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3日訊(記者 朱國旺) 日前,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在京舉辦《發展中國特色醫藥產業聯合體》(簡稱“藥聯體”)課題研究結題會。來自工信部、行業協會和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的專家20多位專家圍繞結題報告,對短缺藥品保供、有效推動優質藥品下沉基層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爲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在工信部指導下,從2018年初開始,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政策研究室組織開展“藥聯體”課題研究,並組織專家撰寫藥聯體課題預研究報告,提出了藥聯體組建 “三類、九模式”的戰略構想及其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於3月到9月,在江蘇徐州、河北雄安、河南安陽組織召開三次“藥聯體”課題研究座談會,參與藥企、醫療機構達60餘家。在研討和交流中,業內專家結合實際,對 “藥聯體”試點模式提出了諸多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形成諸多共識。多數行業專家認爲,“藥聯體”不僅是企業間的簡單聯合,也不僅是醫藥行業聯合創新或產業整合的組織,而是產業重大變革的載體,藥聯體的組建有利於保障藥品供應;有利於實現創新驅動和資源有效配置,推動產業整體素質提升;有利於促進產業從粗放型擴張轉向高質量綠色集約式發展。

  課題組從當前亟待解決的小品種藥(短缺藥)保供入手,以“短缺藥品藥聯體”落地探索爲研究重點。2018年10月下旬,形成結題報告初稿並徵求專家意見。2018年11月,課題組結合多次調研成果、上海小品種藥聯體組建實踐、問卷分析和專家意見,調整完成結題報告。

  結題報告論證了我國調整醫藥產業發展模式、組建藥業聯合體的必要性,以及結合藥聯體“三類、九模式”中的“短缺藥品藥聯體”“互聯網+下的新型藥品流通藥聯體”兩種模式探索成立短缺藥品藥聯體的設想,提出探索短缺藥品藥聯體落地試點的五項建議。其核心思路是,應急和長期相結合,在政府指導下,主要以市場化方式建立和完善短缺藥供應鏈條,除了生產端企業自願加入外,也吸納有意願合作的醫療機構和流通企業參加試點;不需政府投入,由行業協會組織建立小品種藥(短缺藥)信息共享平臺,或委託有能力的第三方平臺企業參與平臺建設,形成信息共享機制,撮合上下游多個供需雙方在平臺上及時對接交易。

  據瞭解,課題組將通過本次結題會進一步徵求專家意見和建議,完善結題報告並報送工信部。同期,基於今年初第三屆APEC國際大健康會議發起的“優質藥品精準下鄉”公益活動倡議,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組織開展了對貧困鄉村用藥調研方案的研討。

  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司長吳海東表示,目前我國醫藥行業存在過度競爭現象,價格戰是導致藥品短缺的重要原因。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突破需要協同合作。只有協同合作,才能集中力量,通過“藥聯體”等方式進行戰略協同,才能實現突破,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實現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統一。

相關文章