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一款車能夠做到如同SMART一樣,能夠在穿梭不息的車流當中,使路人能夠從心底裏喊出“是ta”!沒錯,SMART一直以來如同其品牌名一般,專心只做城市代步小車——甚至在2015年之前,幾乎沒有製造過4門車型。也從來沒有過一款車能夠像SMART一樣,在國內推出衆多的特別版。

  近日,以推出特別版維持車型新鮮度的SMART,再一次推出了其新款特別版車型——SMART馭風藍特別版。該車基於66千瓦硬頂車型打造,相比普通66千萬硬頂車型,僅僅在車身漆面有所不同——採用馭風藍質感車漆……而售價卻比66千瓦硬頂先鋒版貴了1.0088萬元——僅需15.2888萬元就能將馭風藍特別版帶回家,要是放在其他品牌身上可是相當划算的,不過這是SMART……

  其實SMART在歐洲“發芽”、“成長”,進入國內之後一直水土不服——國內消費者對於SMART狹小的空間、僅僅比老年代步車好那麼一點的動力,以及廉價的行駛質感並不感興趣。更別提SMART在國內11.38萬元起步的售價——要知道這個起步售價已經可以買到一線自主品牌A+級轎車的中高配版本。無論是動力、空間,或是德系車擅長拿捏、SMART卻沒有的行駛質感方面,一線自主品牌A+級轎車都比SMART高了不至3個級別。

  SMART能夠順利“成長”,其實也還是因爲歐洲太多古蹟:SMART嬌小的車身能夠在狹窄、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巷中穿梭。停車也是僅僅只要普通轎車一半的位置就能安然停放,對於停車位緊張的歐洲來說,相當友好。不過來到了與美國市場“口味”相當的中國市場之後,水土不服就成爲了SMART的宿命——國內消費者想要的幾乎在SMART身上完全找不到,銷量自然成爲了老大難的問題。

  而SMART還在國內推出各種的特別版車型,比如SMART FORTWO車型下,三款動力總成一共有26個配置在售。不過其中僅僅只有7款配置是常規版本,其餘19款配置車型均爲特別版。既然是特別版,那麼就應該拿出特別版的範兒來,不過SMART卻不這樣想——僅僅是外觀上的不同就能稱之爲特別版,相信也沒有其他車廠能夠這樣做。

  SMART的母集團——戴姆勒集團似乎對於SMART的銷量也是憂心忡忡:自21年前創立以來,SMART一直堅定的走上了虧損的道路——每年虧損5億至7億歐元。而戴姆勒集團已經着手準備將SMART 50%的股權進行出售,並且意向買家竟是在國際市場上大肆“買買買”的中國自主品牌——吉利。至於爲何吉利想要買下SMART,並將其引入國內生產,或許與中國市場上勢頭越發蓬勃的共享汽車有關。

  國內共享汽車業界除了長安出行還配備了長安鈴木雨燕——這個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產品,以及戴姆勒自家的Car2GO之外,幾乎都是低端純電動車型爲主。而這也幾乎算是共享汽車的硬傷——誰說臨時租車代步的消費者不能開品牌好一點的車?吉利借用SMART靈動的外形,換裝吉利純電動的三電核心之後,或許將成爲共享汽車界的一道清風。

  寫在最後

  SMART在國內的水土不服,相信已經是路人皆知了。但商業運作最熟練的吉利卻敢於接下這塊燙手的山芋,相信也是提前預見到了我們看不到的一些商業熱點。那麼吉利接盤SMART之後將會如何讓其在國內市場發光?接下來的時間就看吉利的表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