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3日,國際油價已經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推動布倫特油價升向每桶70美元新高(今年已上漲了約30%),美國原油期貨報每桶62.84美元,早前曾漲至去年11月7日以來最高位62.90美元。

OPEC+引領的減產和美國經濟制裁產油國帶來的支撐,以及對全球經濟的樂觀情緒,蓋過美國庫存意外增加的影響,原油價格將被全球風險資產的反彈帶動,分析認爲,在美國原油產量重新站穩腳跟之前,國際油價還將走高,路透調查顯示,OPEC的石油供應在3月降至四年低點。

這也就意味着,2019年,中國進口原油的成本可能會加大,根據日前公佈的《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8—2019)》預測,2019年中國原油需求增速將會小幅回落,但原油進口將繼續增長,原油對外依存度將略提升至72%,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原油需求對外依存度約爲70%。

對此,據路透社4月2日報道稱,中國正在邁出以人民幣而不是美元支付進口原油的第一步,一些金融公司的三位消息人士表示,監管機構已經非正式地要求少數金融機構爲中國原油進口定價做好準備,事實上,我們也多次強調,中國作爲最大的原油買家,推動使用人民幣進行支付結算是很自然的,這也將改善全球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那麼,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夠用多少天?

根據國際上公認的一個慣例是,石油存儲要達到90天才是安全的。不過,BWC中文網注意到,中國的戰略原油儲備一直鮮有公佈,所以,近年來,不管是外界出於何種原因,這自然引起了包括國外石油公司和外媒的熱猜,據里昂證券分析師最新預計,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約爲50-70天。

據IEA專家在去年4月報告指出,到2018年2月,中國戰略油儲爲2.87億桶,離設定的5億桶目標已完成了57%,最新海關數據顯示,2月原油進口3923萬噸,同比增長21.6%(1至2月共進口8183萬噸),2018全年原油進口同比增長10.1%,至4.62億噸,相當於924萬桶/日,這些都顯示出中國的龐大需求創新高,同時,根據商務部網站發佈的消息稱,中國目前已建成9大國家儲備基地。

再考慮到OPEC在2019年將繼續推動減產,中國目前也正加快補充戰略能源庫存之際,中國油氣發現又有了新的突破,據中國海油2月25日對外宣佈,位於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渤中19-6油氣田,確定天然氣儲量超一千億立方米,而再稍早前,新疆準格爾盆地的瑪湖凹陷區也發現了一個10億的超級大型圓形油田,而且據專家估計有12.4億三級石油儲量也是繼大慶油田之後,發現的又一超大型油田。

而根據《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前,中國要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淨進口量的儲備規模,這些大油氣田的發現無疑爲打造中國新的石油儲備增長奠定了基礎,對於保障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不僅於此,近日,繼發現千億方油氣田後,從目前的消息來看,事情又有了一些新的進展。

據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在二週前稱,中國首現億噸級石油增儲(官東地區),預計到2022年,將建成中國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示範區,到2025年,將整體增加石油儲存3億噸。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企業已開始在全球收購和投資了大量的油氣田,而早在去年5月,中國一家煉油巨頭也已經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合約。

外界認爲,中國進口的大部分的原油是進入了戰略原油儲備中,而這在中國擬將用人民幣大規模結算原油的背景下將變得更明確,而伊朗爲防止失去國外客戶,也在去年11月將2000多萬桶原油提前儲存在中國的保稅倉庫中,路透社近日稱,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並取得了原油期貨交易量全球前三的成績,至此,意味着原油貨幣新星石油人民幣正在悄然升起,不僅於此,人民幣原油期貨也又有了新的進展。

據上期所上週公佈,自3月26日起,除亞洲交易時段外,夜盤時段也將正式對外發布原油期貨價格指數,這將標誌着以黃金爲基礎,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人民幣在推進產品創新、加速原油期貨國際化上又邁出了新的重大一步。

根據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最新數據,到目前爲止,中國成爲全球最活躍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已有超過40000個賬戶註冊了期貨交易,這些國外投資者主要來自新加坡,英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塞浦路斯等,而自原油期貨推出以來,亞洲交易時期WTI和布倫特原油的交易變得更加活躍,這更意味着,人民幣正在擴大對亞洲市場原油的定價能力,而一個新的石油貨幣體系是否有國外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則體現了定價能力。

分析顯示,中國未來幾個月的原油進口有可能會更多,特別是中國的石油買家決定加快補充戰略原油儲備之際,同時再考慮到,中國目前最新發現的儲量達千億方油氣田和首現億噸級石油增儲,再結閤中國或將用人民幣大規模結算石油後,料將幫助中國加快戰略石油儲備速度。(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