選擇上規避掉這種N多變數+主觀人為變數,去選擇那些變數小的項目來做。

我一直在說加盟就是複製,複製產品不代表成功,複製選址+運營,再加個產品纔是成功。

很多項目是可以在選址和運營上規避掉這些變數,讓你的評估模型變得相對直觀、簡單!當然,也更能減少你的失敗風險!

不知道我這麼說,大家能不能理解,表達能力有限,抱歉。

今天就醬,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具體怎麼個「控制變數法」,等我想透了,想細了,就在付費知識星球發布哦!

付費是關鍵詞!哈哈哈哈哈哈,感興趣加微信:wufenzhiyi88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