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聚焦

  3月26日,一條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新政突然公佈,瞬間引起軒然大波。按政策內容,新能源汽車的國補退坡最高達到60%,地補直接取消。過渡期三個月,6月25日正式實施。

  對此,有評論人士認爲,此舉會讓很多新能源車企不得不進行價格調整,甚至會通過自己補貼的形式保證產品的銷量。據汽車有智慧統計,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在銷車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新政的影響,最高損失補貼數額可達4萬多元。顯然,對於普遍在20萬左右的新能源車來說,4萬元可是不小的數額。

  當然,也有負面的聲音傳出,一些人認爲,逐步取消補貼,會使一些企業放棄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影響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路徑。其實不然!因爲此項新政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扶持力度,這纔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變大變強的根本。

  一面退補,一面提高技術門檻

  在新政發佈的同時,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同時發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優化技術指標,堅持“扶優扶強”。按照技術上先進、質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則,適當提高技術指標門檻,保持技術指標上限基本不變,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的優質產品,同時鼓勵企業注重安全性、一致性。

  可以看出,此次的政策保持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穩步推進的態勢。其中突出了扶優扶強、強化質量監督等政策將進一步鼓勵技術進步,鼓勵汽車企業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性能和品質,實現優勝劣汰,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衆所周知,經過幾年的積累,中國的新能源技術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技術甚至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從整體上看,中國新能源技術遠沒有到強大的地步。據2018年幾個世界知名評論機構發佈的《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研究報告》,在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意大利和法國共七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水平評價中,中國在市場和行業兩個維度位列第一,但在技術維度中,法國則排名第一,中國倒數第二。

  即使在亞洲國家對比中,由於韓國這兩年的電池技術和燃料存儲技術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目前已經超越了日本,所以排名第三。而中國在三電技術層面整體實力都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尤其是電池和電機技術,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之路依然長路漫漫。

  2013年以來,中國啓動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支持措施逐年豐富。各大部委先後推出數十項政策措施,涵蓋技術創新、研發生產、購置補貼、稅收優惠、推廣使用、准入監督、安全監督等各個方面,涉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施等全產業鏈環節。國家形成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持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政策規劃處處長左世全認爲,預計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整合重組將加快,將有利於提升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交給市場,搶購潮暫時不會出現

  每次新能源汽車新政的出臺,都會引發一輪的搶購熱潮。有專業人士認爲,因爲這次新政的退補幅度更高,可能會引起更猛烈的搶購潮。但在汽車有智慧看來,在短時期內,新一波的搶購潮不會出現,主要原因就是國家在逐步把新能源的消費釋放給市場,由市場決定新能源汽車的供求關係。

  工信部曾在此前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分段平穩退坡,而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由政府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補貼逐步退坡會成爲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市場化的重要拐點。他說:“政府就應該慢慢往後退,一定要發揮市場的機制,優勝劣汰,如果老靠政策,那麼這個市場不會培育起來的。”

  在市場環境下,過去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產品佈局主要圍繞補貼政策展開的,這使企業只盯着短期利益進行產品研發,推出的大多都是滿足最低標準的產品,也造成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於低端產品的現象。此次補貼門檻變高,一些低續航里程的產品會繼續被淘汰。

  而從消費者的購車角度看,他們也會觀望有哪些企業會在這場競爭中敗下陣來,那時候能留下來的,纔是真正的好產品,纔有可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車信心。

  另外一點,國家補貼的退坡、非限購城市銷量佔比的提升以及優質車型的不斷湧現,將促使政策對銷量的影響減弱,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將過渡到“消費驅動”。

  應對市場,廠商給出補貼方案

  當然,在消費驅動中,企業作爲市場的主體,也會根據形勢的變化給予市場的迴應。就在此次新政發佈後,一些廠商迅速出臺措施應對,比如威馬和廣汽新能源迅速給出補貼方案。

  其中威馬提出2019年保價計劃,對於威馬用戶,在國補地補下調超過1萬元的部分,全部由威馬補貼;而廣汽新能源則是直接對GE3 530和GS4 PHEV兩款車型給予9.07萬和3.3萬元的補貼。可以看出,中國新能源車企已經可以從容應對市場的變化。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市場,說白了還是要靠品質的,補貼退坡,加劇的只是低質量產品的淘汰,這些不會成爲搶購的基礎,也不會成爲某些企業尋找消費點的藉口。中國消費者見證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他們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智慧總結:據早前發佈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蛋糕還要做得更大,競爭將更加激烈。競爭之下,自然會有優汰劣勝。對於很多致力於研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來說,當前依舊存在壓力,而將好的產品、服務以及更廣泛的產品線提供給消費者,纔是行業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10W+和爆款文章

  汽車有智慧

  真實 | 啓迪 | 睿智

  雖然關注汽車,更關注

  新能源汽車的另一種可能

  關注Futurauto

  擁抱新能源汽車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