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 2018-1-17 下午2 46 06_preview.jpeg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總是順應著外界的聲音回頭與自己對話?

而且我的耳朵總是對負面的聲音特別敏銳,眼睛也常常迷失在他人的臉色之中,感官器官所接受的訊息總是能讓我每天的心情壞個好幾次,而當身體重新開機時,自我反省系統就會開始運轉,然後今天又是個討厭自己、沒有自信、自我否定的結論。

這幾天的淡水又濕又冷,我時常一個人就站在窗前看著蜘蛛絲般細雨的天空,讓自己在這一片寧靜裡放空,這樣的自己意外讓我著迷。沒有聲音、沒有表達,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好令人舒服,這樣看自己並不覺得討厭啊! 這樣看自己也不覺得哪裡異於常人了,那為什麼當一個人擺放在一些人或是一羣人中間時,自我厭惡的情緒就會跑出來了? 而且這樣的感覺仔細想想,竟然是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駐留在心中好久,只是隨著年紀增長而慢慢吸取我的自信當養分壯大著,並脆弱著僅存不多的自我,進而影響著對外感官神經接收訊息的能力,接著自己就像打了一針超強抗生素,任何讚美跟勉勵對身體都起不了任何作用,甚至不敢順應著自己的聲音,害怕失敗、挫折還有他人的評價。就讓我們回溯到事情的一開始吧 !

小時候,家人總是會問你:「今天考幾分? 其他人考幾分?」 你的分數就是師長與家人對你這個人的評價。
考上了大學,別人會問你:「哪間大學? 讀甚麼科系?」你上的大學是別人對你未來有沒有用的評價。
出了社會,好多人會問你:「你是做甚麼的? 薪水多少?」你的薪水多寡是好多人拿來評斷要不要跟你做朋友還有看不看得起你的依據。

甚至很多時候會是這樣的情況:「哎呀! 你應該怎樣而不應該那樣。」 ,或是「 你應該先做甚麼,反正興趣這件事,以後等你有錢了再做也不遲。」,更甚者會像這樣:「 依你的條件,恐怕沒有辦法。」、「你做不到的,不要癡人說夢。」。不知道這樣的情況大家有沒有碰過 ?

或許是我耳根子太軟,也太習慣照著家人給的建議、別人給的評價來決定自己的方向,這樣依照別人的指示做事情,其實一開始是很方便的,也沒有太多疑惑,就這樣順順的過了好幾年,然後不知不覺,你開始做甚麼事情都會想先詢問別人、尋找評價,不僅做事開始礙手礙腳、甚至會不敢做決定。你的生活總是在追求一個安全牌,不敢冒險,深怕自己走錯了哪一部就會讓別人失望,如果你看到這邊也有所同感,那你可能跟我一樣,生活在不是自己的世界。

找回迷失的自己,你需要做的就是順應自己的心,別忽略內心的任何感受。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
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

不要再給自己塞上「可是,但是、好吧、沒關係、都可以、隨便、你們決定」這幾個你活到目前最常用的幾個字。
我老是害怕自己讓別人不高興、不好做事、或是讓他們感到失望,所以我常常跟自己說:「沒關係,反正下次還是有機會可以做自己想要的事情」、「雖然自己不是很想,但是怕惹得大家不高興,只好順著別人的意思去做吧」。這樣的話,一旦講久了,很快就變成一種反射動作,還不單單只是習慣而已,完全把自己擺在別人的後面去了。而且更可怕的還在後面,被你這樣回應的人,很容易會開始忽略你的感受,認為這樣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此的你,可能開始會產生不平衡的心態,一種委曲求全的悲劇英雄小劇場就此上演,但認真來說,委曲求全的我們得到了甚麼?

你想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好人,所以節盡可能的表現出自己好的一面,久而久之我們很擅長掩蓋真實的自己,還會換上不同模式去面對不同的人,這樣的我們是正常的嗎? 聽起來也沒有甚麼不對,不過就好像預設真實的自己,別人一定會不喜歡或看輕自己。這樣處處迎合他人、在意他人評價過生活也不是過不下去,端看自己受不受得了、活得開不開心而已。然而妳有喜歡真實的自己嗎?或者是任何時候的自己呢?

你就是你,好好享受當自己的快樂

人的一生稍縱即逝,這句話聽起來可能很老套,但當妳活得越久,你會越感覺這句話的真實與貼切。在短暫的人生中,好好順應自己的心,照著自己的想法當你人生中的主人吧,畢竟誰都無法替你的人生負責,他們喜不喜歡你是他們的課題,重要的是 -- 你要喜歡任何時候的自己,更要懂得愛自己,好好善待自己與他人,這樣才會真實得感到快樂。

我正在練習喜歡任何時候的自己,並且開始學著當自己人生的主人,你呢?

希望這些話能夠給迷失自己的人一些些啟發和安慰

2017.11.22
外面下著雨,心裡卻特別寧靜的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