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只有一個攝像頭,到後來前後雙攝,三攝,現在甚至還有五攝和八攝,拍照功能是看鏡頭組數的話,為啥攝像機那些沒有這樣做呢……


鏡頭數量的疊加可以在某些方面增加手機拍照的應用場景,比如單獨配個長焦肯定比單攝數碼變焦來得好,但是對畫質整體提升並沒有多大作用,現階段技術水平來說手機的畫質基本上還是取決於眾多鏡頭裡成像素質最高的那顆。


當下,手機市場面臨的困境是外觀同質化越發嚴重,同時又存在普遍堆參數現象,在配置上也拉不開明顯的差距。所以現在很多手機廠商開始在增加手機鏡頭上拉開差異化,在如今的手機市場,雙攝早已成了標配,三攝也不罕見,單就華為就推出過多款後置三攝手機,華為P20 Pro、華為Mate RS以及Mate 20系列。

更為激進的還有三星和諾基亞,三星剛剛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載後置四攝的手機,雖然定位中端市場,但倒也是成功的趕上了市場熱點。而諾基亞就更誇張了,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富士康員工曝光過一張諾基亞 9的外觀設計圖。從曝光的設計圖來看,這款手機背部搭載了五顆攝像頭,與閃光燈和感測器並呈環形排布。

但三攝、四攝甚至五攝似乎還無法滿足某些大廠的需求,例如LG,近期有消息稱LG計劃推出一款擁有16顆後置攝像頭的手機產品。

根據Letsgo Digital透露,LG打算推出一個用在手機上的16攝方案,就像Light推出的L16相機那樣,給手機塞上16顆後置攝像頭。並且,在11月20日LG就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這個專利申請,也算是為16攝手機進入市場提前做好準備。

不同的是,LG這個16攝方案,它是由5個35mm、5個70mm以及6個150mm鏡頭組成,是一個工整的4x4鏡頭排列矩陣。而Light推出的L16相機所採用的16攝方案則是以不規則的方式排列。

那麼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手機攝像頭越多就越好嗎?

目前的圖像處理能不能兼顧多個攝像頭的堆棧合成,這還是一個問題。畢竟手機和相機不同,L16是一台單純的相機,他可以把所有的性能都往攝像頭上堆,完成以上問題不是難事。

但是手機就不一樣了,除了拍照外,它還要同時兼顧更多的功能,例如視頻、遊戲等。

還有一個問題是手機鏡頭使用數量的增加,也就意味著拍出照片所需要的合成時間也會相應增長,那麼快門有延遲的話,手機拍照還講什麼方便快捷呢?

還有就是,手機是不是真的需要擁有L16那樣的畫質,換句話說,追求極致畫質的人可能不會選擇用手機來拍照。


不一定,攝像頭數量越多只能代表這部手機拍攝時擁有輔助功能越多(比如光學變焦、大光圈虛化背景、3D立體、AR和VR等),不會影響到最後的成像質量。成像質量的好壞還是要看它的主攝像頭參數和光學演算法優化能力。


攝像機早就這樣做了哇,專業攝像機可以換各種各樣的鏡頭啊,不過一般人買不起,一w的才勉勉強強算入門,有點跑偏,我想問一下這個手機攝像頭和攝像機能比嗎?攝像機這麼大個頭,手機這麼點,怎麼比,毫無可比性啊

確實手機攝像頭越多肯定是越 的,這是絕對的,手機攝像頭越多,它細節處理,勾勒的就很好,然後各種各樣的效果,一個主攝像頭一個副就處理這些細節,就醬


可以是這樣的,如果說以前是單攝的話,現在是雙攝以及現在三攝,那麼雙攝,可是黑白加彩色,廣角加長焦,那麼3攝的話就像華為那一款式廣角加長焦加彩色,那麼如果是4攝的那就有可能,有黑白加彩色加廣角加長焦,那自然效果要好吧


你被騙了,看著兩個攝像頭,其實拍照的時候只有一個攝像頭工作,多個同時工作就是3D相機了,


谷歌手機,單攝像頭虛化,用數學計算教各大國產雙攝做機


湊巧剛才逛街順便看了p20,傳說中的小徠卡。試拍了一下,什麼垃圾玩意,摸摸兜里的狗頭nex,感覺還能再戰5年。

攝影機多鏡頭的需求不是提高畫質,因為堆鏡頭並不提高畫質。多鏡頭是因為有多鏡頭採樣的需求,比如雙鏡頭的3D攝影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